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士为何被称作“牛鼻子”?

道士为何被称作“牛鼻子”?

“牛鼻子”是对道士的戏称,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称、俗称。元明清文学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称道士的用法,近现代武侠小说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说法。这就难怪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  
《汉语大词典》第3480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对“牛鼻子”解释如下:

  ①对道士的戏称。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故称。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老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故称。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说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得支支叫哩!”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三折:“这牛鼻子大胆!怎生在我面前,说长道短的。”《说岳全传》第六四回:“牛通就对诸葛锦道:‘都是你这牛鼻子,叫他去叫船,如今叫人捉去。’”②牛的鼻子。常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汉语大词典》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一般有三种说法:

  1、道士帽,又叫冲天冠,前边有沿,上翘象牛鼻子;2、道士发髻形状像牛鼻子;3、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

  我以为,第三种说法似乎更加可信,可以接受。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老道称作“牛鼻子”的例子很多。除了上边《汉语大词典》引述的3例之外,还有《古今杂剧》元孙仲章《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三:“原来是个牛鼻子,我不是官身忙,赶上打他一顿。”《元曲选》范康《竹叶舟》一:“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牛鼻子,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呢。”

清吴睿《飞龙全传》第四十四回“赵匡胤带罪提兵,杜二公挈众归款”道:

   只见匡胤在旁哼哼冷笑,叫声:“苗光义,你这牛鼻子的道人,你自恃其能,说这许多谎话,恁的天花乱坠,惑乱人心。我此去得胜回来便罢,若不得胜,不把你腿筋儿打断,我也不姓了赵。”

第四十五回“杜二公纳婿应运,高行周遣子归乡”道:

  匡胤见攻打不便,又不见高行周出城会战,心中焦躁起来,便骂道:“苗光义这牛鼻子的道人,他在王府中恁般胡言乱语,说我运至时来,逢凶化吉,又说我兵上潼关,便能战胜;怎么到此已有十余日,不见高行周的兵马出来?这不是他随口谎言,骗人之局么?”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雅称”或曰“俗名”,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这点小知识犹如将灭灯火,将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地步了,哈哈!

TOP

今天才看到几位仁兄回复,晚了晚了,抱歉得很!

   其实我对牛鼻子道士的议论,完全出于趣味,不是什么考证。如果考证这个问题,几百个字恐不够,特别是我乐意赞成老子骑青牛影响了道士称牛鼻子的说法,这个中间当然是有很多环节需要逻辑上的连接的,我没有展开,如果展开就是论文,可我并不想写这个考证论文。随意谈个趣事是一回事,坐下来写高头讲章是另一回事。仅仅给几个道士称作牛鼻子的说法,供欣赏把玩而已。而已而已。这个问题谁感兴趣可以关注,也可以去考证。

   关于所谓本真性问题,我在一篇文章(不是论文,是民间文化论坛上的一篇贴子,改了一下而已)主要针对当下各地杜撰、扭曲、伪造民间文化以争取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获得立项又是出于文化塔台经济唱戏的目的)的做法,特别是各地撕破脸皮争夺文化起源地的做法,有感而发,不是一篇理论性论文。至于后面有人讨论学理性的本真性,还有人的曲解,都属于文不对题,与我的文章或贴子无关。

   讨论问题很有意思,我喜欢讨论。随意而谈,漫无边际,有感即发,口无遮拦,该澄清的澄清,该否定的否定,适心见性,比做高头讲章大部头论文快活多了!

   但是,网上讨论有一个忌讳,就是真名实姓的忌讳跟披马甲的讨论。我也不例外。希望讨论者显露真容,大家讨论会更有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