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甲型H1N1流感凸显灾害史研究价值

甲型H1N1流感凸显灾害史研究价值

甲型H1N1流感凸显灾害史研究价值


  

        本报讯(记者袁华杰)瘟疫给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推进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灾害史研究专家认为,对瘟疫等灾害史的重视及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甲型H1N1流感目前仍在多个国家蔓延。4月30日,一名乘AM098直航航班来华的墨西哥公民在香港被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中国首例确诊病例。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控措施。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怀林日前表示,目前虽尚无预防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是“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技术对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监测。”境外出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我国农业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研制开发快速有效的诊断试剂。农业部新闻办公室5月3日发布消息称,农业部组织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已成功研制出相关检测试剂盒,可在5小时内完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检测。

      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抗灾救灾成了我们生存、发展所面临的极其重大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通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抗灾救灾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赫治清告诉记者。有史以来,瘟疫一直与人类相伴而行,并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在人类刚刚迈入21世纪时便遭遇到SARS的袭击。这些瘟疫的肆虐极大地冲击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类在预防和控制这些有着瘟疫之称的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瘟疫的频繁来袭,凸显了灾害史研究的重要性。如何从过去的灾害中寻求规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曾主编八卷本《中国灾害通史》的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袁祖亮教授认为:“灾害肯定有它发生、发展、施威的变化规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认识它、应对它、揭示它,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

      赫治清研究员正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他认为,我们祖先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制度、政策措施及其实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开发这部分宝贵历史资源,对其进行系统整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从中总结中国历代自然灾害的规律和历代政府及民间因应对策得失、经验教训,为今天我国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历史借鉴,同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甲型H1N1流感的继续蔓延无疑为我国的预防瘟疫与紧急应对带来更大挑战,而加强灾害史研究既为我国当今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历史借鉴,又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和灾害忧患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5-5 11:46:3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