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传承恐“断层”

文化传承恐“断层”

文化传承恐“断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16日是我国传统端午佳节,由文化部、国台办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端午文化节在屈原故里秭归举行,这是端午节成功“申遗”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端午文化节。

  当地为此提前推出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为节庆“预热”。记者连日来在现场采访发现,各种民俗演示活动都是老年人“唱主角”。当地文化官员和民俗专家对此表示忧虑,认为年轻人“缺位”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端午民俗展演老年人“唱主角”

  9日至15日,缝制香袋、清晨祭江、龙舟竞渡、包制香粽、娘家避恶、艾水沐浴、灵牛耕地、涂抹雄黄、缝虎头鞋、稻场娱乐等各种端午民俗活动,在秭归各地火热展开。在这些民俗活动的带动下,秭归各地提前充溢着端午佳节的气息。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许多端午民俗在秭归的群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很高,几乎人人吃粽子,家家挂艾蒿,这也是县里为保护和传承端午文化做了长期努力和大量工作的成果。但记者同时发现,制作和表演性的民俗活动,都是老年人“唱主角”,有少数中年人参与。年轻人明显“缺位”,这不禁让人对民俗传承后继乏人产生忧虑。

  在秭归的民院坝头,每晚都有民间艺人聚在一起唱戏娱乐。几十位老艺人在此打花鼓、演皮影戏、对山民歌、唱招魂曲、喊峡江号子,讲端午习俗和屈原故事。在凤凰山民俗展馆,演示包粽子、编香包、制雄黄酒的,也几乎都是些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地年轻人虽然大多知晓端午文化,对民俗活动也乐于参观凑热闹,但对学习制作和参与演示大多不感兴趣。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曾与数十位20岁~30岁的年轻人交谈过。问起当地的各种端午民俗活动,他们都能说出不少,但对于如何包粽子、制雄黄酒、打花鼓、唱招魂曲等,都表示吃过、喝过、看过、听过,却没学过、做过。

  30岁的郭璇是土生土长的秭归人,完成学业后在当地一家宾馆做大堂经理。她说,县里不断发掘和丰富传统文化活动,有些常听老人说起的民俗,今年还是头一次见。“平时上班工作忙,像艾水沐浴这样的端午民俗,听老人们讲过,也见过父母用艾水给我的孩子洗澡,但我自己没动手做过。”

  民俗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危机

  秭归县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梅云来说,我国民俗文化虽面临保护经费窘迫、挖掘内涵不力等诸多问题,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还是人才匮乏问题。从当地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老一代人的努力下继承得较好,但缺乏年轻人的学习和参与,“接班人”难觅,民俗文化传承将面临“断层”的危机。

  梅云来说:“年轻人思维活跃,思想开阔,应当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据他介绍,不久前县里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当地有些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屈原是谁,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纪念他。曾有位年长的守庙人专门为年轻人办过免费的屈原讲学班,但三个月后就终止了。年轻人说,他们工作太忙,没时间听这些东西。

  屈学专家谭家斌现供职于屈原纪念馆,他说,历史上秭归文化氛围浓厚,明清时期,地方农民诗人自发成立骚坛诗社。可如今,诗社面临“后无来者”的尴尬境地。

  谭家斌说,“现在诗社之所以招不到人,是因为很多年轻人认为写诗不能养家糊口,于是纷纷外出打工。真正安心搞创作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是把写诗当作一种精神寄托。”

  骚坛诗社社长黄琼是乐平里的农民,他在当地水电站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400元。他说,如果不是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他也许会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

  据黄琼分析,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除了因为一些年轻人对学习民俗文化缺乏兴趣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当地年轻人和年轻民俗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据介绍,秭归是劳务输出大县,去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高达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5%,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民俗文化因此缺乏选才基础。同时,已有的年轻民俗人才近年来又有不少外流,或外出找到别的工作,或加入团队表演赚钱。

  应创新民俗形式激发国人“文化自觉”

  为避免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秭归县做了不少工作。当地教育局近期在各中小学开展主题为“传承端午习俗,弘扬屈原爱国精神”活动,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激发中小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

  2006年,“屈原传说”项目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当地就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民俗文化研究员,致力于屈原文化的传承事业。秭归县委党校副研究员郑承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认为,如今青年人不是不想传承,而是没有机会传承。

  郑承志说,当前学校考试和社会用人制度,都存在轻民俗文化知识的现象。学生了解文化,参与民俗活动,对他们高考和就业都不能带来现实收获,因此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民俗文化要通过文化创新,通过功能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才可能存活并得到继承和发展。

  陈建宪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政府结合实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产业、避免刻意追求GDP增速,通过创新以现代形式对传统民俗“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据陈建宪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已有相当的“文化自觉”,像《达·芬奇密码》和《轩辕剑》等几个获得巨大成功的影视和游戏产品,都是将解构了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元素,以现代形式重新组装起来的。创意产业的兴起,将是在年轻人中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一个极好机遇。③30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