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知识演进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

知识演进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

知识演进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
  
颜鹂 单珏慧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9-03-06 08:00 光明日报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界近年来致力于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  

创新型知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要素

  创新型知识、创新型能力、创新型人格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三大必备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者有机统一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全过程.其中,创新型知识起着基础作用,是另两者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型能力的发挥需要相应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的支撑,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知识融于人的存在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指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不同的知识在不同层面上改变着人格结构。

  知识演进视野下的创新型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知识主要是以经验的形式存在,起着辅助的作用,因此往往与道德规范、生活实践等密切联系,苏格拉底就曾提出著名的“美德即知识”命题;在工业经济时代,整个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资本成为第一位的生产要素,知识的发展也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知识的工具价值被片面强化,知识的整体性被割裂开来,相应的,人格的发展也走向片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将实现主导性生产资料由“物”到“人”的决定性转变,知识与技能、身体与心理和谐发展的“人”成为生产实践的主导要素,在这一阶段,知识的发展也必然相应地趋向“和谐”,即强调文理并包、技能意义兼容、经验理性共存,这也为“创新型知识”的创造寻找到全新的机遇。

创新型知识的特征

  创新型知识是指对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主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它理应代表时代发展的方向,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焕发旺盛的生命力,从知识演进的趋势来看,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前沿性。“新”无疑是创新型知识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首要特征,但我们所谓的“新”绝非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古人的智慧有不少在今时今日仍熠熠生辉。知识是不可能离开经验和现实凭空创造的,更不可能与以往的所谓“旧”知识进行决裂,因此,这里所概括的“前沿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比已有知识更具有前瞻性的、更接近真理的特征。

  整合性。在迈向知识经济的进程中,科学的发展日益呈现出交叉化、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人们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也都是难以依靠单独一个门类知识就予以解决的。创新型知识作为创新实践的准备,很多时候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因此也必然要具备相应的整合性特征。

  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型知识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与创新实践的密切结合。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型知识无疑具有更强的反身性,能够定期地、切实地把关于创新实践的新知识、新信息反过来应用于基于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衍生的实践,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创新实践的特征,并由此使得知识成为制度组成和转型中的一种构建要素。

用创新型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时代重任,但并不是说只有彻底颠覆一贯培养模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须重新梳理、给予知识传授以应有的尊崇地位。知识与能力、人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创新型知识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要求。创新型知识的前沿性必然要求教育者自身学识能力的与时俱进,其整合性则强调知识“灌输”的合理搭配和恰当选择,实践性则要以更加宽容、宽松的治学氛围为基础。

  通常在谈到教育理念问题时,多针对个体教育者,但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承载者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校、院系等,即抽象主体层面;二是教育者个人,即具象主体层面,且抽象主体更为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系我国发展战略的紧迫问题,高等学校必须尽可能探索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依赖具象主体个人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而自下而上、整体变革的演变方式固然根基深厚、水到渠成,但周期过长且自发性、随机性较大,要快速有效地营造出催生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整体教育氛围,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似乎更加切实可行。如以学科为单位明确学生培养定位、实行定期教师培训、规范创新激励机制等,以浙江大学为例,07年始办的“求是导师学校”就可以成为自上而下推进教育理念更新的有效途径。

  创新型知识的首要特征就是前沿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文化现象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让他们在获得创新型知识的同时,逐渐优化自我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其创新型能力和创新型人格。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合理取舍和有机搭配。知识之海浩无边际,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学生培养定位的区别和学生个体特点兴趣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规划学科培养方案,兼顾专业性、交叉性、综合性、普适性。创新型知识的培养应强调学科交叉,但绝不提倡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博学”,我们要的是“以纲带目”,而非“有目无纲”,我们最终是要将学生塑造成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最终还是要藉由教育活动的实施来产生实际作用,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大半个世纪前,梅贻琦先生曾著文对师生间的教育活动做过精彩描摹,“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这种“濡染”式教育法对当前高校教师也应有所启发。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与学生群体的规模比较,还相对滞后。立足国情,我们不妨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的“岗位助学金”体系中寻找契机。以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生为例,一方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岗位助学金的覆盖面已经基本达到100%,而一部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仅仅承担着帮导师批改作业、搜集资料等基础性工作,个别的甚至根本连帮导师“打下手”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大量的本科生课程因为师生配备比例问题而无法实行“小班讨论”,学生仍然被禁锢于单向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其实,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往往都有完善的研究生助教制度或学长指导制度,导师鼓励、帮助、指导自己的研究生(高年级生)负责自己所讲授的本科课程(低年级课程)的讨论部分或其他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班教学”和“一对一指导”,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为培养研究生的资源整合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独立应变能力等素质提供了有效的锻炼平台。

  高等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高端承载者,从本质上来讲,其根本使命仍然是“创造知识”、“传递知识”,而且相较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学校教育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规范化教育模式更加便于、也有利于完成系统化的知识创造和传递工作。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从“知识”入手,切实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