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试点苏州
2008年10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
本报讯(记者陈风彩)为掌握语言国情,加快普通话推广和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抢救保存衰危语言及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日前,数据库建设的试点工作在江苏省苏州市启动。本月起,在国家语委指导、江苏省语委组织下,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分别组织专家团队,在苏州城区和常熟市、昆山市三个采录点,开展采录工作。
江苏语言资源丰富,境内既有吴方言,又有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南北方言的省份。数据库建设工作科学性强、涉及面广,此次试点工作的有效进行,可为全国的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据悉,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有声”为特点,实地采集真实语音并建立真实语音及其转写文本的语料库。建库工作将依照统一规范,采集当代中国的汉语方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有声资料,采集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的有声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并保存,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和有效地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