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年会讨论】论文提要与作者简介

孙正国: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口头叙事媒介

由于口头叙事媒介与人类的原初生存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口头叙事媒介的本质问题。文化人类学观念中,口头叙事媒介参与建构了神话、史诗等重大文化体裁。因此,口头叙事媒介的人类学讨论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传播媒介的维度,口头叙事媒介呈现出立体性与弱主体性,媒介的工具意义在此获得主体的隐含身份。首先,口头叙事媒介具有立体性(Multi-dimensionality)。口头叙事媒介以声音媒质为基础,以姿态、动作、环境等多种富有文化寓意的媒介元素为辅助,构成其立体性特征。其次,口头叙事媒介具有“弱主体性”(weak-subjectivity)。口头叙事媒介由于是突显在人自身之中的一种媒介,因而具有了人的主体性的某种边缘的、延伸的性质,即“弱主体性”。
二是艺术媒介的维度,口头叙事媒介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人生的仪式性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特性,同时,口头叙事媒介与人类艺术的起源具有互为性关系。口头叙事媒介的艺术表达具有鲜明的人类学特性。从艺术媒介的角度讲,口头叙事媒介没有分离出纯粹的艺术媒介功能,但在传承和创作口头作品时,口语特质、讲述活动的艺术整体性以及隐在的表演性,寓于口头传统之中,成为文化传统的艺术表达形态和艺术风格。
口头叙事媒介的艺术表达总是以日常生活与民俗仪式为其语境的。在日常交流的氛围里融入生活,口头叙事媒介的艺术品格附着在日常交往的事件处理和情感沟通之中。口头叙事媒介不像技术媒介那样,有着独立的艺术形态,它更主要的仍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但由于其贯穿了审美的题材和摹仿的语言,生动地、灵敏地以修辞的态度激发着日常生活的内涵,以跳跃的机智展现生活的丰富和情思,因此,口头叙事媒介的主体性意味得到绽放,它的艺术能力得到呈示,进而其艺术媒介的身份得以确认。

【作者简介】孙正国,1972年生,土家族,湖北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TOP

唐月霞:

文化消费时代节日类短信的民俗内涵和作用

在电子媒介时代,民俗传承面临种种挑战。于是,在文化消费背景下,传统民俗与电子媒介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短信就是其中一种。短信,尤其是节日类短信,作为文化消费方式的一种载体,在电子时代为传统民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论文对节日类短信中的节日进行分类,分为传统岁时节日类短信、新兴纪念节日类短信和外来节日类短信,根据各自特点,分别表现了传统民俗传播方式的改变、民俗传播心理的变化和节日文化的扩展三个方面的民俗内涵,同时通过列举各种具体的节日短信,体现短信在电子媒介时代所承载的民俗内涵。此外,节日类短信在电子民俗时代中,为节日产生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年轻群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将狂欢心理和娱乐方式融为一体,通过大量的转发短信,赋予了节日文化新的民俗内涵和时代意义,比如光棍节和“中国情人节”。但是,通过短信消费来传播节日民俗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节日的文化内涵简单化、虚无化,节日本身的内容和活动无法通过几十字的短信立体呈现在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日的长期、深入发展。

【作者简介】唐月霞,已考上浙江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生,中国民俗学论坛志愿者团队唐小样。

TOP

田兆元:

民俗文献类文物的价值研究

民俗文物逐渐得到学界与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类民俗文物,轻视非物质类民俗文物的倾向,而民俗文献尤不得重视。民俗文献类文物文化含量高,但容易流失,亟需保护。民俗文献类文物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记载民俗活动的文献,二是承担民俗功能的文献。承担民俗功能的民俗文献之帖式,体现出地方性,文化专题的集成性,同时,由于这些帖式为仪式专家持有,帖式本身的民俗仪式功能与民俗资源载体的功能集合在一起,具有超出一般民俗文物文化含量的特性。

【作者简介】田兆元,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所长,民俗学博士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神话学,民俗理论,民俗文化资源与应用等。

TOP

王柏中:

触变与持守:越南瑶族的黑齿习俗
——基于越南老街省保胜县田野调查的探讨

漆染牙齿是人类一种古老的体饰文化,历史上曾在亚太地区广泛存在。瑶族本无漆齿习俗,但有的支系——如越南保胜的白裤瑶(贺瑶),却在与越濮族系的黑齿民族接触中所濡染;受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越南社会不再“以黑为美”,瑶族黑齿习俗也随之变迁。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与相对保守的族群文化,使其成为这一习俗的最后持守者。从本质上看,越南瑶族对黑齿习俗的习得、持守或放弃,均是他们基于生活需要因应环境与社会变迁的文化策略。

【作者简介】王柏中,男,1966年生,辽宁省调兵山市人,中国古代史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历史学一级学科及专门史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TOP

王海娜:

大理白族取名字习俗探析——以双廊镇大建旁村为例

云南大理地区是白族的聚居地。双廊镇大建旁村是大理典型的白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取名字习俗。
白族人的名字一般有两种,即乳名和学名。孩子在入学以前,一般只有乳名。乳名是没有姓的,由家里的男性长辈来取,不作正式名字使用。待孩子长大要进学校读书时,还要给小孩取一个学名,一般人家就请学校老师代取。与乳名不同,学名通常在正式场合使用,如入族谱、入官方典册、签订契约合同都要用学名。现在,越来越多的白族孩子乳名与学名相重。
夫妻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要举行取名字仪式,即由家族中的男性长辈给孩子取乳名。取乳名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中同辈孩子乳名严格带有同一个字,这个特定的字可以根据长辈爱好而定,也可以根据族谱而定;第二种是孩子的乳名由父母随性而取。取名字仪式一般在小孩满月的时候举行,但由于各家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差异,村里给孩子举行取名字仪式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或者提早,或者推迟。一家如果生几个孩子,那么只给最大的孩子办取名字,不分男女。
取名字仪式的程序包括贴对联、拜本主、宴请宾客、赐名字等,体现白族人尊老爱幼的文化精髓,成为区分血缘关系的标志,起到维护乡村宗族社会秩序的功能。

【作者简介】王海娜,女,辽宁盘锦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10级博士研究生,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TOP

王均霞:

中国女性民俗研究述略摘要

某种程度上说,女性民俗研究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上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隐秘的存在,然而,它在学术脉络里的发展状态实际上又是较为连续的。从中国现代民俗学诞生以来,女性民俗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与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发轫期(1910s~1940s)。该时期的女性民俗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研究范式:1.对女性民俗文化的考据与描述;2.对女性民俗资料的田野搜集与整理;3.对女性民俗文化的民族志书写。这三种研究范式均深受当时妇女解放运动思潮的影响;二、服务于政治的改编期(1940s~1970s)。这一时期的女性民俗研究同政治有紧密联系;三、女性民俗研究的成型期(1980s~1990s)。该时期的女性民俗研究日趋成型,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1. 对女性民俗事象的纵向分析与描述;2. 在父权制的框架下,采用二元对立的分析视角探讨女性的权力、地位及主体性等;四、女性民俗研究的发展期(2000~今)。这一时期的女性民俗研究在延续上一时期的研究路径的同时,深受后现代主义女性思潮的影响,尝试将女性放置于具体情境中进行研究,突出女性经验及女性群体的差异性。

【作者简介】王均霞,女,山东莒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讲师。

TOP

王明远:

枣庄地区“仁兄弟”现象的调查和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涝坡村为例

盟兄弟与拜干亲、结干姊妹被人类学家统称为拟亲属,拟亲属是民间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枣庄地区的“仁兄弟”就是这种拟亲属中盟兄弟的典型代表,它与广西“结老同”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同行业或同乡草根组织;烧香、磕头、滴血、换帖仪式;人数的讲究,“拜七不拜八,拜八死全家”,或者更多;红白喜事的来往;困难的互助等。目前,枣庄的“仁兄弟”结拜正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状态,仪式简化,人数众多,范围扩大,本文就以枣庄市市中区涝坡村为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的十几个案例,结合仁兄弟周年纪念照、礼簿、帖书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王明远,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硕士毕业生,现任职于山东省枣庄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文化、社会调查等课程。

TOP

王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保护工作的思考——以威海地区为例

从2005年中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非遗”已走过了7个年头,经历了7年的发展,“非遗”热的温度越来越高,“非遗”动辄被提及,关于“非遗”的活动是越来越多,各级“非遗”名录体系也不断在庞大,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繁荣的背后是非遗保护工作中所充满的艰辛与无奈。本文将通过笔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切身经历,展示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非遗保护工作如何良性发展作出探讨。

【作者简介】王娜,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2007级硕士,现在山东省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TOP

王素珍:

汉代民俗学研究——概念的提出及研究的再思考

汉代,我国学者不仅关注风俗民情,并将“风俗”作为政治、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汉代形成的丰富的风俗观对当世及其后的社会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民俗学”概念的提出及汉代民俗学研究的开展具有学科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自汉代开始,中国民俗学的学术传统基本定型,特别是民俗学“经世致用”、“政治伦理”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传统日渐清晰。这一学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现代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王素珍,女,湖南娄底人,汉族,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

TOP

王天鹏:

生男偏好与固守孝道:客家生育实践的地方性知识阐释
——以江西赣南白鹭古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汉族人的生育观念中具有强烈的男性偏好心理,客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族群也不例外。根据在白鹭古村的调查发现,客家人具有诸多关于男性偏好的故事。据分析,男性偏好的形成具有香火观念、族人歧视、社会性别、高死亡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孝道思想的根深蒂固是生男偏好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王天鹏,江苏沛县人。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2004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201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现为赣南师范学院民俗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区域社会、历史人类学。

TOP

苏日娜 王烜:

北京市蒙古族日常饮食现状研究

口味,是地域文化中最有趣味的代表;饮食习惯,是一个民族隐含在骨髓和血脉中的印记。饮食文化饱含着民族认同与凝聚力,是重要的民族基因。蒙古族饮食文化具有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根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应而生的,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关注蒙古族来到北京后其传统的饮食文化发生的变化,从前的饮食结构如何改变并不断进行新的适应和调试,以及由这种变化引发的诸多现象等等,根本落脚点在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保护上。本文将北京市蒙古族分为定居人口与流动人口两大类人群进行研究,针对这两类人群分别制定了不同的问卷进行SPSS分析,推理出这两类人群不同的饮食结构,概括出定居人口早餐基本保留传统饮食习惯、“从老家带”是获取传统食品的主要途径、传统饮食制作程序简化、饮食习惯呈“代际差异”、保留传统时地域差异明显等特点,以及流动人口蒙餐市场倾向严重,携带或购买传统即食小吃或“去蒙餐厅”成为进食传统食品的主要途径等特点。

【作者简介】苏日娜,女,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王烜,女,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TOP

吴新锋:

奉献与乡愁——稳定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兵团民间文学

兵团民间文学 是中华民间文学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崭新成员,它具有典型的移民民间文学的特性,又镌刻下那段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民间心灵记忆。学界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间文学的关注和研究非常有限,对兵团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相关理论问题更鲜有论述。本文希望把兵团民间文学置于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社会历史变迁中,通过对兵团民间文学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的阐释,来梳理兵团民间文学的概念、内容分类和特征;理清兵团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是一种多元文化建构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散居移民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问题。

【作者简介】吴新锋(1982-),男,山东临沂人,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

TOP

薛洁 韩慧萍:

非遗保护中关于家庭教育传承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护,这三大教育构成了非遗的教育保护体系,其中家庭教育传承是最基本、基础的教育保护。本文针对当前非遗保护的家庭教育传承现状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提出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目的是要关注和发挥家庭教育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一、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教育传承现状分析
1.家庭结构的调整变化,使非遗家庭教育的传承土壤明显缩微
2.学校教育的集中作用,使非遗家庭教育的传承机缘大为削减
3.现代生活的丰富多样,使非遗家庭教育的传承环境受到影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庭教育保护的若干思考
1.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赋予传承人相应的权利
2.传承人应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履行教育传承义务  
3.充分利用民俗节庆契机,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教育传承
4.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教育保护
三、结语

【作者简介】薛洁:新疆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导,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兵团民协副主席;主要从事民族学与民俗学、非遗保护的教学与研究。韩慧萍,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宗教问题研究。

TOP

杨利慧:

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语境研究逐渐成为中国民俗学的主导性研究范式。本文以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的田野研究为基础,对语境的效度与限度进行了细致考察,发现语境在形塑神话文本、规定神话讲述场合、确立讲述人与听众的构成及其规模、决定神话的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语境对神话传统的影响具有一定限度:神话的核心母题及其母题链的组合、类型和基本内容,往往呈现出强大的稳定性。就此而言,语境视角未能深入触及口头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根本内核,因而具有局限性。对此,作者倡导“综合研究法”。

【作者简介】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神话与神话学》、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合著)、《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合著)等多部专著。主要研究领域为神话学、民俗学基础理论、田野作业与民族志。

TOP

杨书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工作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具体负责。在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实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区域遭遇到行政区域的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遭到篡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存村落面临着拆迁的境遇;一些项目的征集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能起到一点帮助。

【作者简介】杨书娟,2011年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传统图形与图案研究专业,现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馆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