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图说中国节》之元宵节



作者:大乔






作者:大乔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元宵节


    元旦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随着熙来攘往的贺年步迈,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泛而言之,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社会一年中最红火热闹的时节。


    一 上元概说

    元宵节,日期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主意,这位皇帝老子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此后,元宵灯期五日便成为惯例。到明代,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当时朝廷还要给官员们放十天假。不过,史上最牛的恐怕要算宋徽宗,他“预借元宵”,要从头年腊月初就开始张灯,一直要持续四十天。《宣和遗事》记载说:“宣和五年(1123),(都城)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夜……故谓之预借元宵。”不过,这种近乎胡闹的事情并不多,元宵灯期一般也就三到五天。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挂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二 节俗原始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前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代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敕令燃灯与佛教有关(下节详述)。《西域记》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届时僧徒俗众云集,颇为可观。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书》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而当此之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柳彧传》)。史载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元宵夜禁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资治通鉴•隋纪》胡三省注)。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太平御览》引韦述《两京新记》说:“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
    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今天,无论乡村还是都市,元宵节也仍然是一年里最为热闹的节日。


    三 食元宵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老北京的风俗》记旧京此俗云: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四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象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风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以上所引《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所载,大多是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一位民俗者学曾经记道:
    一队社火过来,除了声震四野的锣鼓声以外,踩高跷的装扮出《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白蛇传》等故事来,八仙、唐僧师徒、许宣白蛇小青以及虾兵蟹将俨然其中,孙猴子自然是跑前跑后、吆五喝六的,更有一个耳戴红辣椒、手拿笤帚的老太婆扮演丑角,一忽儿逗端庄的白蛇,一忽儿逗古板的唐僧,洋相出尽,引人发噱;跑旱船的自然是年轻闺女媳妇,手提船帮摇风摆浪,摇橹板船的则毫不费劲,同时又要显出上波峰下浪谷的情形来,让船里的年轻女子前仰后合、乐呵呵美滋滋地担惊受怕;也有推车子的,情形与跑旱船相近,车上女、推车男造出一番故事来,乃至丑老推美妇,追求戏剧效果。在这之后,或许还有骑驴的、背妻的,前者自然又是妇女,人从驴身子中间穿过,把那驴扎在身上,下边的拖地帷幔把驴腿(其实根本没有)人腿都遮起来,仿佛真是驴子在奋扬四蹄,赶驴的又必定调皮,让那驴一忽儿跑、一忽儿停、一忽儿踢;后者或是哑老背妻,或是老夫背少妻,其实只是一个人——上半截装成妇女,而男人的上身和女人的下身都是假的,那男人的脖子下有一机关,可以不时地转过来与女人亲吻……
    至于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在当今的现实中并不鲜见,那情形自然可以想见。就这样,我们热热闹闹地过了元宵节。

    五元宵俗信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子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北京的走桥,不过是“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帝京岁时纪胜》)。江苏的走桥则另有关目:“十六日落灯,夜静妇女出游,携瓦罐,抛弃于桥梁之畔,以禳灾云。”(《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不论北京走桥还是六合走桥,参加者都是妇女,而南京转城墙则士女都参加:“十六日,士女均上城头,人多如蚁。”(《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不过,无论游、走、散、烤,还是郊外、桥上、城头,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大同府志》说:“俗传是日出门,一年可免百病”;《北京岁华记》则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出门走桥,不过桥者,云不得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元宵节的占验习俗,有俗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来朝元宵雪打灯”,是说头年中秋节夜里是阴天,来年元宵节必定下雪。灵验与否,有心人不妨留意。

来源链接: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1694-2-8.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作者:胡文彬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红楼梦与北京:北京市地方史研究》 作者:胡文彬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与北京》 卷四 《红楼梦》与北京风俗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彻夜喧阗浑似昼——《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元夜、灯节,名目不一。自汉代以来,历代官民同庆,相沿至今。
    北京人过元宵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滚元宵、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圆子。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引吕原明《岁食杂记·卖节食》:“京人……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吴山尊《闹元宵》诗中有“歌管声连挝鼓夕,来香味续咬春筵”,也是写京城元宵节的饮食活动。
    元宵节最为热闹的活动是闹花灯和看“过会”。据说元宵节张灯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是为了纪念佛祖神变。汉明帝感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燃灯,以示佛法大明。至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成风气,到了唐代竟成为法定之事。可见元宵张灯的风俗源远流长。清代李开泰等《宛平县志》“风俗”篇记载:
    元宵前后,金吾禁驰,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民间击太平鼓、跳百索、耍月明和尚。男妇率于是日结伴游行;亲邻相从至城门下摸钉儿。过津桥曰走桥儿,又曰走百病。数日中有以诗词隐语粘于壁,令人破其谜,曰商灯。至夜,各家以小盏灯,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
    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正月·岁时杂戏”记载:“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盆景……”
    文昭《踏灯竹枝词》中形容灯节景象是:
    鳌山点过又星球,荡眼春蒸市上楼。
    底事金吾逞呵导,几人闲步有通侯。
    又云:
    正元画鼓犹闻笛,只有红灯不见尘。
    彻夜喧阗浑似昼,点灯人即卖灯人。
    历代文人咏元宵节的诗词甚多,梁简文帝写过《看灯赋》,清康熙帝写过《上元》诗:
    月华连昼夜,灯火杂星辰。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大臣。
    令我深感惊奇的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元宵节颇有研究,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所写的《太平乐事》传奇第八出《日本灯词》中,用汉字标音“日语”,表现日本使臣来华庆祝上元节的欢庆场面。尽管戏中所用“日语”一时还不能完全译出,但从部分对话和唱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元宵节普天同庆、四海歌舞的情景有深刻印象和浓烈的感情。
    或许曹雪芹受到祖父曹寅的影响,对元宵节有特别的印象和特殊的感情,《红楼梦》第一回就是从元宵节写起——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
    文中的“过会”即是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南北皆有,如敦崇《燕京岁时记》记云: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
    甄家住在姑苏城内十里街仁清巷,所以那里的“过会”当如王百谷《吴社编》中的记载。但其主要的内容应该与敦崇的记载大同小异,都是杂耍百戏。
    同回,两次写到元宵灯节,主要是写英莲的走失——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社火”又作“射虎”,也就是庆祝元宵节的鼓乐、歌舞、百戏、杂耍等娱乐活动,与前面所谓“过会”的内容一样。
    《红楼梦》第十八回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迎接元妃省亲是主要故事,直至第二十二回续写荣国府搭台唱戏,制灯谜、猜灯谜,第五十三回祭宗祠、过新年之后又至正月十五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摆酒设宴,唱戏赏钱,说故事讲笑话,一直热闹到十七日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算过完元宵节。
    细查《红楼梦》中所写到的重要节日,唯有元宵节着墨最多,篇幅最长,这其中是否与“三春过后诸芳尽”有些关联呢?这就留给探佚学家们去“探”!

来源链接: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926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作者: 温岭   来自:中国民族报 2010-02-23


闲人居士 供图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事物纪原》中说,汉代两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除燃放灯火外,还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据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逢元宵灯节,城乡人们都要耍龙灯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舞狮子也是我国的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除了“舞龙”、“舞狮”外,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还喜欢扭秧歌。元宵节里还有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等习俗。

  在元宵节,我国民间还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