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京剧行当浅识

京剧行当浅识

京剧行当浅识


                                   山人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的悲喜剧,二是古印度的梵剧,三是中国的戏曲。三大戏剧,只有中国的戏曲流传下来。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舞蹈,到西周末年出现了由贵族豢养的娱乐艺人“优”,春秋时楚国就有优孟。汉代盛行百戏,此时角抵戏出现,角抵戏的竞技表演成分发展为后来的杂技。唐代参军戏流行,并有了女演员的加入。唐玄宗李隆基设置“梨园”,培养艺人,成为梨园之祖。两宋时出现了杂剧,在演员方面也出现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等角色分工。金朝延续了宋杂剧,出现了“院本”,演员多为娼妓,此时成型并发展了“科”(表演动作)和“白”(人物对话)。元朝时,杂剧家辈出,优秀作品不断问世,音乐体系也更趋完善,角色分工则更加细密,除正末(生)和正旦为主要人物外,其他行当达二十五六个之多。此时南戏在南方也得到快速发展,与北曲杂剧相鼎立,角色分工也比杂剧简单,只有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到了明代,宋元南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传奇。明传奇因地域、声腔的不同,又形成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从明嘉靖年间到清康熙末年一百五十年间,弋阳腔广为流传,形成了多个地方剧种,昆山腔则发展为昆曲,北方则形成了弦索腔(柳子戏)、梆子腔、皮黄腔等。清代,地方戏曲大兴,梆子腔和皮黄腔,改曲牌体为板腔体,成为当时中国重要戏曲形式。


    从康熙到道光的一百五十年间内,中国戏曲形成了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皮黄五大声腔为主的几十种地方戏曲并存的局面。京剧正是此时产生,受到清廷重视,并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剧。


    京剧雏形源于乾隆时期的徽班进京。徽班以演唱徽戏(徽调)为主,源于安徽徽州,与汉戏(汉调)同用皮黄腔。清代扬州成为徽班的演出中心,此时,徽班不在单唱徽调,而是昆乱不挡、花雅同台。乾隆南巡,江南各地不同的声腔戏班集于扬州,徽班受到乾隆赏识。1790年,乾隆为庆祝八十大寿,征召戏班进京演出,高朗亭带领“三庆班”到京,成为第一个进京的徽班。高朗亭工旦行,为“三庆班”班主三十余年,在北京一炮打红,消息传回安徽,诸多徽班便纷纷北上,其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影响较大,与“三庆班”齐名,称为“四大徽班”。


    徽班以前使用安徽方言,到京后改革字音唱腔,创造京白,改造韵白,奠定了京剧形成的基础。


    在徽班进京40年后,湖北的汉戏(汉调)也进入北京。由于汉调与徽调同源于弋阳腔,共用皮黄,音乐、语言、风格相似,所以汉戏班到京后加入了徽班,共同演出。徽汉合一,使皮黄合流,板腔完备,而徽戏以演旦角戏为主,汉戏则主演历史戏,以生行为重,两剧结合,使行当更加趋于完善。徽汉进京后,在自身改革的基础上,又受到昆曲(北昆)、京腔(弋阳高腔)、秦腔(京梆)的影响,并保留湖广音、上口字,不断发展,于1851—1861年十年间,成熟的出现在了北京的戏曲舞台上,至此,完全成为一个新剧种——京剧。1876年,《申报》刊登文章,正式出现“京剧”一词。


    京剧形成后,随着京剧的发展,京剧行当(即人物角色)也不断丰富完善。


    行当萌芽于唐朝的“参军戏”,当时只有两个角色:参军和苍鹘。后来参军演变为宋杂剧的副净,苍鹘则演变为副末,两行当为主要角色。元杂剧时期,出现了正末和正旦,旦、末成为舞台主要人物,副末和副净居于次要地位。南戏时,改变了一人主唱的局面,生、旦可同台演唱,其他人物可联唱、轮唱或合唱,人物分工上,与近代京剧相同。


    在徽戏中,有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个行当,汉戏又增加了杂行,为十行当。京剧草创时期,发展成了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个行当。后来末、外归入生行,副分别归入净和丑行,形成了七行,即七行七科,后又简略到生、旦、净、末、丑五行,后末行规入生行,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行


    京剧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为男性,最早出现于宋元南戏,与元杂剧中的正末相近。生行分类: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忠厚、正直、庄重的正面人物,真嗓演唱,重唱功,说韵白,动作造型严肃、端庄,因挂髯口(胡须),又称须生。根据人物的不同年龄,把髯口分为三种颜色:黑色、灰白色、白色,即黑髯生、灰髯生、白髯生。


    黑髯生有:《坐宫》中的杨延辉,《甘露寺》的刘备


    灰髯生有:《苏武牧羊》的苏武,《凤还巢》的程浦


    白髯生有:《甘露寺》的乔玄,《铡美案》的王延龄


    老生还有唱功老生(安工老生)和做工老生之分,唱功老生以唱为主,动作稳重、安详,多扮演帝王、官员、书生一类,如《捉放曹》的陈宫、《上天台》的刘秀;做工老生重唱又注重表演,唱念并重,如《四进士》的宋士杰、《徐策跑城》的徐策。


    红生:主要因扮演关羽而得名,红生表演要求凝重、简练,以表现威严神气。


    二路老生:即末行,扮演次要人物,如《文昭关》的东皋公、皇甫讷。


    小生:一般扮演20~3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不挂胡子,衣服颜色比较鲜亮,说韵白,真假嗓并用,表演要求风流、潇洒。小生分类:文小生、武小生


    文小生又分:


    扇子生:手持折扇,扮演儒雅、潇洒的青年书生。《梁祝》的梁山伯、《拾玉镯》的傅朋。


    翎子生:帽盔上插两根雉尾得名,表示武将身份和勇猛的性格,一般为年轻漂亮、英姿勃发的将领。如《群英会》的周瑜、《小宴》的吕布。


    穷生:扮演穷困潦倒的书生,一般穿富贵衣(即在黑色衣服上钉若干彩色补丁)。富贵衣又隐喻将来必定发达,发达后必变心,或嫌贫爱富、或忘恩负义,先穷后富且变坏的人才穿富贵衣。如《豆汁记》的莫稽。


    纱帽生:扮演春风得意的年轻官员,因戴乌纱帽而得名。如《玉堂春》的王金龙。


    武小生:扮演武功极好的青少年英雄。如《岳家庄》的岳云、《八大锤》的陆文龙。


    武生:一般扮演武艺高强的将军、元帅,以年轻人为主,多数武生不挂胡子(挂胡子为武老生),使用真嗓,说韵白。如《秦琼观阵》的秦琼。武生分类:靠把武生、短打武生


    靠把武生:穿靠、拿刀枪把子,讲究身段、工架。靠为武将的戎服,背后四面三角小旗,穿厚底靴。如《长坂坡》的赵云、《挑滑车》的高宠、《战马超》的马超。


    短打武生:穿短衣短裤、薄底靴,紧身打扮,表演讲究翻扑跌打,突出人物矫健勇猛。《三岔口》的仁堂惠、《十字坡》的武松。猴戏中的孙悟空亦归短打武生类。


    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头戴孩儿发,真嗓说、唱。如《三娘教子》的薛依哥。


旦行


    京剧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唯一表示女性人物的行当。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古写作“妲”,宋杂剧称“装旦”或“引戏”。宋元南戏中,旦泛指女主角。元杂剧中,主唱者称正旦,昆山腔时,形成正旦、小旦、贴但、老旦四个支系,后梆子、皮黄又分为老旦、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彩旦七个支系。后京剧与此似,有老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彩旦六大类。


    老旦:一般扮演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即老太太,头发花白或全白,真嗓重唱功,服装颜色较深沉、单一,以显庄重,说韵白。如《杨门女将》的佘太君、《甘露寺》的吴国太。做工老旦有《对花枪》的姜桂芝。


    正旦:旦中正角,主要扮演20~40岁左右的性格温和、举止端庄的女性,以正剧和悲剧人物为主,因饰演悲剧人物和穷人时,常穿黑衣,黑色古称“青”,故又叫“青衣”。正旦动作造型要求庄重、大方,用假嗓,说韵白,唱、念、做并重,尤重唱功。如《铡美案》的秦香莲、《断桥》的白素贞、《贵妃醉酒》的杨贵妃。


    花旦:一般扮演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的青年、中年女性,京剧中常为小家碧玉、丫环等小人物,又叫小旦,服饰色彩艳丽、花型活泼,穿短衣裙裤,动作娇憨活泼,用假嗓,说京白,重做工。旧时花旦需跷功,现多废除。如《卖水》的梅香、《红娘》中的红娘。


    闺门旦:与花旦近似,主演向往追求爱情的青春少女、小家碧玉,用假嗓,但说韵白。如《红娘》中的崔莺莺、《凤还巢》的程雪娥。


    武旦:以武打为主的旦角,重翻扑跌打,体现人物矫健骁勇。武旦还有一种类型叫刀马旦,重身段工架,动作妩媚、刚劲,已神情体现人物气质。旧时武旦需踩跷,刀马旦则不用。武旦和刀马旦都用假嗓演唱,多说韵白。武旦如《断桥》的小青、《十字坡》的孙二娘,刀马旦如《穆柯寨》的穆桂英、《扈家庄》的扈三娘。


    彩旦:又称丑旦、丑婆子、彩婆子。扮演幽默、滑稽或凶狠的女性人物。彩旦化妆、表演极为夸张,浓妆艳抹,真嗓演唱,说京白。有《拾玉镯》的刘媒婆、《铁弓缘》的茶婆。


净行


    俗称花脸,主要表现性格豪放、粗鲁、刚烈、忠直或者奸诈的男性,化装夸张,勾勒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脸谱,发声浑厚、高亮,胸部和脑后音共鸣,动作造型刚强有力。净行可追溯到唐代参军戏,元杂剧时出现 “净”的名称并成为一个新的行当。明传奇是净行艺术得以升华,到昆山腔时,净行基本规范,形成了大面(大花脸,正剧人物)、二面(又叫副净,俗称二花脸,以演喜剧人物为主)、三面(即丑,又称三花脸,扮演幽默滑稽角色)三个行当。京剧形成后,净行艺术进一步提炼、规范,角色确定为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


    大花脸:以唱为主,说韵白,勾脸谱,多演朝廷重臣、元帅、大将等人物。大花脸中两个人物经常出现,一个是徐延昭,一个是包公,徐延昭怀抱铜锤,因此叫“铜锤花脸”,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啊,勾黑脸,又叫“黑头”。铜锤和黑头都重唱功,后成为大花脸的别称。大花脸有《二进宫》的徐延昭、《铡美案》的包拯、《上天台》的姚期。


    二花脸:又叫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工架。架子花脸一般说韵白,主要表现身份较高但性格幽默的人物和草莽英雄、绿林好汉,如《九江口》的张定边、《盗御马》的窦尔墩、《李逵探母》的李逵。还有一类奸雄人物,勾白脸,说韵白,重表演,一般为奸臣,如《群英会》的曹操。


    武花脸:二花脸的分支,又叫武二花,以武打为主,很少开口说话。武花脸一类以把子(兵器)开打为主,如《金沙滩》的杨七郎,一类以翻扑跌打为主,如《演火棍》的焦赞。


丑行


    喜剧角色,用白色在鼻梁眼窝处勾画脸谱,俗称小花脸,又叫三花脸。从古代优,到唐参军戏,再到宋杂剧、元杂剧,都有丑的影子,南戏时,才正式确立丑这一行当。京剧的丑行分为文丑、武丑。文丑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茶衣丑和老丑。


袍带丑:扮演头戴官帽、身穿官服的小官或贵族,多说京白。如《贵妃醉酒》的高力士、《春草闯堂》的胡知府。


    方巾丑:扮演有文化但有些迂腐的书吏、秀才、谋士等。因带的帽子叫方巾而得名,常穿褶子,基本说韵白。如《群英会》的蒋干、《乌龙院》的张文远。


    茶衣丑:社会地位较低的茶馆伙计、船夫等,多说京白。茶衣是京剧里下层劳动人民穿用的衣服,为素色。有《武松打虎》中的酒保。


    老丑:一般扮演心地善良、性格幽默的老人,多为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说京白。如《女起解》的崇公道、《乌盆记》的张别古。


    武丑:一般扮演动作敏捷、机警幽默的人物,俗称开口跳(武功好,念白吐字清晰,语调流利)。如《三岔口》的刘利华、《挡马》中的焦光谱。


    丑行居四大行当之末,但艺术职能要求最高,除会演唱京剧所有声腔外,还要会其他戏曲声腔曲调,并要求会方言、特技(矮子步、吃火等),特殊身份者(和尚、道士等)也由丑行装扮,丑行不穿厚底靴。


其他行当


    在早期京剧的组织形式中,根据角色和分工不同,有七行七科。除生行、旦行、净行、丑行四大行当外,还有武行、流行、上下手三行,这七行指登台演出的演员。七科则指为演出服务的后台人员,包括音乐科、经励科、剧通科、剧装科、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


    武行:旧时戏班,为了行动方便和节约开支,尽量减少演出人员,所以武打戏中翻破跌打的演员,一般都临时约请,演完即去,于是出现了以武打为生的固定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演员即是武行演员。后来个戏班培养自己的武行演员,一些做科学戏的学生便担任此行。


    流行:又名龙套,主要扮演士兵、庄丁等群众演员,以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并体现时空超越目的。龙套一般由四个演员组成一个演出单位,叫“一堂”,八人则叫“两堂”,依此类推。龙套队形有几十种,每种队形都有完整的、严格的艺术表演规范和程序,且各有名称和表现内容含义,如果不熟悉队形,有一个跑错,则全台乱套。所以学生进戏班后,不论学什么行当,必先从龙套开始。京剧舞台上的龙套都是以双数出现,并以对称形式排列队形。


    上下手:旧时称筋头人,即翻筋头的人,但不同于武行,武行扮演武打戏中不重要的军事将领,且不分敌我,而上下手扮演武打戏中的士兵,且分敌我双方,凡是代表政府一方或剧作者认为正确的一方将领所率的士兵,都是上手,反政府一方或剧作者认为不正确的一方将领所率的士兵,都是下手。三国戏中,刘备的士兵就是上手,曹操的士兵就是下手。另外舞台上的动物,凡表演大的动物的演员都称上手,小的动物则称下手。


武行和上下手,现在都已消亡,而所体现的职能也归入龙套,角色由所在演出单位的演员担任。


    七科:京剧团体中非演员部分的七类人员。京剧发展至今,七科布局已发生很大变化。


    音乐科:即乐队,又称场面,一般由八九个人组成,按照乐器不同,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队,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称为“文场四大件”;武场指打击乐队,包括鼓板(其实是两种乐器单皮鼓和檀板,由一人即鼓师操掌)、大锣、小锣、铙钹,称为“武场四大件”。文场和武场组成京剧乐队,合成“文武场”。


    剧通科:又叫捡场人,工作范围大致为打台帘、搬桌椅等。要求必须熟悉每一出戏演员的上下场,熟悉锣鼓、音乐的节奏,演员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下场,在上场门和下场门适时打开帘子。并且必须熟知桌椅在舞台中的摆设所代表的场景和环境。此科要求对剧目和演出样样精通。


    剧装科:即管理戏箱的人。京剧戏箱按服装种类分为大衣箱(装蟒、帔、褶等文戏或文职人物的衣服)、二衣箱(装靠、铠等武戏或武将所用的衣服)、三衣箱(装彩裤、水衣、胖袄等内衣)。此科的人,必须熟悉什么戏什么人物穿什么衣服,而且还要能说出根据。


    盔箱科:管理演员们头上带的帽子(盔或盔头)的人,另外还要负责为演员特别是武戏演员勒头。


    容装科:单角演员的面部化妆,一般自己做,但头部化妆非常复杂,自己很难完成,需容装科完成。旦角头部化妆有两部分:一是贴片子,二是包头。头型分两种:古装头、大头。大头是京剧旦角的传统头型,如《铡美案》中秦香莲的头型,《断桥》中白素珍的头型;古装头由梅兰芳先生创立,如《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头型,《红娘》中红娘和莺莺的头型。两种头型都是用头发做成网套对头部进行再装饰,然后在头上戴上花和各种头饰。目前京剧中的容装科已改称为化妆师。


    经励科:指经办戏班各项事务的人。一是管理戏班、剧场及社会各方面的事务性往来,包括工资、远处时间、演出剧目等;一是查堂,负责清点观众席人数,因为以前戏班在茶园或戏院演出,茶园或戏院的收入与戏班分层,防止戏院少报人数,戏班清点人数,以避免茶园或戏院作弊;三是熟悉官场和势力群体方面的社交人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剧场的正规化,经励科已经消失。


    交通科:亦名催戏,以前,演员到了该化妆的时间而未到剧场,就要派专人到演员家催促。这是京剧早期的一个科,随着京剧演出的日益正规和演出团体的固定,此科消亡。



[ 本帖最后由 山人小卧龙 于 2010-5-30 16:1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