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组图)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组图)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


聂明利


人民网 甘肃视窗 2008年11月14日



表演会手舞





    黄河三峡位于甘肃中部西南永靖县,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紧密相连。黄河流经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107公里而得名黄河三峡,境内有湟水河、洮河、大夏河三条支流汇入黄河,又称“河湟之地”。这里傩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炳灵寺附近的杨塔、王台、红泉、三塬等乡村。傩舞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这里独具魅力的傩舞戏、傩俗、傩面,组成了富有永靖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艺术。广泛传承的傩舞戏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结晶,呈现着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多元文化显著特点。是原始信仰、祭祀仪式、民俗风情、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的复合文化载体,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堪称戏剧舞蹈的“活化石”。2007年,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傩文化之乡”称号,傩舞戏进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大项目——《中国傩文化集成》,将甘肃永靖傩戏入选。2008年永靖“七月跳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黄河三峡永靖县属原皋兰县一部分和古河州之地,是黄河古老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丰富多彩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寺洼文化等古文化遗迹。汉唐时期,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南线从这里穿过,同时也是唐蕃古道和古代羌人活动的重要地区,境内保存着大量的古代羌人习俗,信奉原始的巫教。据记载,羌人有“以战死为吉,病终为不祥”的尚武观念。今天,永靖山区的许多路口还留存着古老的神树,有些人家还供奉着羊头人身的家神,傩舞戏在永靖大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保存也比较完整。《续修导河县志》载:“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清康熙时汪元有诗云:“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如今,傩文化活动主要在神庙举行:素有“上七庙,下六庙,川里还有十八庙”之称。所谓的上七庙就是指以会坛在树湾的九龙庙、车家庙、五云山庙、朱山庙、坛子庙、红泉庙、董家山庙。下六庙是会坛在三角坛的果园四庙、余宋二庙、周何二庙、焦壑庙、三角庙。“川里还有18庙”:是指黄河三峡原永靖县城莲花城驻地白塔寺川一带,因刘家峡水库蓄水被淹没,有的依山面水后靠,有的迁往永靖县三塬、岘塬、盐锅峡和临夏县北塬桥寺、先锋等乡村。每座庙里供奉着“二郎神”等神像,坐神为泥塑,游神为木刻,乘在轿子里。有些庙院还保存着古旧的面具,庙里还有“迎神旗”、木制的刀、枪、剑、戟等道具,流传着20多个传统傩舞戏节目。

    傩舞队由九辖、牌头、旗手、锣鼓手等五十多人组成。两名九辖,引领各大牌头及会首祈福纳祥,九辖身着八卦衣,手握大刀,走在队形最前面;牌头、会手等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九辖的方位变化而变化。参加者一般都是跳会的能手。锣鼓奏“跳舞”规定音乐。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等。面具(俗称脸子)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吕布、貂蝉、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阴阳、猴、老虎、牛、马及红、绿二鬼等30多面。

    傩舞戏,俗称“七月跳会”,表演的剧目丰富,形式多样。从其演出的内容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3种。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形式,有《斩貂蝉》、《方四娘》等。戏剧型用人物之间的道白及简单唱腔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助威。每剧演出时间较长,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二郎赶祟鬼》、《五将》、《李存孝打虎》、《出五关》等。杂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诨,内容幽默可笑,观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赶过雨》、《庄稼佬》等剧目。

    七月跳会,一般在农历七月进行,一庙头的人们在大总排的领导下,请来法师,聚集起九辖会手。安顿好供神的毡房等所需用具,在东、南、西、北四处供上需请的神位,点上香灯,做好跳傩的一切准备工作。

    迎神时,法师手拿姜子牙神鞭,口里默念“上不打天,中不打神,驱打的邪鬼魍魉远离行……”拿着庙里的迎神旗,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到总排头家里除灾驱瘟,后到庙里请神。请神时,法师请卦,村上年轻人抬轿,出门鸣锣开道,法师走在前,神轿行在中,九辖引领牌头会手舞着傩舞器械跟在后,将神轿安放到规定地方。

    献盘是每个农户献神的大馍,每个馍用面1斤许,俗称酥盘,也叫“盘馍”。全村人陆续拿来早已蒸好的3个“盘馍”,请号字盘的专人在其中的一个馍上写上一户人家户主的名字,叫“字盘”。酥盘是用刚收获的新麦面做的,2个在会期大伙分享,“字盘”要拿回家,视为驱邪之物,家里老小分吃。献盘焚香祭祀礼仪进行的同时,开始会手舞。

    会手舞,又叫踩场。开始时,两位九辖领着牌头位会手跑大场、踩四门,会手不戴面具,也不化装,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黑袍,下着红裤,由30多人组成,每人手持一杆一丈有余的鸡毛旗帜起舞。步履矫健,迈着雄浑豪放的舞步进入会场,先在供神的帐房前礼拜,九辖舞刀,会手舞旗,队伍时开时合,队形变化多端,锣鼓阵阵。会手舞后,到神前禀说,禀辞主要说一些傩神、傩舞、傩戏的根源来历,并许诺献牲。

    献牲是祭礼仪式中的重要内容,是神与动物无声的沟通。因病痛灾难、求子、祈福等,祈求神的保佑,向神灵许下愿者,以大羯羊作为供品,献给福神,目的就是还愿。最后法师破羊盘,拉羊回庙宰杀,献羊头。献牲后,便是傩戏表演,开幕戏一般为《二郎神赶祟鬼》,戏情为傩神三眼二郎手执神鞭,降伏了红、绿鬼等诸多祟鬼,得胜收场。紧接着一场接一场演,有《单鬼抽肠子》、《关公斩貂禅》、《笑和尚赶雷雨》、《五将降猴》、《目连僧舅母》等20多个节目,一般演出为三天时间,第一天和第三天因有请神、迎神和送神、踩场等环节,跳的节目一般不多,五至八个,第二天除了开始时踩场外,主要就是傩戏表演,可以把第一天和第三天不跳的所有节目都可以跳,也可以重复演第一天和第三天跳的个别好的傩戏。送神归庙便是最后一天的事情,傩戏表演几场后,根据各庙实际情况确定送神回庙时间,法师请卦,起轿,会手着装手拿舞具尾随其后,等法师手拿神鞭让神轿左旋右转一阵子后送神回庙,会手跟随神轿回庙后再请卦讨吉卸装。后全体村人按户分享所献的羊肉、馍等供品。最后,按照一庙规矩,众人推选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大总排,再将羊头交给他,便确定了来年以神庙有关的所有事情全靠他与众人商议定夺。永靖还有过年时人们喜好在大门上贴秦琼、敬德等傩符的习俗,被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传统习俗视为珍宝,在永靖许多农村较为普遍。

    为了挖掘、传承、弘扬傩舞戏这一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永靖县高度重视傩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工作,将傩舞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傩文化保护纳入《永靖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杨塔、三塬等乡镇的18个村(庙)确定为傩舞戏文化原生态重点保护点,编辑出版和制作了《甘肃永靖傩舞戏》、《河湟鼓舞》等书籍和音响制品,为传承、保护和开发傩文化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县上还通过举办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旅游文化艺术节、春节文艺表演等活动,从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傩舞艺人,并组建了傩舞队,配置服饰道具,编排了傩舞戏《三皇鼓舞》,2005年6月,该县傩舞队代表西北地区参加了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首次把乡傩搬上了国际舞台,并获得了“展演活动银奖”和“踩街活动优秀表演奖”,使这一民间艺术大放异彩。2007年9月,该县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来自省内和江西、安徽等省的24支代表队举行了傩文化艺术展演,促进了傩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交流和开发,使濒于失传的传统傩舞曲目得以继承流传,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

    在全国傩文化艺术节期间,来自全国的傩舞文化专家和学者与村民一起沉浸在粗犷的原生态傩舞表演中。在傩舞表演结束后,记者在永靖县杨塔乡田野采访中国傩戏研究会会长曲六一和中国傩研会副会长朱恒夫时,曲六一表示:永靖傩文化保存完整,这次永靖傩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不仅填补了傩文化上的空白,而且通过这次永靖傩文化的举办,感到原来对傩文化的研究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下一步,可以建立一个研究基地,更好地保护和挖掘西北地区的傩文化。朱恒夫则表示:傩文化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热爱大自然,将儒家文化与乡土文化有机地结合,让人们在傩文化表演中体会到真、善、美。



曹操面具


存孝打虎戏


单鬼抽肠子傩舞戏


貂禅面具


二鬼面具


二郎神庙


傩戏表演




傩戏驱鬼舞




傩学专家与老艺人交谈


杨塔胜利村73岁的老艺人王武岳传授二郎赶祟鬼鼓点


永靖三峡艺术团改编的三皇鼓舞


永靖王台傩舞戏


永靖王台永乐村87岁的老艺人讲述会手拿着迎神旗走街串巷到排头家驱鬼求福


专家学者来考察傩舞


庄稼佬面具



(责任编辑:鲁琰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