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术论文] 耿羽:民俗学的对象、功能和方法(评爱东老师新书)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我很赞同爱东老师的田野观。我一直致力于网络田野。我认为,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便利,是以往田野作业不具备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比如说简单问题的回访,完全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完成。云大秦臻老师提倡泛田野,提示我们田野要灵活、不可拘泥于理论。田野作为一种方法最终要服务于学术,因此,实验不是不可,文献也绝不可偏废。再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参与不一定就懂,研究还需多管齐下,小心谨慎。

TOP

回复 5# 的帖子

呵呵当然是第一性的,我的意思是不能迷信(迷失)传统田野,田野和文献都要重视。田野也不拘泥于“村落蹲点”的方式,可以有所拓展,参与观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再说田野一定要建立在理论基础的准备之上,田野调查、田野作业、田野研究的层次是不同的,所需要的资料范畴和范围也要不同的田野技术来满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