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杨杰宏]申遗背后的“呻吟”

[杨杰宏]申遗背后的“呻吟”

申遗背后的“呻吟”

杨杰宏



  申遗成为一个悖论:“保护”成为变相的破坏,“合理开发利用”实质上是变本加厉的GDP政绩诉求,这里既有官员政绩观、民众脱贫致富动机,也不乏文化精英的权力共谋,背后是西方现代性建构的话语主流意识。

  这也是当下学界所热衷于批判、诟病的一个时髦话题。大家都可以从保护国粹、原生态传统文化等诸多“正义”性辩题予以呼吁、辨析,甚至是一边倒的主流声音。但这些声音往往不能起到“以正视听”之效,反而形成一种反作用力,申遗之风背后的文化大开发、大破坏却呈愈演愈烈之势。

  文化遗产的商业性开发,至少可以使濒临灭绝的传统还有个展演的机会,还能在闹腾中苟延残喘下去。换种说法,商品化生存也是传统的一种生存方式之一。其他诸多遗产命运并不见得能独善其身,更多的是在默默无闻中自生自灭。深山不能避世,电视一打开,手机一拨通,大千世界奔来眼底,全球化、现代化带来的同质化隐喻着“无法回去”的文化命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晚清以来,我们一直在步西方之后尘。当西方完成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过程时,我们还在“初级阶段”,两步并作一步走,步伐与心气难免协调一致。

  西学东渐,西方话语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中心与边缘,皆如是观。国内与国外,国内的精英与大众,也是如此。晚清以来积弱积贫,促成对传统的反思,继而把传统视为构建现代国家的阻碍,由此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对传统的改造、断裂、批判,从维新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仿照苏联,皆以西方价值观作为参照。“非遗”也是我们的传统遭遇现代西方话语后面临的一种尴尬。

  窃以为“非遗”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一个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强调大一统,中庸观,致中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是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当下语境中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遗产、自然遗产等西方学科分类可以概之的。

  好多所谓的“非遗产”,一旦把它与其他遗产剥离,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民间调查时,发现这些概念把老百姓搞得晕头转向,却有人在政绩诉求中忙得不亦乐乎。如丽江纳西族的东巴古籍,2005年列入世界记忆遗产,2008年东巴画、东巴造纸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东巴传承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文化生态,人为地将其剥离成诸多部分后,也出现了事与愿违的荒唐可笑的事情,好多东巴传承人也被分为造纸传承人、东巴画传承人,而没有列入其间的东巴舞蹈、东巴字、东巴音乐就成了弃婴,由此在内部制造了诸多混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6-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