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虫惊而走草木纵横舒
【历书】
2009年3月5日
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九
【释义】
今天傍晚6时48分,太阳到达黄经345°,为“惊蛰”节气。惊蛰是一年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谚语】
惊蛰落雨到清明,
一日落雨一日晴。
惊蛰过,暖和和,
蛤蟆老角唱山歌。
【民俗】
吃梨
在不少节日忌讳吃梨,比如中秋节、除夕晚上是不摆梨的,忌讳“离”字。不过,惊蛰节气吃梨,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扫虫 炒虫
惊雷惊醒害虫,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把芝麻、黄豆等放在锅中爆炒,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祭白虎
广东习俗。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开始觅食,相传凶神之一的白虎也自此出山觅食。为了平安,在惊蛰这天要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黄色纸制成,身带黑纹、口有獠牙,置于神坛前,拜祭时,把涂有猪血的肥腻的生猪肉抹在老虎的嘴上,寓意“吃足油水,就不会张口伤人了”。
【访谈】
春寒料峭
春雷未到
重庆市气候中心副主任何永坤、原西南大学民俗学教授余云华(以下统称“专家”),为生活在“新历”里的我们揭开“旧历”里的种种奥秘。
记者:春雷乍动,蛰虫惊而出走,这才是真正春天的气息?
专家:节气描述的是黄河流域的天气状况,“桃始华,仓庚(黄鹂)鸣,鹰化为鸠”,诗人宋之问有诗“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就是节气初期的景象。但我市此节气内日平均气温13.2℃,街头的玉兰、桃李花、油菜花已竞相开放,天气晴好时已是一片融融春光了。
记者:大家可以穿上轻便的春装,出门踏青了?
专家:这可不一定。这段时间全国各地气温比上一个节气回升3℃以上,是一年中温度回升最快的时节。所以说,虫子惊醒并不是因为听到了雷声,而是大地回暖,冬眠的动物们苏醒过来,也该出来了。虽然感觉渐暖,但是保暖还是不能忘。此时乍暖还寒,冷空气频频,气温波动大,我们最忌惮的“倒春寒”也快要来了。
记者:山城离初雷还有一段时间?
专家:也快了。一般来说,我市4月春雷唱响。山城是雷暴灾害较严重的地区,每年的4月到10月是雷阵雨季,一年平均有41个雷暴日。尤其是渝东南的秀山县,雷暴最高年份达到105天,每年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记者:有没有办法避免呢?
专家:我市的第2代闪电定位系统,分别安装在主城、城口、酉阳、石柱等地,与重庆周边10个定位系统形成雷电监测网络,与其他方式结合,可得到未来1小时内的闪电发生概率临近预报,并提前两小时做出具体地段的预报。
记者:听说农家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春耕要从此开始啦。
专家:是啊,有唐诗写“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还有谚语说“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都表明了这个节气对于农耕的重要性。
【养生】
天干多吃梨
民俗也养生
惊蛰的一些民俗不仅具有象征意义,其实也有养生的考虑。
比如吃梨,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阳气升腾,肝火旺盛,容易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另外,此时细菌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咳嗽咳痰。而梨可以生津润肺,止咳化痰,还含有丰富的果酸、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此时食用。
不过,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副教授谭金春提醒市民,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尤其脾胃虚寒或者血糖偏高的人,最好不要吃生梨。
【菜谱】
梨汁梨汤
榨汁: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约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把生梨、莲藕一同榨汁后兑蜂蜜饮用,则可健脾、清心润肺。
蒸熟:生梨1个,川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贝母3克研成细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润肺止咳化痰功效更好。
煮水:梨切片后与冰糖、川贝母、银耳同煮,有健脾润肺止咳功效。
记者 姜莹
网络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