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征集译名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征集译名

翻译难。常常为一个词一句话苦恼好几天。

主要难在两点:

一是不同的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一种事物在一个民族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不存在;即使同样一种事物,可能存在的方式也不一样,或者对方的语言中有好几个名字,就像“牛”,翻译成西文时就必须得区别是公牛还是母牛,或者是小牛崽。

二是一个翻译者面对的是一群特定的读者,他们接受一个词汇时的取舍喜好,取决于这群人的文化与教育背景。Levi-Strauss在大陆通常译作列维-斯特劳斯,在台湾写作李维史陀,如果倒过来用,可能大家就都不认你的账了。

比如眼下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英语、德语里叫什么?

冥思苦想了半日,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前几日开会时得见美国民俗学会会长,也向他请教。他回答说可能是tradition bearer,直译就是“传统维护者”。可过了一会,他竟后悔了,走过来对我说:他得再想想,然后再告诉我答案。结果不了了之,他也没再告诉我,我也没再好意思去追问。

英语不干咱们的事,也就算了。德语里有没有类似的词呢?在德国,官方指定、专门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多数都是志愿者,叫Haimatpfleger。Heimat是“家乡,家园”的意思,Pfleger来自于动词pflegen“护理,维护”,本义是指医院或家庭中的护理师。两个词拼到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目前尚未有现成的中文翻译。台湾有人把它译成“家园保存官方负责人”,我嫌太长太拗口,意欲改成“家乡守望者”,又怕被指责不够严密和精确。可是别的像“家乡保护者”、“家乡文化保护负责人”、“家乡护理员”之类的,也不能让人满意。故而挂到网上,求教于各路高手,哪位不吝赐个合适的译名方好。

[ 本帖最后由 王霄冰 于 2010-9-18 13:17 编辑 ]

TOP

回复2#

多谢楼主建议。这两个名字听上去的确要顺耳多了。
不过“家乡”一词,从浪漫主义运动以来,在德国已成为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里面不仅包含文化,而且包含自然景观;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包括文物古迹;不仅代表农村,而且也代表带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用“乡土文化”,不知道会不会把原意给缩小了?

TOP

多谢几位老师指点。原来英语里有这么多表述方式可用呵!
问题是德语的Heimatpfleger并不是直接的传承人,他们自己可能不是民俗的直接承担者,而是专家,也就是熟知政府的政策、同时对家乡文化也颇有研究的学者或其他社会人士。
事实上,他们就是莫泽所指责的那类“民俗主义者”,因为正是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创造了“二手的”民俗文化。
然而反过来考虑,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怎么能有有今天德国社会所保留的传统风貌?也许我们过去对于“民俗主义”的评论过于贬义了,从而忽视了它的积极意义。

TOP

以下是网上查到的关于“家乡守望者”(暂名)的解释

他们大多是志愿者,也有少数是专职的。其任务是保护家乡文化和与此相关的行为。他们主要提供咨询,支持地方政府、城镇管理部门、博物馆、协会、学校、教会和私人进行文化保护工作。通常他们都是政府部门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并拥有自己的“家乡协会”。

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帮助推行政府的家乡保护政策。

其负责的范围包括:
-        自然和乡村景观
-        地方历史
-        建筑古迹
-        出土文物
-        建筑和艺术文物
-        民俗
-        文献
-        语言
-        和中小学校一起做好青年一代的工作

地方上的家乡守望者虽为志愿者,但他们须是当地的家乡联盟一类的组织的成员,这样才能取得资格的认可。城镇和乡村的家乡守望者须由地区级的家乡守望者指定。任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至少4年)。可以连任。

管理条例(以巴伐利亚州为例):
巴伐利亚州在1981年2月17日由教育文化部颁布了第IV/2-7/92079号和第I B 1-3003-1/I号通知,作为家乡守望者的法律依据。家乡守望者的工作重点应立足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实践。这与《巴伐利亚文物保护法》的第13条相一致:“家乡守望者为文物保护机关和古迹保护部门提供有关文物和古迹保护的建议和支持。各地的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另,各地对家乡守望者的职责、任务、权利和义务等也都有具体的规定。

TOP

回复9#

平实的翻译或许真的更加合适,就不知道广大读者接不接受。另外,德语里的Heimat一词本身就有相当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翻译中如果要去掉这份色彩,不仅因为我们不认同这种价值观,而且也因为随着德国社会的变化,这个词也开始变得过时,或者被重新加以定义。
但是我个人还是主张保留原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因为这样的话一个概念才能保持它本身的历史厚度。
即便要改,也只能从德语改起。如果德语的用词没变,我们从意译的原则出发加以改变,当然也是可行的,不过只怕在改变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了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

TOP

回复10#

我接受您的批评。在翻译时会碰到很多人名、地名,一般我都会在谷歌上查找一下,以适应一般读者的接受习惯。有时候因为时间匆忙,没来得及查的也有(其实这个工作应该由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来完成)。还有的时候我是认为流行的译名太不合我的胃口,比如Coe这个姓,有人翻成“科恩”,我听着别扭,在《玛雅文字之谜》一书中硬是改成了“蔻”字,觉得这样更符合原来的读音。后来也被人批评了。

其实,古腾堡(又译古登堡)的名字原文Gutenberg后面的这个berg原意并非是“堡”,而是“山”,翻译成“堡”可能是误将它和burg等同了。这个错误是翻译者经常犯的。比如我原先居住的小镇Godesberg,正确的音译是“哥德斯贝格”,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为图方便都叫它“哥德斯堡”。后来想想,“堡”(burg)都在“山”(berg)上,与人文有关的山大多有堡,有时把两者混为一谈,便也罢了。

好在翻译外文名字时,按规矩都要在第一次出现时标出原文的拼写方式,最好还标明生卒年月,所以一般认真的看客还是能把它搞得水落石出。为此,我也建议广大爱好阅读翻译作品的读者,在读到外文的人名、地名等时,也请注意一下它们的原文,最好把译名和原文合在一起来记。否则光是依赖翻译者,那可是很容易出错的哦!

[ 本帖最后由 王霄冰 于 2010-9-25 09:52 编辑 ]

TOP

回复楼上

可不是?其实德语中的“民族学”一词今天的内涵和我们所谓的“人类学”更相当,可是好像也没有人把它直接译成“人类学”的。叫“民族学”,在中国就容易被理解成为是少数民族研究了。

TOP

回复15#

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