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今日冬至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汉语世界》老舍茶馆文化大讲堂冬至开讲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 18:46  新浪读书

  冬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过去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组织多国友人冬至在老舍茶馆追寻甲骨文的踪迹,品味美妙汉字,猜想中国祖先的智慧。

  中文的方块字有别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很多初学者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感觉很难。作为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并一直使用的象形文字,每一个汉字本身都蕴藏了独特的意义。如果能读懂其中的奥秘,将其还原成本来的图画,就会发现它原来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文字体系。

  此次“《汉语世界》老舍茶馆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了美国、德国、爱尔兰、俄罗斯等国家的朋友们,以“猜想中国祖先智慧”为主题,从中华文明的开端甲骨文入手,讲述它的发现历史、构造,以及甲骨文元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创意和运用,同时以轻松的气氛带动现场嘉宾一起讨论,邀请嘉宾共同猜想“目”、“梦”、“冬”等30多个甲骨文字的写法和来历,使这些外国朋友认识到汉字并不是抽象的横竖笔画,而是具象且美丽的生活画卷。同时活动现场还按照冬至的古老习俗共同解读“九九歌”,通过对甲骨文的初步讲述来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的王本顼教授和北京2008奥运官方电影项目组制片曾维范先生(曾先生也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共同主讲。

(编辑  一文)

TOP

冬至大如年

东方早报 2008-12-16 21:51:01  

文_小元   

  冬至,是我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各地气候都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因此,人们常把冬至作为寒冷时节到来的标志。
  
  冬至日为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白居易有诗曰:“十一月中长至夜。”(“长至”为冬至别称)这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尚书?尧典》称之为“日短”,正所谓“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一方面,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而在另一方面,过了冬至,太阳又开始地向北回归线转移,白昼慢慢加长,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又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意思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此后,阳气又慢慢地回升。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因此这一天是个吉日。冬至节在古代非常重要,人们甚至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清嘉录》中即道:“冬至大如年。”事实上,在殷周时期,的确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就相当于后来的春节,直至实施夏历方才让位,但仍然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并被称为“亚岁”。

  冬至?起居注
  从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患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且天冷也易冻伤。尤其是老年人,常常难以适应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气候状况,容易感到头昏、胸闷、恶心、全身关节疼痛,因此民间常说:“冬至是老人的一个关口。”每年冬至前后,医生们都会发出健康预警:注意保暖,慢性病人须认真服药,并密切注意身体出现的异常变化。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测血压
  在冬季,高血压病人必须坚持定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生活起居要注意保暖,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食不过饱,饮食清淡少盐,多吃水果、蔬菜。如有头晕目眩、手指发麻、动作不便、说话含糊不清等状况,必须及早就医,这常是中风的前驱症状。
  ▲冠心病病人要常备急救药
  冠心病病人要注意防治高血压,预防感冒,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要常备些急救药物在身边,如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平时可选服一些温补的中药,如人参、丹参、附子等,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避免心肌梗死,安度严冬。
  ▲肺气肿病人别滥用镇咳药
  肺气肿病人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伤风感冒,忌吸烟。中药中的人参、蛤蚁、白木耳、灵芝草、冬虫夏草、黄芪等有扶正补气的作用,可以选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会引起肺心病,这时病人可能有口唇发紫、下肢水肿的症状。肺心病病人有痰就要咯出,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痰液黏稠时,可用化痰药,但注意不要滥用镇咳药。如咳嗽加重或痰呈脓性,应及早适当加用抗生素。
  ▲肝硬化病人要当心呕血
  肝硬化病人在冬至期间呕血将大大增加病情加剧的危险性。为此,肝硬化病人应注意保暖,忌屏气、腹部肝区受压和受冲击,避免较重体力劳动,力戒情绪波动和大动肝火。禁止食用煎炸、过热烫嘴及刺激性食物。若突然头晕、心慌、出冷汗、手足凉、脉搏快,应警惕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若已呕血,则须镇定,立即卧床,注意保暖,并迅速送至医院。

  Tips日常起居保健措施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药物,控制病情发展,防患于未然。

  Points注意老人低体温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所谓“低体温”,即以35℃为界,低于此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所以在发病初期往往容易被忽视。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随机,体温降至30℃以下,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尤其要注意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TOP

民俗专家希望新苏州人也继承冬至时令文化  
(2008-12-17 16:53)  




旧俗冬至节吴地小辈要到长辈处“拜冬”。(资料图)



  名城网讯(记者  方言)再过三天又到一年一度的冬至夜了,在苏州缤纷多姿的节令习俗中,冬至夜是一个最具吴地特色的节令。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苏州人加盟苏州,苏州民俗专家沈建东说,地方特色浓郁的冬至夜习俗,不但要在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中代代传承下  
去,也希望在更多新苏州人中得到承继。

  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相传,周太王后裔泰伯、仲雍奔吴建立吴国后,也承继了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首,也就是今人俗称的“过年”,后虽改夏历,但冬至“过年”的旧俗一直流传至今。

  苏州城内最重冬至夜,有送冬至盘、拜冬、祭祖、吃冬至团圆夜饭、饮冬酿酒、吃冬至团子的习俗,故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冬至这一天,吴地小辈都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冬、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谚云:“冬至大如年。”徐士宏《吴中竹枝词》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苏州市民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必吃冬至团圆夜饭,饮冬至桂花冬酿酒,这一习俗亘古不变,一直流传至今。

  苏州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沈建东说,千百年来,苏州人将冬至节令习俗传承了下来,变成了最具苏州特色的节令,冬至习俗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苏州人的生活方式中。现在,苏州日益开放和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来到苏州,变成新苏州人。沈建东说,让新苏州人认识冬至习俗,融入苏州传统文化中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肖平编辑)

  
来源:新浪苏州频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冬至节宁波人过得温馨堪比西方人过圣诞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12月20日 08:19  


  冬至节老宁波人过得温馨、美满,有合家团圆、养生保健、祈福圆梦等丰富的内涵和活动,堪比西方人过圣诞

  “冬至大如年!”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也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宁波民间有“困觉要困冬至夜”的说法,意思是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宁波市文联副主席、民俗专家周静书表示,传统的冬至节有合家团圆、养生保健、祈福圆梦等丰富的内涵和活动,体现了温馨、美满的文化特色,有别于西方人过圣诞节的狂欢。

  吃在冬至节

  这几天,甬城各大超市的汤果(类似宁波汤团而没有馅的面粉圆子)、甜酒酿、桂花、年糕、番薯、馄饨等时令食品都卖得很好,这是因为不少老宁波人正在筹备着过冬至节。记者在象山老家的亲戚们也已早早地做好了年糕,送到宁波市区的亲朋好友家。

  家住孝闻街的史女士对记者说,按照宁波的老习俗,冬至早上,宁波人会煮番薯年糕羹吃。据说,吃番薯是取“翻身”的谐音意思,而年糕就意味着“年年高”。此外,汤果也是冬至必吃的食品。宁波人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话,汤果跟汤团类似,都取“团圆”、“圆满”的意思,只是汤果要小一些,里面没有馅。旧时各家以芦穄(草本植物,形似黍子)粉搓圆子,叫芦穄汤果。后来逐渐改为糯米粉圆子,有的加番薯粒,叫番薯汤果。一般先要供灶神,再全家一起吃。

  在宁波民间,冬至夜也要团聚宴饮,像除夕吃年夜饭,俗称“冬至小年夜”。在象山等地,家家户户还会在冬至前后做“冬至羹饭”,祭祀祖先。

  一般在冬至前,人们还要剪纸做男女衣服,送到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家里会邀请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睡在冬至夜

  冬至前夕,俗称“冬至夜”,旧时的冬至夜有很多忌讳。通常,出嫁女儿必须回夫家,长辈会嘱咐小孩子不要啼哭,大人也不再打骂小孩,不可摔坏东西,否则视为不吉利。

  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老宁波人有“嬉嬉夏至日,困困冬至夜”的说话。在睡前还要洗脚,意思是说养成晚上热水洗脚的好习惯,天冷不开裂,也祈求来年走得顺利。

  民谚“冬至前夜梦最灵”。此外,老宁波人觉得冬至夜的梦最美好,那夜比平常睡得早些,以祈好梦。冬至当天早晨,大家会相互传梦,长辈还会为小辈们“圆梦”。

  “冬至节的‘圆梦’习俗,跟西方圣诞节孩子放袜筒等圣诞老人爬烟囱来送礼物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宁波市文联副主席、民俗专家周静书表示,冬至节与西方圣诞节时间相近,但两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西方人过节喜欢以狂欢来庆祝,而我们中国人因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更喜欢以一种温馨、安详的方式过节日。

  宁波传统的冬至节融入了温馨的生活气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还包含了中国人的不少养生保健智慧,如倡导冬天早睡、睡眠充足、睡前泡脚等健康的生活习惯。

  冬至节之后,进入“数九寒天”,天气越来越冷。市民要注意修身养性,可以吃些补药、服点补品,以提高身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TOP

冬至 各地都吃什么?(图)  

新华网 2008年12月20日 14:12:51  来源:东方早报  


冬至 各地都吃什么?   资料图片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更好地发挥食材、药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不同体质 不同食物

    宜于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 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

    ◇滋补 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蜇、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温补 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除了注意食物的选用外,还须注意烹制技法:滋补食品,宜清炖、清蒸或煨汤,口味清淡;温补食品,宜红烧或酱卤,口味浓重;平补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则以平和为主。

    节令食品 各地有异

    民间有谚曰:“冬至进补,春天打虎。”全国各地的冬至节令食品,无论是北方的饺子、馄饨,还是南方的汤圆、赤豆粥,一多半都与数九寒天里的食补有关。

    1.饺子

    传说中,河南名医张仲景因记挂穷乡亲们,冬至那天,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向穷人舍“祛寒娇耳汤”(“娇耳”即现在的饺子),使人吃了以后只觉浑身温暖,两耳发热。

    Tips 祛寒娇耳汤

    做法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每人一大碗汤,两双娇耳。

    2.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

    3.汤圆

    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4.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5.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一家人团团圆圆,过这个历史悠久的“亚岁”节。

TOP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2008-12-21  来源: 南阳日报-南阳新闻网 www.nydaily.com.cn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南阳日报社会早刊图文版

TOP

冬至受冷落圣诞比较火

记者 隋冠卓  

辽宁新闻网 2008-12-22 09:07:58  来源: 辽沈晚报


  民俗说“冬至大如年”,昨天正是冬至,不过整个沈阳城飘荡的却更多的是圣诞老人的气息……“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古代民俗里,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比如祭祖扫墓等,北方人习惯在这天吃饺子、吃馄饨,南方人喝红豆粥、吃汤圆等等。 ”民俗学家乌丙安表示。

  但是,上午11时,太原街沃尔玛超市的三楼,超市二楼速冻饺子的柜台前相较于圣诞物品展台显得人气不是很旺,一楼的鲜肉柜台前也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在买饺子馅,“人都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过来买点肉馅自己回家包。孩子们现在都过什么圣诞去了,也不过咱这节了。 ”郑成梅大娘表示。

  下午3时,铁西广场附近的商场里人头攒动,圣诞礼品柜台前人头攒动,营业员脑袋上戴着圣诞老人的帽子。

  晚6时,铁西区建设大路兴工街附近的饭店人不少,很多门窗上贴着圣诞老人。“专门来吃饺子的还是少。”一家饭店的老板表示。

  晚6时,甘露饺子馆里就餐的人不少,“天这么冷,要不是因为我们是老字号,都不能上这么多的人!但预订圣诞节那天晚宴的顾客已经很多了。”甘露饺子的一名服务生表示。

  对此,民俗学家齐守成说,“其实近几年来传统文化还是在回归,尤其是国家把清明等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日后。但北方的冬天本来就冷,所以冬至这个节日在北方就不如南方受重视。它比不过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圣诞节就不奇怪了。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