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持续雾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该何去何从?

中科院研究北京雾霾成因:机动车、采暖和餐饮排放“贡献”超50%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4日   01 版)

  据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吴晶晶)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组3日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机动车、采暖和餐饮排放对北京强霾污染的“贡献”超50%。

  “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五分之一。油气挥发和局地烹饪排放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应加紧控制,工业和地面扬尘应进一步改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他说,京津冀区域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TOP

“少放烟花”体现公民自觉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4日   02 版)

  过去一个月,北京四中“霾伏”,虽然北风到来,雾霾消散,但雾霾给北京甚至整个华北地区带来的破坏仍让人心有余悸。春节临近,若雾霾与春节叠加,烟花爆竹放还是不放?有环境专家表示,去年春节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严重污染,建议提供“烟花燃放指数”引导燃放。对此,多数网友赞成在春节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

  燃放烟花爆竹不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但大量燃放烟花无疑会加剧空气污染。由雾霾天气想到少放烟花进行减排,是一种可贵的公民自觉。毕竟,燃放烟花是一项传统习俗,完全禁止并不容易也不合常情,但每一个人从少放、不放烟花做起,还是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起点。

  赞成“少放烟花”,体现出人们对自身行为方式的反思。雾霾天气与长期延续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形影相随,与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和各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们不能正视自身过度需求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谁都有可能成为压垮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需要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整体居住环境,再丰富的物质产品、再漂亮的房子、再高档的汽车,放到一个糟糕的环境中,带给人们的幸福值都将大打折扣。近年来,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成为不少人的自觉行动,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采取行动的迫切性。

  对雾霾天气议论的持续发酵,使人们有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它也使人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也都应是保护环境的参与者。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固然有赖于政府部门加大政策规范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厉行节能减排,也需要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少放几个烟花、少开一天车、少浪费一张纸,如果成千上万的人行动起来,其成效将十分可观。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前,大城市环境治理“如牛负重”,公民从自身做起助力节能减排,是积“小善”为“大善”的有效途径。毕竟,和谐社会的构建、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周继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