朱四倍:碉楼申遗变“包袱”背后的浅薄和短视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5日 17:33 来源:每日新报
碉楼申遗变“包袱”背后的浅薄和短视
3年前,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让几千万广东人欢欣鼓舞:广东终于也有“世遗”了。但谁也没料到,3年后,碉楼的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如今碉楼保护的资金缺口高达2.3亿元,全部1833座碉楼中只有37座被政府托管。由于资金不足,很多碉楼的维修整治进展缓慢,无法落实(12月14日《广州日报》)。
面对碉楼申遗变“包袱”的尴尬,有关人士说:“我们也要提醒那些准备申遗的地方,不要把申遗当成摇钱树,一申遗就能从中大把赚钱。这种初衷本身就有问题。”只是这样的提醒就当下社会环境来说,有几个地方能听进去呢?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更有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有60多个。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1个项目。因此,我国完成所有项目的申报至少需要一个世纪。这样的景象只能用荒诞来形容--“中国式申遗”.可以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是不难想象的。
与碉楼申遗变“包袱”呈现如出一辙逻辑的是“拼申遗”的后果:据《人民日报》报道,2007年,贵州荔波和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确保申遗成功,荔波县政府因此背负了2亿多元高额债务。
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申遗,意不在保护,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也有的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经济利益因素是主要考虑目标。也就是说,各地之所以申遗,无非是在遵循“投入-产出”模式的结果,是单一地把遗产当成“摇钱树”的表现。尽管现实中有成功的例子,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申遗前每年门票收入不足1000万元,申遗成功6年后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300万元。但是,不能只看到成功的一面,那些失败者更应引起反思和警醒。道理很简单,高投入并不一定带来高回报,并且,简单化处置遗产也是一种南辕北辙。
事实上,就在人们沉浸于遗产大国的喜悦之中时,一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屡屡出现违规现象,如颇受争议的张家界天梯事件、泰山缆车事件、都江堰建坝事件等。
申遗所能承载的遗产保护之重是有限的,要知道,申遗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倘若都“遗产”了,所谓的“遗产”也就没价值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更应关注那些申遗的落榜者。
碉楼申遗变“包袱”是浅薄的“摇钱树”逻辑下的蛋。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遗产不是申请得越多越好,更不是投入得越多越好,申遗工作应更理性、更健康。
但愿碉楼申遗变“包袱”后的警示能让人清醒!
文/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