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据当地“民俗学者”研究,西庄村建八戒寺、崇拜猪八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标题

傩戏面具中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神灵形象,它们的功能都有明确区分。可能有猪八戒信仰也不足为奇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标题

我反对把这样的文化现象贴上标签,说是作家文学影响民俗。

民俗学研究民间文学,但不等要把民间文学从文化整体中抽离出来跟作家文学对立,这种二元的文学观可休矣。为什么研究民俗非得找一个作家文学作为靶子呢?即使是民间文学的研究也没必要把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关系来探讨,特别不能认定它俩是一对逻辑关系概念,谁影响谁,谁是谁的来源,这个有意义吗?因为一直这样说搞得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人总要去和研究作家文学的人去争话语权,其实没必要。民俗形象很多时候是“假借”、征用、攀附、建构的结果,这个过程中人类永恒的心理诉求是一致的,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文化规律很重要,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相互影响是肯定的,似乎是一个不是规律的规律。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8-31 00:00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回复 9#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要强调整体观。因为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民间信仰问题,不是文学问题。我所批判的“文学二元观”特指民俗文化研究中的“文学二元观”,如果在文学领域里来看,二元、三元、多元都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讨论一个民俗事项的时候非得借助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这一对概念呢,这样探讨的目的是什么?个人认为在民俗学这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应该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我并不是不尊重以前的学术史,而是说今天不能仅仅再从这种关系里来讨论一个民俗问题。

《西游记》是文学没有错,但是“西游记”的形象被民众在生活信仰中使用,这更多的是文化实践,也就是说站在民众的心理角度,是不需要去理解《西游记》是不是作家文学或者民间文学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研究老是要强调这两个概念,生活世界的其他东西就会被遮蔽,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追问,在民众心理,这个形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意味着什么?在什么地方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个形象只在这个历史时空下被征用?文化选择背后有哪些心理诉求?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文学形象,但在民众的文化实践中却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实用性的东西,比如这个八戒寺,可能更多的是权力秩序建构的需要,而不是文学形象的在地化。

无论从学科自觉的角度还是从理论跟进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思维转换都是有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8-31 16:29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