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古文尚书》露真容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05-03 08:51:27 来源:新京报
《古文尚书》引起的争论还远远不止是古今文之争。扬州大学教授钱宗武告诉记者,《古文尚书》在东汉时就已散佚了。东晋元帝时,学者梅赜献上一部《古文尚书》。但是,他所献的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所以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撰写《尚书正义》,用的就是这个本子,它后来进入了《十三经注疏》。“由于科举制度的原因,《尚书正义》便被正常化。”钱宗武指出,唐代中期就有人开始怀疑其真伪,但这种声音很快被淹没了。
到了南宋,学者吴棫又开始对这部《古文尚书》的58篇文章发难,质疑其是伪作。明清两代的学者更是将这部《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通过此次清华简的发现的部分《尚书》内容来看,见于《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确实是靠不住的。”李学勤告诉记者,在对这些战国中期偏晚的清华简的初步释读中,研究人员发现竹简上所记载的《尚书》应属于《古文尚书》,这也意味着原本《古文尚书》终于露出了真容。“这批清华简中,应该有20篇左右《古文尚书》的内容,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更多的却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其中类似《金滕》、《康诰》、《顾命》等篇目,虽有传世本,但与清华简相对照,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尚书”,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作。“如我们释读出的《傅说之命》,即先秦不少文献引用过的《说命》,和今天流传的《说命》伪古文完全不是一回事。”
目前,学术界最期待的是清华简的《尚书》内容能逐步公布出来,“《尚书》是中华文明的源流,是一部政治历史资料的汇编;从文学角度讲,《尚书》是散文的鼻祖;从法学角度讲,又是最早的法律著作。”钱宗武指出,目前国内对于《尚书》研究还比较薄弱,清华简的公布将有助于学术界对《尚书》进行全面研究,“无论是从学术史、版本目录学史、思想学史,清华简都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