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主题活动] 论坛志愿者实地调查魁阁(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旧址

论坛志愿者实地调查魁阁(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旧址

6月21日,中国民俗学志愿者团队成员张多、朱卿、再见冬雪和云大民俗学专业李佳硕士一道,赴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古城街道,实地调查了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学术圣地————魁阁。
      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费孝通先生与燕京大学合作建立的社会学研究室。后来为躲避日军轰炸,研究室迁至昆明东郊呈贡县古城村的魁星阁上,后来即被称为“魁阁”。“魁阁”的研究工作以吴文藻先生所倡导的实地社区研究为方针,从一些尚未受到近代工商业影响的农村开始,进而至农村手工业,直至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当时聚在魁阁中的成员,以他们出色的成绩使魁阁名符其实,事实上,魁阁当时的工作风格和学风,大体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现代学术集团的一个雏形。
今日魁阁(张多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张昌山:魁阁时代

位于今天的昆明市呈贡区古城的“魁阁”,原名“魁星阁”,本为一座古建筑,因在抗战时期与学术结缘而闻名于世。

       6年开创魁阁时代

  1938年秋天,费孝通从英国学成归国,加入其老师吴文藻创办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随后主持社会学研究室(即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1940年10月,为躲避日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呈贡“魁阁”,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搬回昆明校本部,历时6个年头。在此期间,“魁阁”汇集了一批学术精英与青年才俊,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调查工作,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历程中著名的“魁阁时代”。

  “开风气、育人才”的实验室

  魁阁的成员先后有十几位,包括费孝通、陶云逵、许烺光、瞿国祖、林耀华、李有义、张之毅、史国衡、田汝康、胡庆钧、谷苞、张宗颖、王康等。他们中既有从欧美获得博士学位回来的杰出学人,也有刚从西南联大等名校毕业的年轻学子,工作有专有兼,时间或长或短。这是一个优秀的学术团体,费孝通是其核心和灵魂,他与学者们密切合作,为着解决怎样建设中国的问题而去作深入实际的调研,希望能真正认识中国;同时践行吴文藻的理念,将魁阁作为“开风气、育人才”的实验室,指导学术青年各自选择一些题目和适当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他们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类型比较等方法,在农村、工厂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诸如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基层社区管理、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城乡关系、农村与工厂之间的关系等现实问题的调查工作,推动着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短短的几年时间,已是硕果累累。

  调查研究成果享誉中外

  1938-1942年间,费孝通与张之毅相继调查了云南禄丰的大北厂村(禄村)、易门的李珍庄村(易村)和玉溪的中卫村(玉村),费孝通撰写了《禄村农田》、张之毅撰写了《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三部著作。前两部著作于1943年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同年费孝通访美期间,又将这几部著作编译成《土地束缚下的中国》一书,1945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又收入英国基根保罗书局的国际社会学丛书中。1987年张之毅去世后,费孝通再次编成《云南三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收入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论丛·"魁阁"系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

  在费孝通的指导下,史国衡根据1940年在昆明一家约500人的国营军需厂所做的企业调查,写成《昆厂劳工》一书,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含有作为附录的田汝康著《内地女工》。费孝通在美国访问时也将该书编译成《中国进入机器时代》,在美国出版。史国衡还撰写有《个旧锡业矿工生活》等论著。

  田汝康除了根据其对昆明纱厂女工所作的调查而撰写成的《内地女工》外,又对芒市那目寨进行数个月的田野考察,详细调研芒市傣族超自然信仰的团体活动“摆”,写成了《芒市边民的摆》一书,于1946年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此基础上,1948年写成英文博士论文《滇缅边境掸邦的宗教崇拜与社会结构》,获得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9年,根据在那目寨的田野调查,写成《滇缅边境傣族的摆崇拜和社会年龄》一文,发表在《美国人类学家》第51卷上。1986年,又对博士论文加以修改,定名为《滇缅边境摆夷人的宗教崇拜》,以康奈尔东南亚计划的名义在美国出版。2008年,《芒市边民的摆》被收入“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许烺光从1941年7月至1942年6月及1943年7月至9月,前后两次深入大理喜洲(西镇),对西镇居住的农民家庭的生活习俗及宗教活动等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写成《祖荫下:中国的文化和人格》,1948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1949年英国再版,1967年修订本将副标题改为“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性”。30多年后,即1983年,许烺光根据1942年在西镇亲眼目睹的一场霍乱中村民拯救自己的方法,与1975年在香港沙田区观察到的一系列宗教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出版了《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包括这两书中译本在内的《许烺光著作选集》,已在上世纪90年代由台湾南天书局出版。

  李有义曾于1939年秋到路南(今石林彝族自治县)尾村开展为期半年多的实地调查,对汉夷经济关系及其变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写成《汉夷杂区经济》一书,由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油印出版。2008年经过整理收入《汉夷杂区社会研究》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谷苞于1941年至1942年,用3个月的时间在呈贡32个村落进行地方行政调研,1946年由社会学研究室油印出版《化城乡地方行政》,2005年以《云南呈贡县传统的乡村行政制度一个社区行政组织的实地研究》之名,收入谷苞《民族研究文选》一书中。

  胡庆钧在云南滇池地区开展的基层社会机构的调研成果,当年多已发表于各种报刊,2006年经过整理并以《滇东汉村》之名,编入其《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一书,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为魁阁成员的瞿同祖并没有走向“田野”,而是运用传统的治史方法,写成名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其后又有多种版本面世。

  魁阁学人在出版学术著作的同时,还在当时的《西南边疆》《战国策》《今日评论》《当代评论》《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云南日报》《正义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及时论。学者们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1942年11月,太平洋学会云南大学分会举办每周一次的学术演讲,7次演讲的学者和题目分别是:李有义《汉夷杂区经济》,费孝通《小农经济的基础》,张之毅《乡村手工业的形态》及《土地与资本》,史国衡《战时后方新工业的人力基础》,许烺光《巫术与医药》,谷苞《乡村行政结构》。1943年2月,社会学系承办中国社会学会昆明分会在云南大学举行的第一次年会,讨论战后社会建设问题,李有义等宣读论文,贡献出最新研究成果。

  魁阁的学术能得以及时传播,首先不能不提到研究室油印出版的功劳及报刊的作用。而由吴文藻主编、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社会学丛刊”,将多部著作纳入其中,使之在更大范围被阅读和使用。尤其是费孝通、许烺光、田汝康等人的英文编译或撰写的“魁阁著作”,促进了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与对话,从而引起普遍的学术关注,并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这些著作多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享誉学林,鼓励并启迪着后学。

  魁阁有精神

  魁阁学术现象的出现,在当时就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人费正清及其夫人亲临魁阁考察体验,在对这幢建筑物及其环境作了描述后感叹道:物质条件很差,但艰苦的工作精神和青年人明确的工作目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可见,魁阁是有一种精神的。早已有一些学者对魁阁精神作过总结和阐释,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自由研究的风气。费孝通先生是一位人类学者。社会人类学本身便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所处理的题材涉及文化的各方面。他对于研究工作的重心虽然有一连串的计划,可是对于研究的题材并不加以严格的限制。他鼓励每一个人去创造或者发掘,而且完全根据各人的兴趣,不强迫他们去做自己没有兴趣的工作。二是尊重个人的表现。他鼓励青年朋友自己研究,自己思想,自己发表,以磨炼自己的身手。而他总是极诚恳的站在旁边,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从诱导思想到改正写作,他热望别人成功,认为就是自己的成功。三是公开的辩论。在魁阁,最难得的是公开辩论。他认为研究工作的集思广益是见之于“席明纳”班上,这是一个讨论会。当一个研究工作者选定了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他就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意见,或者已经得到的成果,公开征求别人的意见。每个人可以尽量申述自己的看法,不必忌讳给对方以忠实的批评。有时他们可以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他虽然身居主任之位,可是也一样的接受青年朋友的批评。四是伙伴精神。参加魁阁工作的人,每个人都是这团体里面的忠实伙伴,他们有同休戚共甘苦的精神。由于经费的困难,魁阁没有事务人员,从经管公款到购买文具,从写钢版字到用油印机,都是自己动手。费孝通在这里就表现了高度的工作效率,他写得一笔很好的钢版字,魁阁出版的油印报告,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写自己印的。在这如此艰难的物质条件下,也就靠着这种伙伴精神才能使他们的工作能够继续进行,进而取得卓越的成就。

  魁阁时代已过去了将近70年,魁阁学人多已作古,时间总是留不住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历经坎坷,重建之路又走了30余年,成果颇丰,但疑惑也不少。本真的学术之魂与学问之道究竟是什么?又在何处?学界在求索中并没有忘记“魁阁”,这些年时常有回忆,有纪念,有反思,也有造访,更有学者呼唤“重归魁阁”,并起而行之,对当年云南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进行再研究。学术往往具有时代性特征,过去了的魁阁时代已难再现,然而,魁阁精神却具有永恒价值,魁阁之路正指向未来。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TOP

志愿者在魁阁留影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魁阁门外的魁阁成员雕塑,包括: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张之毅、许烺光、田汝康、史国衡、胡庆钧、谷苞、瞿同祖、陶云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魁阁工作环境  费孝通所提匾额
现在魁阁一楼展厅的林耀华介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今天魁阁旧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基本保持了当时的原样。面对先贤曾经工作过并且取得极大成就的历史现场,我不禁感慨历史的足迹,竟在此时此刻重合。我们还在魁阁附近寻访到了费孝通旧居。之后又到呈贡三台山寻访了冰心和吴文藻的旧居“默庐”。拜读冰心《默庐试笔》,文辞细腻,情真意切,唏嘘不已。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这不是重点啊。。。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吾辈是望其项背还是望尘莫及?
余矗立阁前沉思良久,未得其所,隧登楼感受。立于当年费老拍照的斗拱之下,隧明白,古人已去今人又来,那魁星表情依旧。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年轻,顿时畅然。然细思恐极,青春不再,昔少不更事,浪费了多少时间。胸中郁结,直至登上三台山东骧楼,面对五百里滇池颂他一通《大观楼长联》,方释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