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用品也应该得到保护

民俗用品也应该得到保护

民俗用品也应该得到保护

□ 吴正光

《中国民族报》2008年12月12日      



  “民族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包含的内容丰富,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应不断补充和完善。以民族民俗文物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沿袭千百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上世纪80年代俯拾即是的民族民俗文物,今已难寻踪影。

  作为少数民族重要表征的民族服装的现代化,是最显而易见的。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已逐渐放弃“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他们或者进城打工,或者外出工作、学习,自然“因地制宜”,改装变服。即便留在农村务农的,也多到商店购买成品服装,很少种棉、纺纱、织布、缝衣了。于是,与之有关的工具如脱籽机、弹花机、弹花弓、纺纱车、绞纱机、织布机、织带机、蓝靛桶、大染缸、晾布架、碾布石等等,所剩无几。即使有人家还保留着这些曾风光千百年的纺织工具,大都也成了“世界真奇妙”的猜想对象。

  笔者出生于苗族聚居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落潮井乡勾良村,青少年时代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对沿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村生活用具比较熟悉。50多年过去,回到农村老家,感到变化很大。比如,许多农户已不喂养耕牛,而改用“犁田机”耕田。这样,与用牛耕田有关的种种设施及工具、工艺,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电力灌溉、机械收割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传承沿袭数千年的犁耙、戽斗、水车、挞斗等等,多已闲置不用。由于塑料、尼龙制品价格低廉,市场份额剧增,塑料袋取代了草袋、麻袋、布袋、网兜,塑料布取代了油纸、油布、晒簟、篾席、蓑衣、斗笠、雨伞,塑料鞋取代了草鞋、布鞋、钉鞋、木屐,塑料桶、盆取代了木桶、木盆,塑料碗、碟取代了竹碗、竹碟、木碗、木碟、藤碗、藤碟,尼龙绳取代了草绳、棕绳、麻绳、篾索等等。这样,不仅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逐渐成了废弃物,制作、使用这些工具、用具的传统工艺也随之失传。

  最近回到老家,又有惊奇发现:昔日荒山野岭,今日绿草丛生、树木成林,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原来,有的农民不喂牛了,无需割草;有的农民不烧柴了,无需砍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改用沼气,或者改烧煤炭,甚至使用电器。于是,一些与砍柴、割草有关的传统工具,如镰刀、柴刀、刀箩、刀架、砺石、柴耙、柴箩、柴担、柴绳等传统工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工具的传统技艺等等,都已经或者行将成为历史。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落后的生产生活用具被先进的生产生活用具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是有历史过程的,是在一定基础上实现的,不可能凭空发生。因此,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生产生活用具的传统技艺,是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

  过去,我们对民族民俗文物重视不够。有的文物专家甚至不赞成“民族文物”的提法。他们认为,如果是历史上的民族文物,应当属于“历史文物”;如果是现实中的民族文物,应当属于“民俗用品”。因此,每当提到保护民族文物,主要是着眼于保护寺庙建筑,对少数民族的乡土建筑看不上眼,更遑论少数民族村民衣食住行中的寻常用品了。

  少数民族本身也有忽视民族民俗文物的倾向。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总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如汉族的好”,总想“向汉族看齐,向城市看齐”。向汉族学习无可非议,但不能因此而丧失自己的传统和优点。

  现在,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想在城市中看到农村常见的木结构建筑物,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住在高楼大厦的城里人羡慕起田园生活来。他们将下乡观光旅游称之为“返璞归真”。一些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村寨受到人们的青睐,变成了极有魅力的“民族风情旅游点”。沉睡多年的山寨,打开山门迎远客,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实现小康目标,的确大有裨益。不过,有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濒于失传,有形无形文物日趋消失。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将遭到不可挽回的损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