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书: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读书: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我不知道各位的读书方式是怎样,在不知道各位的读书方式之前,先和各位交代一下个人的读书方式,以让大家对我的读书方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求各位老师对我的读书有一个“理解之同情”。
     
    读书是一种很私人的方式,个人觉得,读书是读者和作者的一种对话,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者的观点产生理解、共鸣、达致共识的一个过程;同时它也有可能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者的观点并不认同甚至相反的一个结果。不管是同还是不同,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灵冒险的过程,因为从一个未知走向已知,从同还是不同均需要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有接受、接纳的胸怀。回到学术书籍上来,就是看看不同门类的书、听听不同学科的讲座,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自己有着这样的念头,所有,自己读的书一直比较杂乱无章,任着自己的想法去读书,脑子里也就留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呢往往又带着自己很多的想象成分在里面,因此,这些读书心得里面肯定有缝隙的,并且漏洞也不少,但这些想法里面毕竟是自己在念书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就当是重回当时读书的“历史现场”吧,也当是一种怀念吧。

    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常常会为作者的一些句子、一段论述、一个词所感动,然后就是继续把作者的相关书籍买下来好好读,希望自己能够对作者的想法、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恨不得自己一巴掌下去就能把自己打胖,但其实这种方式个人觉得不是很好,虽然短期内自己可以把这些书念下来,但对书中的精髓观点的把握其实是有问题的,而在我的读书心得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偏见,这是我要反思的。不可否认的就是,自己有些时候的反思还是不那么彻底,被自己想当然的想法所代替,那么,我的一些想当然的想法还是出现在这里的一个目的就当是抛砖引玉吧,给和有我相同境遇的、以及一些还没有进来却想进来的人一起看看,因为:在路上,有人迷路了。

   自己的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读书有用吗?因为在我的身边,大家都觉得我读书的行动简直就是一种疯狂的表现。而我也认了,读书就是做无用功,尤其是念这些所谓的学术书籍,因此,当我的文字假如表现出一些很幼稚的想法的时候,恳请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我是一个无知者,我只是一个孩子,在这个世界,我想长大但一直长不大。

    感谢民俗学论坛的读书会,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说自己读书心得的平台,一些读书心得会断断续续帖上来,就先写到这里,权当是我在这里开始的第一个足印吧。


[ 本帖最后由 风声边界 于 2010-8-17 23:56 编辑 ]

TOP

第一篇《民间何在?—从弗里德曼谈到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刘守华老师在文章中为我们分析了弗里德曼对Lyall、高延、葛兰言、杨庆堃几位学者对中国宗教研究的反思入手,目的在于表明中国存在一个宗教,同时指出弗里德曼已经从方法论上越来越脱离人类学进入社会学的层面,导致弗里德曼对中国宗教提出了偏颇的看法,从而提出应该经由人类学与历史学的途径,在田野中重新观察区域仪式传统,在文献中重新建构区域仪式传统的演变轨迹,重新审视不同宗教仪式与传统的关系。
    另外,刘老师也我们介绍了与弗里德曼有着相当联系的两位学者,他们是Watson与华德英。
刘老师指出Watson割裂仪式与信仰的作法提醒我们队文化统一性问题应持更为审慎的态度,而且为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统一性与差异性问题提供了不少新素材,从而为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的概念化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他也同时指出华德英的意识模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指出文化进程不是整齐划一的进程,因此,揭示这些多线的宗教史、文化史过程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展开的进程和方式,也许正是从事中国宗教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了自己“意在强调将宗教仪式置于具体的时空脉络的重要性。不管哪一种宗教仪式,都存在具体的时空之中,都不应离开这个脉络,希望文中对华德英的意识模型理论的再诠释,为理解地方或区域的社会文化脉络、此一脉络中官方宗教与各种地方仪式传统之间交相作用的宗教史过程提供一个线索。

第二篇《实践史:一个历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以民间信仰为例》
    张老师的这篇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田野史学:民众和本土;二:新社会史:日常“事件”和结构;三、新文化史:象征和意义;四、实践史:能动与场域,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上四个部分指出实践史的实践品质应该包括:1、当地人的主位想法和地方性的知识。2、历史事件背后的结构、3、历史的文化图示。4、历史的实践动力学。

第三篇《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省思》
   王见川老师为我们指出历史学研究古代中国民间信仰或宗教的底线为1、重视资料;注意时间性;三、与相关研究对话,让研究成果有一定得水平。
同时也为我们指出若要把握更深、更广的古代中国宗教、信仰,还要达到以下2方面:1、出入四教、2、应深入研究预言救劫书与扶乩等民间教门文化。
王老师的经历是比较有意思的,对我辈而言,那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一种人生经历了。

第四篇《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民间信仰》

    朱海滨老师的这篇先从介绍民间信仰一词的由来入手,主要是强调概念的由来与演变这一点,然后就此展开讨论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儒教的关系,主要做了如下的强调:东西都是人为的、观念的,所有每次出现社会大动荡的时候,马上祭祀礼仪全都乱了,失传了,到后来再由一些学者重新制定;佛教里德观音等,它们在中国的传播都是编纂一些具体的人物出身事迹还是显灵传说所谓,其其所走的道路就是民间信仰的路子;道教里面有很多的神就是来自民间,如关羽等。
    而在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作者表明总的方面是历代王朝对民间信仰并没有采取一味的禁止态度,而最后就是民间信仰在解放的实态。
而朱老师在互动中的这句话是比较有意思的了:我们研究宗教啊信仰啊什么的,不要先从先秦的《周礼》这些东西入手,一定要生活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从生活起步,然后再去追求经典。

第五篇《宋代士人与民间信仰:议题与检讨》

    在廖咸惠老师这篇论文中,个人最喜欢的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的思考,包括三部分:一是士人文化、士庶宗教和民间信仰的问题;二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士庶宗教信仰形态,是否确如许多研究所强调的那样,在民国时期已经产生戏剧性的根本改变?三是如何将这些交错而成的发展,以及其中纠结、介入的因素作一个条理分明的因果和功能解析,是进行宗教文化研究是必须谨慎考虑的部分。

第六篇《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对近年来宋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思考》
    皮庆生老师讲的是对宋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思考,他在思考提出自己的三点看法:一是材料的限制性与释读问题(强调了文献的支离破碎以及民间信仰活动本身的支离破碎);二是方法的移植与变通(指出国内当下研究的情况以及如何借鉴明清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问题意识与研究定位(强调了民间信仰本身的定位问题以及要走出唐宋变革论的笼罩)

第七篇《加强个案研究 期待理论突破》
   刘黎明老师在文中一直强调要加强个案研究,其目的应该在于有效地形成学术争论,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从而具有与国外学界进行积极对话的资格。只有这样,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才能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和辐射,从而使某些专门史得以改写。显然,目前有关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没有产生那样大的影响。

第八篇《宗教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近来宋至清代的民间信仰研究再探》
   蒋竹山老师此文主要是对《总管信仰》、《狂欢与日常》《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三本书的介绍开始,提出三本书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应属田野调查与历史学的结合,同时也指出应当思考已有的社会史的走向问题、以及宗教史的文化转向问题。
   陈进国老师的那篇《民俗学仰或人类学?中国大陆民间信仰研究的学术走向》一文基本上把国内近三十年来关于民间信仰研究的主要成果一网打尽,对民间信仰有兴趣的童鞋们可以找来看看

第九篇《沟通古今的萨满—研究宋代巫践信仰的几个看法》
   王章伟老师的这篇主要提出三个看法:第一是要回到当代人的世界(回到当代人的世界,会是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二是史料和方法结合的问题(应该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辅助研究,可以开拓更有意义的研究路线);第三是怎样去运用问题(要运用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或研究方法,将史料消化,撰写历史。史家的责任、史学的意义即在于此。)就后面这一点,个人认为,他与陈春声老师的这句话“在刚刚步入学术之门的青年时期,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对社会理性和科学法则的正确信念,必将受益终身。”有很多相通之处。


第十篇《战后以来台湾民间信仰宗教研究视域及其问题》
    范纯武老师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战后以来台湾宗教研究的一些问题,提出新的论述,可以让我们重新来分析和理解社会运作的机制和法则是什么?
   
    其实,“民间何在,谁之信仰”的主题是“批评的中国学研究”以及“历史学的立场”,虽然与会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但在此次会议上,与会学者就以上两个问题是进行了精彩对话的,因此此书的一大看点就是第二部分的会议实录,当然,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这些仅仅是个人爱好的结果,与此书相同结构的还有《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一书,后面也附录了“中国需要什么样新史学”研讨会会议录音整理,里面也记录了不同学科学者的精彩对话。还有就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一书也是一次会议的记录以及对话,有兴趣的各位童鞋们可以找来看看,也许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的


    以上十篇的所谓总结,其实均来自作者们的精辟见解,我仅仅就是一个搬运工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风声边界 于 2010-8-20 01:07 编辑 ]

TOP

不知所云的想法

   说实话,此书中每一位学者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我此等愚生所不敢奢望的,因此,对此书的想法纯粹是个人与作者的一次偶然相遇,在相遇的过程中,读者说了一些他自己认为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的话。而之所以要这样而不这样说是因为纯粹个人的嗜好罢了。
   《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十位学者的与会论文,(会议的主题为“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与立场)。第二部分经由会议录音整理的“实况录音”。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是被第二部分所深深吸引,是边看第二部分边看论文,其中因为个人视野有限,仅仅看过张小军、赵世瑜两位老师的书,因此,下文的想法主要是围绕张小军老师的看法来展开的,而关于读赵世瑜老师书的想法将会另行撰文一一和各位老师报告。

                                                                          1

    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我们“通过宗教去研究”,而不是停留在“宗教研究”上。在人类学里面,一直都是这样处理。(p185)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很多时候,一部分人最初从田野调差回来的时候,就仅仅停留在资料的收集中,认为凭这些丰富的材料的就可以写出很好的论文了,但在对资料进行堆积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能解决,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理解,想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写下来虽然材料丰富,但这太死了。《民间何在,谁之信仰》这本书刘守华老师在他那篇文章中的结尾“意在强调将宗教仪式置于具体的时空脉络的重要性。不管哪一种宗教仪式,都存在具体的时空之中,都不应离开这个脉络”以及张老师提出的“当地人的主位想法和地方性的知识”、“历史事件背后的结构”应该是让我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许,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但真正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想问题,而很少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他者就是一个容器,任由我们灌进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他者变成了我们自己笔下的他者,而真实的他者依然在那里,这也也许就是我们当下的一个事实,在一个范围内。

                                                                          2

    第二个想法就是如果“中国学”强调的是“中国研究”,我是很支持的,因为中国学术界包括人类学也一样,都有很多问题。基本上现在是在洋人理论的支配之下,确实是一个困境。(p182)
     人类学是作为舶来品,原是研究没有历史记载的非西方土著的一种学问,以求对西方文化自身的反思。但人类学来到中国,遇到了有千年记载历史的国度,它需要的是历史的深度与厚度,而这也应该是历史学与人类学交叉的开始,两者交叉的结果是有一个时髦的词叫历史人类学在中国开始出现,应该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勒高夫在北大与中大的演讲开始,而在中大发芽,生根,长大。但人类学的历史学与历史学的人类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双方各取所需,人类学要学的是历史,即历时性问题,历史学要学的是反思,就是历史也不是均质的,这是历史学借鉴人类学的结果,而在现实中,人类学家的历史人类学与历史学家的历史人类学差别太大了。黄应贵、张小军、刘志伟、郑振满老师对历史人类学均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暂不叙述。
    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华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就如陈春声老师在他的那篇《走向历史现场》中所说的:“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解读乡村社会中各种资料的有效方法,包括族谱、契约、碑刻、宗教科仪书、账本、书信和传说等,这中种或许可被称为‘历史民间历史文献学’的独具特色的学问和方法,是传统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或汉学家都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的。”在我看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国学者自己追求自己的学问的表率。
    由这里还要说说的就是,如果一些个案研究,研究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进入田野,然后就是长篇西方的理论,这是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种表现,最要说的是这就是我们做学问的态度吗?这是在做学问吗?我们需要知道西方,但不是一味追逐西方所谓的先进理论,因为理论多了,往往就是没有理论。西方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合我们,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我们需要坐冷板凳,但在今天,还有可能吗?因为一种范式的成熟需要的是从业者在范式最成熟是重新思考另外一种范式的开始,这需要从业者的勇气。

                                                                             3

    第三个想法就是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研究都是模式化的,都是一种宗教的形式论。…在用概念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概念的“度”在什么地方,不要真的把这个概念下定义的是“东西”给极端化,如果把它当成现实本身,那就比较危险了。(p201)
    个人窃以为,如果在人类学所说的深描中对事情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少用一些概念,而是能够真实的用笔触来反映此时此刻的场景,如果是一层一层的把事实描下来,变成一个整体,找出背后的深层次结构,那么我们是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接近历史事实。
    张老师关于概念度的把握让我视这样来理解深描并应该结合《观念史研究》中的这么一段话:“追溯动机和观念从来都是最基本的方法,而这一点恰恰在历史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强调。它之所以会被忽略,这是因为当社会行动尚未变成历史时,人们对此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确实,在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与目击者看来,那些支配重要行动的动机和观念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根本不必多说。支配重要行动的动机和观念是如此刻骨铭心,参与者认为他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因此亦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某种判别社会行动是否真的发生过的原则。”(p440),这段话提醒我应该通过深描来看其背后的观念,而这样才能走进事实。
    另外,关于模式的探究我还想讲讲纯粹是个人的想法,一种是预设好答案,然后在找问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研究,就是往往要来了一大堆个人设计的问题,然后让老百姓回答,我常常想,这样做不是朝你所设计好的圈套里钻吗?不是说这样的方式不好,但太滥了而不好。一种是我这个学科就是最好的学科,分析问题一定要本学科的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何要画地为牢呢?


[ 本帖最后由 风声边界 于 2010-8-17 23:58 编辑 ]

TOP

谢谢楼上两位。
第二楼主要是对十篇论文的概述,稍待整理贴出,因为文字都用笔记在笔记本子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8-17 22:49 发表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之一,这本书也是一本令人欣喜的民间信仰论文集。
前文的读书心得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思索,先赞一个。
其实风声边界的目光是相当敏锐的,“通过宗教去研究”,而不是停留在 ...
谢谢任老师的提醒,我到现在最大的困惑依然是从人类学切入民间信仰的时候,在对史料的引用、分析这一块,我依然是最没有把握的。
追求背后深层次的结构这是我一以贯之的原则,虽然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文章出来,但这不应该成为自己放弃的借口。
其实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读过《屠猫记》,被达恩顿的言路迷住了,因此,读了《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之后,自己觉得有点通了,但可能更多的是蒙蔽
有点可惜的就是《蒙塔尤》、《启蒙运动的生意》这两本也是计划中要念的,但到现在依然摆在案头,翻了几次,都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近来有点累,两三天后再贴出那些综述吧。期待任老师以及各位老师、同学的砖头。

TOP

其实,每次读《民间何在,谁之信仰》,都感觉常读常新,自己的一些想法常常被书中各位学者的精彩对话激活,就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菜鸟而言,此书确实是我们应该常常研读的一本好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