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元宵节研究:专题汇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作者:李传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内容摘要:元宵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族节日,元宵观灯习俗也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项节日民俗活动。但是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却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元宵节是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形成和最终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在元宵节形成的过程中,佛教涅槃部经典及其思想,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元宵节  观灯习俗  《大涅槃经》  燃灯供佛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一)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二)

TOP

元宵灯会小史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5 |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道教称元宵为上元节,还将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外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合法进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灯表佛的习俗也逐渐为人们所习用。灯彩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萧放]元宵灯会小史

TOP

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陈熙远

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3



  【摘要】虽然只是常年岁时调节生活节奏的一个节令,元宵节和其它单日节令有着关键性的差异:从三至十余日不等的连续节庆,既为迎春活动带来高潮,也为从旧历到新年的过渡仪式划下句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社会的性格:城里的灯市与乡间的庙会,成为元宵节里群众自由交际互动的主要场景,人人倘佯在元宵节的锦绣排场上,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从统治阶层的立场而言,普天同庆元宵,正是「与臣民共乐太平」的写照。朝廷借着非常节庆中的灯饰与烟火,正可向天下邦国展示日常生活里物阜民丰的承平岁华。但是随着夜禁的开放,统治阶层所必须担虑的不仅是治安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百姓在「不夜城」里以「点灯」为名或在「观灯」之余,逾越各种「礼典」与「法度」,并颠覆日常生活所预设规律的、惯性的时空秩序──从日夜之差、城乡之隔、男女之防到贵贱之别。事实上对礼教规范与法律秩序的挑衅与嘲弄,正是元宵民俗各类活动游戏规则的主轴,流行各地的民间「偷青」习俗,尽管只是仪式性的窃取,但取得吉兆的唯一法门却是悖礼的行为与违法的手段。而在明清时期发展成型的「走百病」论述,妇女因而得以进城入乡,上庙逛街,甚至过访文庙、入官署,从而突破时间的、空间的、以及性别的界域,成为元宵狂欢庆典中最耀眼的主角。

  关键词:元宵、夜禁、狂欢、礼典、法度、偷青、男扮女妆、走百病。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补充说明:经查,原文刊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4期)

TOP

+++ 本网(三个站点)有关元宵节及相关民俗的信息 +++


请点击查询:




元宵节信息归集链接

TOP

【敬请关注本专题】

如果您有元宵节或是传统节日的研究论文,愿意发到主站,请联系论坛【传统节日】版块主持人【张勃】,请到她博客留言或是在发站内短消息。

主站(中国民俗学网)将根据版主推荐意见,尽快发布在“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栏目中;是否开设【元宵节专题】将视信息累积的情况而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