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重现千年魅力 终成“人类非遗”
[打印本页]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09-11-20 08:16
标题:
ZT重现千年魅力 终成“人类非遗”
重现千年魅力 终成“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项目申报“人类非遗”侧记
廖梅杰
古韵青瓷,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龙泉窑,演绎着土与火的交响曲。从杭州到北京再到联合国,我校“非遗”研究基地在国家非遗研究中心、龙泉市政府、浙江省博物馆、浙江传媒学院等多家单位的协同下,经过2 年多的努力终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重现千年魅力 终成“人类非遗”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被誉为瓷苑的一颗明珠,其传统烧制技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2007年5月,刚刚迎来一周岁的我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接到了省文化厅的任务———负责“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申遗”材料的挖掘、整理和提炼工作。
如何用文字和影像重现千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前世今生”,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民俗意义?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非遗”研究基地副主任、美术学院院长周绍斌教授为首的项目组成员,以智慧和心血,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协调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项目被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人类非遗”),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从5万多字到5千字
“首要的困难是对青瓷了解不够!”前年5月份,文化厅指派周绍斌担任“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申遗项目组负责人的时候,这是他感到的最大困惑。
怎么办?没时间犹豫、也容不得深思熟虑,周绍斌邀请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范佩玲研究员加盟,同时请美术学院彭纲副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宣炳善博士组建了文本组和影像组。10多人一头扎入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匆忙的行走中,追寻龙泉青瓷的“前世今生”。
浙江省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小梅乡大窑村古窑遗址……大到博物馆,小到土作坊,凡是与青瓷有关的地方都留下了项目组成员的身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各级专家和民间艺人都成了项目组虚心求教的良师。半个多月的披星戴月、马不停蹄,项目组成员搜集和录制了大量文字、影像和图片资料,最终撰写了5万多字的申报书文本材料、制作了10多分钟的影像资料,以及有关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图片集。
2007年6月30日,在省文化厅组织的申报“人类非遗”工作汇报会上,“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申报工作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几个项目中完成得最好的”。
2008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通过文化部评审,获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遗”的预选项目。但是,根据要求,项目组必须在10天内将原先5万多字的文本资料压缩到5000字以内,影像资料要重新进行修改并不能超过10分钟,同时增加了英文版文本制作等。
“10天期限太短了”,第二次主持申报工作时,周绍斌坦言压力更大,“大家都明白,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冲刺。”周绍斌紧急协调了文本、剪辑、录音、翻译等多方面人员参与工作,大家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一起整理、修改申遗材料。“非遗”研究基地主任助理彭纲副教授说,在后期光盘制作时,自己和同事王波及浙江传媒学院的杨金林几乎都睡在机房里。第9天下午,项目组递交了符合要求、制作精美的申报文本和影像光盘。之后,项目组又赴京参加申遗项目答辩,并根据文化部和专家的意见,再次修改和重新制作申报材料,翻译成英文后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从5万多字到5千字,从省文化厅到文化部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次申报组都临危受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成果。申报组以责任为重,用执著和毅力克服了不了解青瓷、时间短、经费没到位、设备差、技术人才缺、对申遗的理解差异等种种困难,终获成功。
从“底气不足”到“慕名前来”
“说实话,刚接这个项目时,底气不足”,周绍斌介绍,一方面,师大没有研究陶瓷或青瓷的专家;另一方面,全国当时只有4个项目成功申报“非遗”,几乎没有可参考的样本和借鉴的经验。项目组第一次前往龙泉青瓷窑厂调查和拍摄时,一些企业主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是高校研究人员而不是青瓷烧制技艺的一线技术人员主持该项目?
面对怀疑,虽然心里没底,但“非遗”研究基地的专家还是承担起了申遗重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的中英文材料要求十分严格,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申遗工作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高校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主动为地方申遗服务。”周绍斌整合我校“非遗”研究基地民间造型艺术、民间文化、数字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并邀请省博物馆、浙江传媒学院、龙泉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参与其中。事实证明,这种高校挑大梁、地方配合的申遗做法彰显出了“集体智慧”优势,取得了成功,并受到文化部、文化厅官员和申遗专家的好评。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围“人类非遗”让我校“非遗”基地名声在外,许多地方政府和文化局都慕名前来,寻求合作。龙泉市的香菇砍花技艺、菇民防身术、翻九楼、高机与吴三春的传说,龙游县的宣纸制作技艺、发糕制作技艺,义乌市的红糖制作技艺等申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金华市汤溪镇寺平村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项目,相继来我校寻求合作,今年暑假周绍斌等参与申遗的研究人员手头一下子有了10多个申遗项目。
从申报“非遗”到保护“非遗”
“龙泉青瓷从此成为反映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样本,申遗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样本成为‘标本’。”周绍斌解释,“非遗”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不注重保护,就有可能永远消逝,因此申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保护。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申遗成功让龙泉市上下受了一次“非遗”知识普及教育,正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所说:“申遗成功不仅促进龙泉青瓷行业的发展,而且对我们以及下一代青瓷从业者有着强烈的鞭策作用。”项目组还欣喜地看到,龙泉青瓷节即将举行、龙泉青瓷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投资总额2.5亿元的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这些都将大大促进“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现代文明需要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也需要白墙灰瓦、小桥流水。”随着申遗工作的深入,项目组越来越感到申遗不仅是一个课题任务,更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这种责任让周绍斌、彭纲延期了当时手头正在进行的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进度,而承接下来自各个县市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的课题。
“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这是‘非遗’研究的社会意义,也是高校人文研究的原创力和生命力所在。”周绍斌说,这是申遗给“非遗”研究人员最大的启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