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宝葫芦
- 4675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9-22 20:47 显示全部帖子
清明3天假,唤起3亿人的集体行动
清明3天假,唤起3亿人的集体行动
我国首个法定清明假日3亿人参加祭扫活动,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引起了全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
|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4月12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
| 4月4日,众多市民在济南玉函山公墓祭奠故去的亲人。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透露,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公众达到3亿人次左右。新华社发 |
|
|
清明年年过,今年不寻常。4月4日是我国首个法定清明假日,全国人民第一次得以自由安排清明这一传统节日。
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透露,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公众达到3亿人次左右。与往年相比,今年返乡探亲人员增加,集体祭扫和教育活动明显增多,许多人将祭扫活动与郊游踏青、亲友团聚融为一体。祭扫人数在清明节当日达到最高峰。
祭扫、踏青的人群已渐散去,但首个清明民俗假日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祭扫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年轻人仍将清明节作为外出旅游的时机,设立民俗假日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民俗假日的设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社会整合,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于)清明,因为中国古代比较重视祭祀祖先问题,中国没有宗教,实际对祖先崇拜就是一个宗教。为什么重视祭祀祖先?曾子说得非常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的品德越来越淳朴。
——王学泰
清明放假,好的开始
总的来说,我们对传统的珍爱和保护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的。由于现在的一些人对历史和民俗的淡漠,所以只模模糊糊记得清明节了
南都:如果不算除夕,第一个民俗节日已经过去了,清明当天,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游客超出往期一倍多,不得不上午11点提前闭馆。清明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了吗?
刘魁立:总的来说我们对传统的珍爱和保护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的。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不是我们没有设计好,而是别的原因。比如说扔掉了很久的传统我们并没有完全提炼好,和过去的节日隔绝了那么久,现在广大群众如何很好地度过它,并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很清楚了,有些东西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了。像祭扫,过去很自然地带些香和纸,到那里焚烧,但现在大家不是很在意处理这些事情了。因为现在有一些新的条件,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刘德谦:日前某大学一位教授回答媒体记者说,今年的清明节是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年。清明是用来看热闹的吗?如果清明假日当初的提出是真正为了祭祀祖先的话,那么它需要的应当是悼念追思的环境与氛围;现在又来称赞它的热闹,弄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也有媒体提倡清明去踏青、戴柳,你把嫩草都给踩了,把柳条都给摘了,这是在破坏环境啊!这是又一个片面。
其实,在清明节的前后,我们面对的是三个传统节日,即寒食、清明、上巳。虽然在后世的一些民俗活动中有人把他们混同了,但是它们的来源和传统文化内涵却是不相同的。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加深对它们的研究。寒食,起源于远古的取火用火的礼俗(介子推的故事使它得到了加强);清明,起源于古代对天文的研究(源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同时又与物候研究有了交叉),上巳,是从信仰民俗演化而来的娱乐民俗(即后来的农历三月三)。
把清明节定为假日,是个好的开始,引起了全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为了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发挥它对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我们不仅有责任加深对它的研究,而且我们的专家和传媒更有责任对此给以准确的引导。
南都:那清明节祭扫的由来是什么?
刘德谦:前两天有电视台说我国清明扫墓有一千年历史,去年某大学教授说我国清明扫墓有五千年历史,都是不正确的!我国祭墓的历史是悠久的。但是清明扫墓却没有五千年,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清明节。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的秦汉时代就有节日祭扫的礼俗。应劭的《汉官仪》就有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在墓前上饭的记载,说是从秦代开始的。汉人应劭在这里所说的“二十四气”,自当包括清明在内。因为在《淮南子》以及纬书《易通卦验》、《孝经援神契》这些汉代的著录中,二十四气己经跟今天的二十四气完全一致了。
其实在中国近代的民俗中,扫墓和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很多的,除了寒食和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农历十月初一的“送寒衣”之外,还有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过世前辈的生卒月日等,都是很适合的日子。由于现在的一些人对历史和民俗的淡漠,所以只模模糊糊记得清明节了。
如果大家都明白扫墓和祭祖的日子不一定要局限在清明这一天,民政部门倡议的错峰祭扫也就是可行的了。
它的象征意义很重要
这实际上是在年轻人的心里恢复了那种传统的神圣感。当然也不要说得特别玄奥,但是它会潜移默化地使我们对传统产生一种关爱
南都:如今,我国的假日体系中,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放假一天,为何设定这些民俗假日?
王学泰:实际中华民国的时候就是这样,袁世凯做中华民国总统的时候就规定春、夏、秋、冬四个节。现在过的春节实际上是那时候留下来的,春节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夏节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秋节就是中秋节,还有一个冬节,就是冬至了。这些节日都是农业文明的节日,它跟农业生产是密切联系的。
另外加上清明,因为中国古代比较重视祭祀祖先问题,中国没有宗教,实际对祖先崇拜就是一个宗教。为什么重视祭祀祖先?曾子说得非常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的品德越来越淳朴。儒家实际上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表现。宗法制度是什么,就是血缘。人是以男性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宗族集团。儒家讲孝也好,忠也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从这出发,所以他注重孝,注重祭祀,古代说以孝治天下,最根本的就是使民风淳朴起来。
刘魁立:设定民俗假日实际上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定位,在一定意义上使我们对于过去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态度。
我个人感觉到,我们对于这次改革的深远意义还未必能够说得很透彻,将来整个事件的历史发展会充分展示这次变革的巨大意义。这三天实际上只有一天假,但是它的象征意义很重要,实际上是在年轻人的心里恢复了那种传统的神圣感。也会帮助我们重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一些道德观念,在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之后,也有一个对精神世界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不会把这样一个事情说得特别玄奥,但是它会潜移默化地使我们对自己的传统产生这样一种关爱。
南都:弘扬传统文化一定需要民俗假日这个载体吗?
刘魁立:传承民俗文化不是非得用假日这个载体才能实现,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实际上是大家的一种传统的公共时间,而这个公共时间的公共性体现在我们在这样一个活动中间会产生一种彼此的文化认同。它只能尽到这一部分的责任,就是通过节日提高我们的民族认同或文化身份。你要依靠它解决其他的问题,它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
王学泰:把民俗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作用不仅有限,我认为根本没什么作用。大家伙觉得跟没有假期以前也差不到哪去,老百姓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需求也很难说。
南都:之前学者呼吁了很多年,要设民俗节日,为何到现在才设立?
王学泰:第一,因为之前人们都很忌讳“保守”这个词。再一个肯定有政治上的考量,中国设立一切东西都有政治上的考量。中华民国过去这些节日也都放假,现在香港也放假,这么设置起码在传统节日上向传统回归,特别是中秋节和端午节,照顾民间的传统习惯。另外在非政治化问题上可以做出一些让步,起码跟华语区域来取齐,比方香港、台湾,好像新加坡都有这些节。但是原则问题就不行了。
别老以汉族为中心
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有些兄弟民族不过清明节,但过农历三月三,倒不如把清明假期定在农历三月三
南都:设立民俗节日,官方一个理由是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你怎么看?
王学泰:因为人已经不是古代的人了,在工商社会中能给农业文明保留一个小的角落,在这几天能休息休息,快乐快乐就不错了。但是说能起多大作用,我是不相信了。
这些节日从本质上说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世界上所有农业文明中发展最精密、最完美的,但是我们现在正向工商文明转型,必须要告别农业文明。我觉得应该承认农业文明能够修补工商文明不够人性化的东西,比如说《摩登时代》里写的那种激烈的竞争。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你看茶道啊、坐禅啊,它就是用农业文明这套东西修补特别紧张的生活节奏。所以农业文明的某些因素能使人生活得更加完满。传统文化中那些节日的存在也是农业文明的代表,它可以在某些方面让人们记得农业文明时代的一些传承的东西。从这方面来看,这个节日的设立是有正面意义的。
但是我也觉得应该考虑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些还毕竟都是汉族的节日,应该考虑到其他的民族。设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日一定要考虑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别老以汉族为中心。
刘德谦:我不支持清明作为法定假期,是因为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兄弟民族有些不过清明节,但过农历三月三,倒不如把清明假期定在农历三月三。
国家祭祀是浪费公款
清明节公祭黄帝、轩辕,陕西是经过中央同意的,确实有增强全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但不必上升至一定级别,不必搞得过于隆重
南都:接下来,我们还有端午、中秋等民俗假日,普通的老百姓该怎么样过民俗节日呢?
王学泰:除了清明节大家上个坟以外,这些节日在城市里已经不重要了,城市中无非就是休假。过去农村比较重视这些东西,端午节打扫啊,雄黄酒啊,艾草辟邪啊,中秋节要拜月啊,买兔爷啊,一系列的东西。现在这已经中断50多年了,老百姓恢复起来比较难。如果非要完全恢复传统节日,必须有指导者,没有指导者弄不起来了。孔子说的“民德归厚”那都是长期养成的,儒家的东西是缓不计急的,农业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慢,农业社会的文明创造就更慢了,它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
南都:那可不可以穿一些特定的服装,吃特定的饮食,或者当天做一些特定的设计?
王学泰:三五个人有爱好的、喜欢穿汉服的人愿意弄就弄去,谁也不反对。但是全国1%你都做不到。辛亥革命的时候章太炎就设计过一个跟现在汉服似的衣服,薄衣广袖,把满清打倒之后我们就穿这个,结果真胜利了,没人真穿。风俗是长期形成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
刘魁立: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度过,除了我们相应的文化性的活动、仪式性的活动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些休闲方式,比如说大家聚会、阅读、各种有益性的活动,这些也都获得它相应的特殊意义。逐渐我们会形成一些新的习惯、方式来度过相应的节日,不一定非得和传统上的方式一致。比如说过去并没有把清明和植树联系起来,但是这几天很多地方大家共同到野外植树,这是一个新的方式啊!这样根据一些新的社会条件创造出来的有益的健康的仪式性活动,久而久之,也许在一定地方一定范围会形成一种新的仪式习惯。
南都:那这种新的方式能不能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刘魁立:我认为传统文化有可能隐退,消解,另外一些可能得到相应的变化,有些会随着新的社会条件的发展出现。没有必要必须按照原来的办法,比如说过去除夕都有接神的活动,现在绝少有这种活动了,无论是乡村和城市,这种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遗弃。这种情况下会有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说除夕看春节晚会。
南都:那可不可以由国家和政府组织一些祭祀性的活动来提高大家的认识?
刘魁立:每个节日的情况很不一样。比如清明会有一些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要有什么具体的规模,全国也好,省级也好,来组织做些什么事情。就像这几天看到的,一个单位到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孔子像或者炎帝陵、黄帝陵去祭祀,都可以根据需要来做,不必特别强求我们在国家的或者省级的单位组织下来完成。端午节就不一定非得举行一个悼念屈原的活动。如何度过这些节日,有哪些仪式性的活动,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让生活提示出来,如果强制规定可能恰得其反。
王学泰:我特别反对国家祭祀,国家祭祀就是浪费公款。
刘德谦:清明节公祭黄帝、轩辕,陕西是经过中央同意的,确实有增强全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但不必上升至一定级别,不必搞得过于隆重。今天总理去了,明天主席去不去,人大常委会又要派几个常委去?国家重在表态和支持,不必过于行政化。
重阳也放假,可行吗
如果找一本明清时代厚一些的岁时著作来看,你可以发现,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是传统节日,难道要全部设为假日?
南都:设立民俗假日之后,又有人提出设立重阳节为法定节日,究竟设立多少个民俗假日合适?
刘魁立:重阳节提倡敬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改善几代人相互的尊重,对我们老一代人的感恩,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所有的节日都有很重要的内容,难道要全部设为假日?
设多少个假日,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才行。有些人说为什么不把五一节长假保持下来,再添上一些传统节日。实际上,多设一个假日意味着我们要拿出相应的钱来保证这个假日。假日不生产,但你还要付工资,实际上要有双倍的基础才能有相应的假期。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对于传统节日已经有了这样一种复归。
刘德谦: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那么多民族,如果找一本明清时代厚一些的岁时著作来看,你可以发现,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是传统节日(有的日子还不止一个)。如果我们没有我国传统文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再加几个重阳节又有什么用处?重视传统文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实质,而不仅仅是形式。
“十一”长假不能取消
增加短假期时不要以牺牲长假期为代价。中国有1亿多民工,其中有4779万跨省打工,如果缩短放假时间,无异于取消他们回老家的机会
南都:将来会不会再把“十一”黄金周拆分一下,变成几个民俗假日?
刘魁立:没有特别的必要再去拆分“十一”黄金周了,我不知道再拆分到哪里了。因为我们非常重要的节日就是过去所谓的三大节嘛。将来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再挑的话,有可能是元宵节、重阳节。其他的像冬至,过去冬至在一些地方很重要,但并没有变成非常重大假日的必要。
刘德谦:不能再改了。我对取消“五一”长假都不赞同。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黄金周”就是用来赚钱的,如果不是脑子里的拜金主义在作祟,就是受了某些专家或媒体的误导!“黄金”二字,就像数学上所称的“黄金分割”、文学上所称的“黄金时代”一样,指的是“重要的东西”,并不含经济因素。“黄金周”就是老百姓全家以及其亲友的共同的长假日,之所以用黄金来称呼它,因为它的难得和可贵。
我希望增加短假期时不要以牺牲长假期为代价。我希望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即一个人的利益的获得不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你们觉得对祖先的尊重重要,还是对父母和家庭的重视重要。中国有1.47亿民工,其中有4779万跨省打工,如果缩短放假时间,无异于取消他们回老家的机会,这是很残酷的!过去有三个黄金周,他们可以选择黄金周回老家,当然都能回去最好,现在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而且过去是七天拥挤上亿人,现在是三天拥挤上亿人,你说哪个严重?
统筹:本报记者韩福东
采写:本报记者虞伟 实习生张磊 梁嘉琳
|
[ 本帖最后由 karin 于 2008-9-22 20:4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