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伊协副会长:中国穆斯林没有必要盲目效仿别国着装

伊协副会长:中国穆斯林没有必要盲目效仿别国着装

作者:陈芳
凤凰网·凤凰时局观  2015-06-18 第071期

专访伊协副会长:穆斯林强调宗教功修与道德品行并重


文/凤凰网主笔陈芳

      国内外暴力恐怖案件频发、极端思想抬头,往往打着“圣战殉教上天堂”、“纯净伊斯兰教”的名义,由此,让同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遭遇被贴标签的尴尬境地。伊斯兰教真正的教义教规是什么?5月29日,凤凰网独家专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
      阿地里江强调,不能把不完美的人的某些行为与伊斯兰教挂钩,一些极端分子歪曲解读伊斯兰教教义,蛊惑年轻人参加“圣战”,强调“圣战可以进天堂”,实际上这是一种洗脑,回避伊斯兰教正确的教义,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阿地里江告诉凤凰网,伊斯兰教提倡和平,强调中道思想、仁爱精神、和睦共处,核心理念是人类同根同源,“哪怕你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或者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认识、互相欣赏”。因此,就不存在我是一个信仰群体,就要跟其他群体划分开来形成一个小集团,这不符合伊斯兰精神。
      伊斯兰教不仅注重个人宗教功修,亦强调道德品行,强调二者要保持一致。阿地里江指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部分穆斯林过多强调自己的宗教功修,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对人类的爱的精神。他强调,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要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把信仰只局限在自己的个人功修中,也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做好本身的主命功课,也要完美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穆斯林”。
      作为穆斯林,从宗教层面,要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从法律层面,每一位穆斯林都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作为一个完美的穆斯林,不仅仅要遵循教规,还要遵守国法;不仅仅要有教民意识,也要有公民意识”,阿地里江说。
      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出现的极端思想,在他看来,就是因为一些人对经文或是错误理解、或是愤怒理解、或是带着仇恨情绪理解,完全违背了伊斯兰教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阿地里江强调,做好解经工作非常重要,“经典要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读,才能够正确做好穆斯林的引导工作”。

以下为凤凰网主笔陈芳对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实录:

哈乃斐派强调理性适合非穆斯林国家

      凤凰网:中国穆斯林遵循的主要是哈乃斐教法学派,该派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穆斯林会遵循该教法学派?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中国目前有2300万穆斯林,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个少数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穆斯林在宗教功修和社会生活中遵循的就是哈乃斐教法学派。
      哈乃斐教法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其逻辑性比较强,思维敏捷,表达清晰,善于推理。哈乃斐教法学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理性做推理,对新生事物、对新情况、新问题,可以依据《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做出推理和判断,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要求。这一点比较适合非穆斯林国家,使穆斯林在遵循宗教功修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比较理性、宽容、和谐。
      世界上50%以上穆斯林都遵循哈乃斐学派做法,特别是我们的邻里国家,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亚五国等也都遵循哈乃斐学派。

好的穆斯林不仅要完成宗教功修还要完美道德品行

      凤凰网: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结合,完成了中国化过程,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有没有类似的特点?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适应了当地的发展过程。伊斯兰教本身就有能够适应不同社会的特点。中国穆斯林历来就有倡导和平、实现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穆斯林在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忠于自己的信仰,实践教义教规的要求,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顺从执政者的思想、讲求孝道的道德观念,与伊斯兰教所提倡的和平、顺从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穆斯林源远流长的爱国爱教传统。
      作为穆斯林,从宗教层面,要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从法律层面,每一位穆斯林都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做一个热爱和平的好穆斯林,同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对中国穆斯林来讲,这种传统千百年以来都是一致的。
      伊斯兰教的道德主张也强调仁爱精神、和睦共处,特别强调邻里关系,而且伊斯兰教道德里强调的邻里关系不仅仅是指某一个特定民族,也不仅仅只限于穆斯林群体,强调的是穆斯林与其他不同信仰、甚至没有信仰的群体之间的邻里关系,把邻里要作为你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要和睦相处。
      伊斯兰教特别强调要尊老爱幼,《圣训》里也强调,谁在年轻的时候尊重了老人,老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是善有善报,一种回赐。每当我做了一件好事,肯定会得到真主的回报、奖赏,这样我才能够成为一个两世吉庆的穆斯林。
      伊斯兰教对道德的主张是很全面的,强调谁不仁慈也得不到仁慈,爱人如爱己,敬主爱人等。还特别强调信仰与行为要保持一致,不仅仅要完成你的宗教功修,也要完美你的道德品行,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穆斯林。圣人强调“你们进不了天堂,除非你们有信仰;你们信仰不完美,除非你们互相友爱”,就是说作为穆斯林,渴望进入天堂,第一有信仰,如果想保持完美的信仰,就应该传播友爱。
      穆斯林在社会生活中,要非常严格遵循这些主张。

不能把部分信众的不完美行为归咎于伊斯兰教

      凤凰网:接连发生的暴恐案件,让外界对伊斯兰教本身产生了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这一点我也希望做一些说明。伊斯兰教是一个完美的宗教,可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不能把不完美的人的某些行为与伊斯兰教挂钩,这是完全不理性的一种做法。
      我们始终强调,我们的宗教是完美的,可是我并不完美,就因为我并不完美,所以要努力去追求高尚、向善。作为有信仰的人,我要有这种追求。
      至于一些人走向了极端,从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极端思想的影响,极端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就是没有正确的去解读《古兰经》、《圣训》的内涵,只是直接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经文或是错误理解经文内容,从而去做一些不符合伊斯兰真精神的极端做法。
      解经工作的重要性就在这,经典需要解读,经典要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读,才能够正确做好穆斯林的引导工作。像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极端思想,就是因为对经文的字面理解,或者是对经文作极端化解释,或者是对经典的愤怒解读,或者是带着仇恨情绪去理解经典内容,这样他就走向了完全违背伊斯兰教所倡导的中正、适度的根本精神和理念的路子。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自从2001年开始做伊斯兰教的解经工作,到目前为止一共编写了5辑新编卧尔兹(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劝导”、“训诫”、“教诲”、“讲道”)演讲集,通过引经据典阐释伊斯兰教和平、团结、宽容、仁爱、中道的思想主张,在新疆和内地地区赠送给宗教界人士,让他们在清真寺的讲坛上把伊斯兰教这些正确的核心理念以及和平精神传播出去。
      凤凰网:作为一位宗教人士,看到伊斯兰教被极端势力歪曲,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他们实际上是在歪曲解读经典,而且回避伊斯兰教好的理念。伊斯兰教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同根同源。无论你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或者是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从人类同根同源的角度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认识、互相欣赏,来达到真主创造人类的价值。极端势力他们回避讲这些,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一些人利用宗教鼓吹“圣战”实则是政治洗脑

      凤凰网:一些暴恐分子打着“圣战殉教上天堂”、“迁徙”等自称伊斯兰教教义的名义,实施暴恐,滥杀无辜,外界不禁要问为什么伊斯兰教往往被暴恐分子利用?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伊斯兰教坚决反对滥杀无辜,严厉禁止自杀行为,这些极端分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不尊重生命,无故杀人。这种罪恶行径,按照伊斯兰教法,是犯下了泯灭人性的大罪,必然受到今后两世的双重惩罚。因为《古兰经》中说:“凡枉杀一人,如杀众人。”
     极端势力是在利用宗教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他们歪曲解读“吉哈德”的含义来蛊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去参加“圣战”,声称“圣战”以后你就可以进天堂,实际上这是一种洗脑,洗脑后,教唆他们去杀害无辜的群众,这是对伊斯兰教的严重亵渎和恶意诋毁。所以不能把暴恐分子的罪恶行径与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宗教挂钩。这样做是不理性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解释“吉哈德”的含义,伊斯兰教把“吉哈德”分为“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前者是与自己的私欲做斗争来走向正道,多做善事;“小吉哈德”就是保家卫国,是一种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行动。那些爆炸、暗杀、破坏及其他暴力恐怖活动,不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吉哈德”。

不能把某一特定时代做法作为当代依据

      凤凰网:《大西洋月刊》3月份有一篇文章《伊斯兰国到底想要什么》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文中伊斯兰国宣称的理念是否是真的伊斯兰教?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他们为了达到政治目的,错误解读经典,所以就出现了文中ISIS散布的判决权啊,自己至高无上,宣称只有他才是正确的,通过自己建立的哈里发制度,能够判决一个人有信仰或者无信仰;不遵守这个道路的,就已经脱离了伊斯兰教;把社会分为蒙昧的社会和他的哈里发社会,认为他就是最纯洁的,其他的都远离了伊斯兰教,当代其他伊斯兰国家在他们眼中都是悖信的,已经不符合伊斯兰教的要求等等。
      他们的这些极端思想以及他们所采取的非人性的暴力行动,被外界对伊斯兰教产生误解和偏见,严重损害了穆斯林的形象,这些主张和做法,违背伊斯兰教中正精神,也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背道而驰。
      这些宗教极端势力往往打着纯洁伊斯兰教的名义,以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方法,对当下社会做出判断,这样做是很不现实的。
      伊斯兰教是能适应不同时代的宗教,他们这种做法显然就不符合伊斯兰教教法要求了。教法判例也是随着时间和地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时代的发展,会产生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伊斯兰教教法对新的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做出解答,才能体现出教法的全面性,如果只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时段,而且把某一特定时段的判例作为当代依据,肯定会出现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答。

伊斯兰教强调大众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凤凰网: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日常生活要求也很严格。在现代社会非穆斯林国家,比如每天五番拜以及每周五的主麻拜,会不会与现代企业制度或者其他现代世俗国家规范相冲突?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五大功课即念、礼、斋、课、朝,是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作为穆斯林,一天五番拜,是主命。五番拜,即晨礼、响礼、晡礼、昏礼、宵礼,与工作上有关系的时段,就是中午和下午的拜功。
      可是伊斯兰教强调中道思想,即无论是在宗教功修还是在社会交往中,要不偏不倚,不要过激也不要怠慢。因此就像你讲的在工作中,信仰虔诚的穆斯林渴望按时完成五番拜功,如果有条件当然更好,没有条件,那么只能以补拜的方式来完成。伊斯兰教还强调给人方便,不给人困难,真主不欲使我们烦难,“真主只以个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
      伊斯兰教教法原理讲得很清楚,大众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如果你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不便,就应该以给人方便的原则为主,过好自己的宗教生活。如果你的拜功,没有妨碍或影响到别人的生产、生活,按时完成当然更佳。伊斯兰教也强调,如果别人对你的行为有误解,应该以善意去做出解释,对方也应该以包容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虔诚穆斯林的信仰生活。

任何人没有权利妄断他人是否为真正穆斯林

      凤凰网:在新疆采访时,了解到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极端势力打着宗教的名义,诸如鼓吹女性要穿蒙面罩袍、年轻男子要留大胡须等,并称不这样做就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对此你怎么看?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任何人没有权利妄断他人的信仰,一个人只要内心诚信,口头招认地念了清真言,就已经具备了穆斯林的条件,我们就没有权利去否定他的穆斯林身份。信仰与否,按伊斯兰教教义学解释,是真主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真主是最高的判决者。
      至于在当代产生的这些问题也好,或者社会上出现的妄断他人信仰的问题也好,实际上就是对伊斯兰教教义学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始终认为自己的信仰虔诚,用自己信仰的虔诚程度来对待其他人,用自己的行为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那种认为你没有完全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要求去做,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就是一种对他人信仰的随意妄断了。这种随意的判断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做法实际上完全违背了教义。
      凤凰网:在新疆,也听到普遍反应的另一个问题,在宗教极端势力氛围影响下,一些不信教的民众往往受到压力。我们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既有信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奉其他宗教的自由。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古兰经》里讲的很清楚,“宗教无强迫”,“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这很明确。这和咱们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致的。
你有信仰那是你的自由,你没有信仰,有自己的一种信念也是你的自由,不能说你没有信仰我就不能跟你交往。从人类同根同源的角度、从仁爱精神的角度,我们还是兄弟姐妹,不存在任何差异,只是区别于有无信仰。
      我有信仰,通过我的信仰,完成我的功修,去乐善好施、劝善戒恶,以此来达到我追求的一种境界,实现我今世的幸福和来世的幸福,这是我的一种理想。作为信仰者就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种追求要在今世中体现,跟不同的群体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用爱的精神传播伊斯兰教的和平观,通过这些善行以及自己的信仰功修达到后世的回赐和更好的奖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今世做很多事,包括功修和道德修养。所以,就不存在我是一个信仰群体,就要跟其他群体划分开来,形成一个小集团,这是不符合伊斯兰精神的。

中国穆斯林没有必要盲目效仿别国着装

      凤凰网:最近几年中国穆斯林服饰变化,比如出现穿戴蒙面罩袍等现象,以前维吾尔族穆斯林有自己传统的服饰,包括头巾,色彩艳丽,很漂亮。这种现象的出现受什么影响?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着装上,伊斯兰教是有要求的,这方面比其他宗教相对要严格一点。
      伊斯兰教既是信仰,又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的涵盖面比较广,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具体的要求,其中就包括遮盖羞体,这一点伊斯兰教延续下来了。《古兰经》里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比如女性的头发属于羞体范畴,需要遮住,伊斯兰教教规规定面部、手、腿除外,其他所有部位都是羞体,因为这一要求,着装上一般要求相对严格。
      人类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一切颜色或色彩都是真主造化的奇迹,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如果虔诚的女性穆斯林基于对自身的尊重,让别人降低视线,按照伊斯兰教着装要求穿戴不同颜色的服饰来表现谦虚谨慎,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相互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如果穿戴黑袍、蒙面纱这些现象是因为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并把这种服装作为一种标志,那么这种做法我们就要制止。
      近些年在新疆出现的穿戴蒙面罩袍的一少部分女性,确实是受到了极端思想的影响,对自己强加了一些过分的要求,通过着装来体现自己的某种目的,就因为这是一种偏激的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
      包括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内,我国各民族穆斯林都有着很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历史上形成的民族传统服饰,既体现了伊斯兰教着装的要求,又体现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这并不违背伊斯兰教教规要求。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就没有必要盲目去效仿别国的着装,应该尊重我们自己的传统。
      穆斯林有信仰虔诚的,也有信仰相对薄弱的,虔诚的穆斯林可能会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比方说虔诚的穆斯林女性戴头巾,她的这种审美价值取向与追求美的权利应受到基本的尊重,对此我们不应该持否定态度,对于那些做各种发型,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的穆斯林女性,我们也不应该随意否定她的信仰,不应该去干涉她的选择。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一切,这样也不是一种中道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我们应该包容。

夹带他国意识形态的外来宗教带来冲击

      凤凰网:以上提到的这种保守倾向,是否受外来教派的影响?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外来教派的一些冲击还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有些人过分注重表面行为,而忽视伊斯兰教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如年轻人留胡须,缩短裤边等。这些行为实际上都与形式有关,与个人的信仰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倡导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如敬主爱人,劝人行善、止人作恶等,来不断完善和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信仰的组成部分。圣训中强调:“信仰有70多个分支——最高的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最低的是,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知耻是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
      凤凰网:这种外来宗教的渗透背后夹杂着别国的意识形态?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近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宣扬宗教极端思想,进行渗透活动,有的人被洗脑后就参与暴力恐怖活动,这种极端思想给社会带来混乱,造成一些受蒙骗的信众搞不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所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宣扬宗教极端思想的行为要依法处理,有效切断其传播渠道。
      凤凰网:宗教极端思想为什么能在新疆等这样的地方渗透并影响一批人?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宗教极端思想就是要达到它的政治诉求,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歪曲解读经典教义,对伊斯兰教法做极端化解释,并以此作为划分标准,制造民族之间,群众之间的仇视。实际上,他们不仅做了国家法律禁止的事情,伊斯兰教律禁止的事情他们也做了,这是很清楚的。
      那些知识水平不高、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走上暴恐之路,与极端势力的蛊惑、煽动仇恨有着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是对这些年轻人洗脑了,灌输仇恨情绪,从而使他们走上暴力恐怖道路。他们的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了宗教教义。
      因此,我们需要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同时,传播伊斯兰教真精神,阐释正信、倡导正行。我们爱国宗教人士只要更好地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作用,极端思想就没有空间,也没有市场,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上就能健康发展。
      凤凰网:如何更好地抵御极端思想的渗透?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发挥宗教的正能量,穆斯林群众有一种纯朴的信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信仰和善行达到两世吉庆这种追求,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保障和满足穆斯林群众正确掌握和学习宗教常识和参加正常宗教活动的需求。两手都要硬,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有些群众可能无形中走向了极端,那就需要做更多的教育疏导工作。

信仰不能只局限在个人功修中,也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

       凤凰网:中央强调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强调宗教自办原则,作为宗教人士,你认为,伊斯兰教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作为宗教界人士,我们要发扬中国穆斯林的优良传统,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时代同步发展,帮助广大穆斯林群众确立正信,把握伊斯兰教的真精神,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维护伊斯兰教的纯正,大力弘扬伊斯兰教的爱国、团结、和平、宽容、仁爱等基本精神,弘扬伊斯兰教中道思想,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伊斯兰教主张把爱国与爱教统一起来,甚至把爱国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要热爱这个热土,把宗教中和谐的理念发挥好,做一个爱国爱教的好公民、好穆斯林。
      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有素养,不能把信仰只局限在自己的个人功修中,也要把它体现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做好本身的主命功课,也要完美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穆斯林。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部分穆斯林过多强调自己的宗教功修,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服务社会的意识,对人类的爱的精神。
      我们需要多强调多宣传伊斯兰教和谐的、宽容的、和平的、中道的理念,让穆斯林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有更高境界的理解和遵循,这样才能让大家对你有更好的印象,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穆斯林的境界。
      《古兰经》强调,应该凭智慧和善言劝人遵循主道,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穆斯林也好,不是穆斯林也好,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也好,不信仰宗教的人也好,我们都要凭智慧、善言、善行去相处,善意地去理解他人,这样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的、向善的社会。
      这些很好的主张,《古兰经》、《圣训》中都有,我们也一直在宣讲,可是不一定所有穆斯林都懂,所以就要推广这些理念。这些工作如果做好,肯定就跟社会相适应了,而且能为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http://news.ifeng.com/a/20150618/43999812_0.shtml

TOP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简介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男,维吾尔族,1965年3月出生,新疆乌鲁木齐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毕业,本科学历。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穆斯林》杂志维吾尔文版主编。
        1976年9月至1981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第十四中学学习。1982年3月至1991年6月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期间被我国驻埃及大使馆教育组评为优秀留学生。1991年7月起在中国伊协工作,历任国际部翻译、副主任,教务部主任。2006年5月至今任中国伊协副会长,兼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中国穆斯林》杂志维吾尔文版主编。
        1995年被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998年7月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评为第四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997年当选为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2005年11月至今任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07年当选为中国宗教学会理事。2008年9月当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2008年12月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评为第六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09年当选为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举办的国际伊斯兰会议和亚欧论坛——不同信仰间文明对话会议,撰写、翻译发表了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学术论文。参加《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第一、二、三、四辑的编写和维吾尔语的翻译,参加《不列颠百科全书》(修订版)相关伊斯兰教条目的翻译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