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2011年12月月底读书汇报

这个月是比较混乱的一个月,站在2012年的开端去想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究竟在做什么,真的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因为还有课,所以需要准备报告,准备期末论文,月初很累,月末完全给自己放假,放松心情,也去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书,关于叙事、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英文较多。但还是比较散乱,因为准备报告,多没有系统读某一本书。总的来说,还算是比较充实的一个月。关于《叫魂》的思考已经在每月讨论之中跟帖,兹不赘述。挑选这个月对我影响最大的四本书来汇报。


1,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本书作者阐述了许多失败的项目,从德国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农业;从巴西的城市到坦桑尼亚的村庄,每一个项目都很辉煌,但是带给人们的却是巨大的灾难。项目可能是一个很含糊的词汇,斯科特在书中用了另外一个术语——社会工程——更直接地传达了这些项目的特征(来自豆瓣读书的介绍)。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一般的地图,尤其是地籍图册是设计给外人看的,使万人清晰地了解当地情况。对于当地人来说,地籍图册是多余的。”而在城市规划尚未流行之前,当地人的知识是拥有绝对优势的,而国家和城市的规划者努力克服城市空间的混乱,使之具有从外面看来的清晰透明,这样外地人、陌生人、军警、国家势力等均利于进入,本地知识也便失去了绝对的权威,同时,作者还阐释了,地图藉册、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语言、城市规划、都具有同样的功用,而这一系列以国家势力进入而展开的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家或少数人的利益及方便管理,而对于本地人的知识、本地人的真正需求、权力却是某种程度的忽略的,本地人是失语的。这其中涉及到的话语暴力、权力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国家在“现代主义与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之下所做出的很多决策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反倒带来了民众的抱怨、怨恨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而这种对本地民众本身需求的缺乏关注也恰恰导致了这些项目的失败。民众是智慧的,是会生活的,也是善于生活的,一味把民众当作愚民是毫无疑义的。同时,在现代化思想以及现代化项目大力推进之时,我们也需要思考,现代化究竟是什么?究竟是谁在推进现代化?谁在其中获得利益?再从反面思考之,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
这本书的思想我觉得其实与福柯的一系列的书有相通之处,福柯的凝视概念与斯科特的一系列国家项目的指导思想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从《疯癫与文明》(依据对精神诊疗学的知识评判,在理性社会中将疯癫者识别出来,并将其收治进了精神病院,使其暴露在医生和社会其他正常人的凝视之下,这也是权力的一种表现)、《临床医学的诞生》(从医生对病体的凝视写起,剖析病人与医生医学、医院以及社会之间是如何建立起密切关系的)到《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现代“知识”在监狱建构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旨在解析现代社会对于作为“他者”的罪犯的处置策略),凝视是权力和话语的表现,谁去凝视?凝视什么?忽略了什么?同理去思考,国家项目选择规划什么?改造什么?不规划什么?不改造什么?


2,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该书是在对敖鲁古雅移民的一年的田野基础之上写就的,是高丙中教授的博士生谢元媛的博士论文整理出版的,该研究源起于郝平教授一次出差的偶然发现,刚刚完成生态移民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猎民并没有一般观念之中的“乔迁之喜”,与媒体报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谜团促使了当地研究计划的诞生。该本以一次国家政策驱动下的生态移民为例,研究了生态移民前后猎民的生活变迁以及猎民对待生态移民的态度,一次来反思国家的“规划现代化”思想,并对“现代化”和“现代性”进行某种程度的反思与批评。其采用反思人类学与民族志书写的研究方法,同时,这本书也是在受到了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的影响和启发下进行的。且不论其研究与书写的深度以及对本书的一些争议,该书为我们的论文研究的展开与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该研究是从媒体报道入手,媒体报道在该书中也占有较大一部分的分量,作者在每部分的写作之中都会引述媒体报道与政府文件,并与本地猎民的说法进行对比,来看这个项目的始末、影响以及其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我们在关注我们感兴趣的一个事件、一篇报道、一个网络新闻之时,如何可以使其发展成一个充实的且厚重的研究,其间所需的工作不仅仅是读书,对于研究的耐心、田野的技巧、做人的功底其实都是体现在里面的。
因为在岳永逸老师的课上请到了谢元媛老师与我们面对面交流,所以会有更多感触,谢老师是很自信、积极、开朗的人,这与她的书恰恰是融为一体的,她也提到,其实做人和做学问是一样的,你的学问也体现了你的为人。而在提及政府对于规划现代化、日益边缘化了的民众、项目失败的主要责任人时,她提到,掌握权力的人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而学者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督促与监督作用,但学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还是需要去看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该书可以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一起看,相信会有更大启发。对规划现代化、现代性、话语的讨论是很多学者都在做的事情,对一个民族的命运的关注也是在后现代强调差异,强调多元的话语之下学者们纷纷关注的话题,但对多元和差异的强调越强烈也恰恰在反面证明了差异和多元的急剧消失。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命运与功用也值得深思。


3,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最近几天突然很想读福柯的书,从杨利慧老师“面向当下的民俗学——旅游与传媒”的课上,对John Urry的“游客凝视”的关注,追溯其本源至福柯的“凝视”概念,便来读福柯凝视概念凸显的几本书。《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都可以从中窥见福柯关于“凝视”和“话语”的思想。本书开篇提及,在十八世纪,病人去看病之时医生的“你怎么不舒服”的问法被另一种问法所取代,“你哪儿不舒服”,从中可以看到临床医学的运作及其全部话语的原理,“你哪儿不舒服”的问法之中包含了深刻的“凝视”的思想,医生在“看”前来就医的病人时是需要找到所看的“哪儿”,“看”不仅仅是客观的眼睛的动作,眼睛所到之处深刻包含着权力与话语的运作,在旅游的发展之中,凝视与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苏珊•桑塔格在其《论摄影》之中提及,“据记录这项工作(摄影)开始于1839年。从那以后,几乎万事万物都被摄制下来,或者说似乎是被摄制下来。这种吸纳一切的摄影眼光改变了洞穴——我们居住的世界——中限定的关系。在教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觉规则的过程中,摄影改变并扩展了我们对于什么东西值得一看以及我们有权注意什么的观念。”
    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病人的异化、物化与客体化现象日趋严重。发展至现在,“医患关系”的恶化现象极为严重,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与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科分化下的学科界限的深化与知识的分化(医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学科设置),现代性背景下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之中作用的增强(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家庭教育、家庭救助等原本属于家庭服务的外包),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之下民众定位的寻找与无所适从(易引起的一系列精神的失序),家庭的定义、定位与家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变(现代社会“核心家庭”的统治性地位)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系列社会背景的综合因素使每一个在现代社会挣扎的人无处可逃。“医院”这一社会空间的创造打破了原本社区之内,病人与医生社区知识共享的和谐关系导致了知识的不对等和知识霸权的一再运用与操作。同时,作者在本书的各个章节之中,一再强调疾病的自然场合——“家庭”及其对于“医治”疾病与贫困的天然的功用,但是这种对于家庭救助的赞美与期许在面对上述一系列社会因素的转变以及客观上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导致某种程度上的疾病的增多,再加上医患社区关系基础的缺乏,这种期许会不会看上去过于理想化而导致无法实现?
医学、医院与政治的关系,医院的结构,临床医学的发展,症状与征候的区别与联系,福柯也都有所论述。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医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所理解上的医学。跳出来看,本书的研究与写作思路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可以从中去看社会思潮的发展及其对具体社会之中意识形态、学科设置及学科发展的影响。且本书可以与《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苦痛与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一起来看,更利于我们思考与理解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某些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最根本的因素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以一种我们不自觉的方式。


4,王莹《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中原地区基督教会个案研究》,该书是李向平教授的博士王莹的博士论文,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在对豫北Y县的宗教、习俗概况尤其是该县基督教发展及现状的田野基础之上,对基督徒身份建构、文化融合展开了自己的阐述和讨论。该书首先对“身份认同”及“基督徒身份”的相关理论研究展开了综述,综述是最体现写作基本功的,作者的综述详尽、清晰、明了且利于对“身份认同”的后来者感兴趣的人展开相关的文献搜索与学习,是很精彩的部分。同时,作者的田野翔实,对基督徒、基督教、基督教会都进行了细致的田野,基督徒身份的认同、强化及其地方性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慢慢形成的,这也恰恰体现了民众的智慧。作者的关注点在于身份的认同,其民族志写作业恰合中心。对于群体之间的矛盾与争执,作者选择了这些年基督教实证研究中都很重视的场合——“葬礼”来呈现,在《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之中,这个最受争议的事件是“纳妾”,且后来学者们对“礼仪之争”也多有描述。
    我一直在想的,在我开题之后不久,师兄说我的开题有本末倒置之嫌,基督徒的认同始于宗教,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信教,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认同,而我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去发现、解析、阐释群体的界限,貌似是在说因为有语言、行为的这些不同才型塑了基督徒,这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我也说不好这个问题,这也并不是我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是就像万老师在开题之时对我的质疑一样,基督徒身份本身已经的确定的事实,不需要谁再去论证,而这之中,去讨论基督徒的身份认同,群体之间的界限与区隔是否应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和角度去切入?否则,真如做无用功,经过再长时间的田野也会一无所获?这是我的论文所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所困惑的问题,论文的视角、田野与写作是有一定程度的技巧性的,但是社会语言学与言语社区等概念对于个案研究的启示我直到现在并没有很好掌握,且待后续讨论。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1-14 09:2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