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博士生自杀凸显其生存状况堪忧

博士生自杀凸显其生存状况堪忧

博士自杀凸显其生存状况堪忧

□本报记者 张梦薇



  
日前,武汉大学博士生杨志高疑因博士论文无法通过,压力过大,在其宿舍卫生间上吊自杀。一时间,博士生的心理问题和培养模式再次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据媒体报道,仅2008年一年,就有全国知名高校的多位博士生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其中不乏优秀者。

博士读七八年已是正常
  
“博士论文难通过,读个七八年是正常现象。”一位社会学博士对记者说,博士是个特殊的群体,既要承受论文的压力,还要面临生存和工作的问题,身心劳累,情绪上的迷茫和焦虑如影随形,压力的确很大。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专职心理咨询师施钢分析,导致博士们主观感觉压力大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显示,学历越高,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在读博士生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除了按时把论文发表出来评奖学金和满足答辩资格外,他们还要赶着做博士毕业论文,赶着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在做学问的同时,还得为生计奔波。于是,少数博士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处理压力和辛苦。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师生比1:6000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加大,高校生源不断增多,软硬件设施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导致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管理问题频现——这突出表现在高校心理老师与学生的比率过低上。按照有关规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在校师生比应该是 1:3000,但目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师生比是1:6000。也就是说,单从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来讲,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缺口在一半以上。

施钢告诉记者,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存在两大尖锐矛盾。其一,心理素质教育的规模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僧多粥少的情况部分地掣肘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二,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的要求。在咨询过程中,学生常有隔靴骚痒之感,少数咨询不能真正起到防范的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数量质量双双不达标的情况下,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就呈必然之势。

博士月生活费仅千元,还要交8000元学费
  
近年来,为了提高博士生质量,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国外标准,将以3年为主改为4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博士生推迟到4年以上毕业的,也屡见不鲜。但是,由于博士采用学校单独招生制,学校的级别和财力不同,对于博士生的经济支持也不尽相同。比如,北大、清华、中山等名校为所有脱产博士提供全额基本奖学金,而大部分学校则只有50%的脱产博士能拿到全奖,剩下40%拿半奖,还有10%没有任何奖学金。这意味着不用交学费,而拿到半奖,就要交一半,即每年8000元的学费。

武汉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认为,每年一度的评奖学金制度其实并没有鼓励学生们安心做学问,相反,导致很多人为下一年是不是要交8000元甚至16000元的学费而担心。为了评奖,更多的“急就章”产生,花版面费买来所谓“核心”文章。而为了交得起版面费,不少学生在外代课赚钱,这反过来又占用和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时间。这样的恶性循环丧失了基本奖学金的保障作用,不利于培养博士生。

博士生一般每月只有400元的补贴,虽然导师会根据博士生的表现,每月另给几百块钱,但每月总收入不会超过1000元,这让寒酸的博士生的生活捉襟见肘。不少博士要么结婚了,要么是大龄青年,也在考虑婚姻的问题,仅能维持简单生活的费用也是博士们深觉生存压力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读博士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是否读博士需要认真商榷。

在采访中,一位已经毕业的博士认为,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最重要的不是在科研项目上增加经费,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提高科研主力军——博士研究生的经济待遇,让这一被忽略的群体权利得到保障。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5-7 10:11:3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