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打造温泉城创造武义新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徐杰舜    时间: 2009-11-14 20:18     标题: 打造温泉城创造武义新文化



打造温泉城创造武义新文化



徐杰舜  章 军


武义温泉这块金招牌已在中国东方亮出,打造文明、繁荣、美丽的温泉城已成为武义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令人鼓舞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打造温泉城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多文化、多景点交相辉映,互动整合, 创造新武义的文化工程。

一.武义温泉是中国东方的一颗明珠


武义田园肥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地多人少,养育了人们敬天爱乡,安于田园,自耕自种的风俗习惯。唐时诗人孟浩然留下的《宿武阳川》一诗就透露出唐代的武义还保留着秦朝时候的古风。
正是这种纯朴的敬畏自然的民风民俗,保护了武义的山山水水。在这份大自然赐予武义的宝贵遗产中,温泉是其中一颗最燦烂的明珠。
武义是一处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有着“温泉之乡”的美誉, 武义的温泉以量大、水优、温度适宜而著称,出水量40006000吨左右[1],温度42~45℃,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根据专家的鉴定分析,武义温泉对皮肤病、心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也有特殊的效果,对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以及养颜美容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温泉特别作为华东地区的一种稀缺资源,是武义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和优势所在,它是度假区旅游开发的巨大资本和基础。
1997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浙江武义省级温泉度假区。2004525,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被公布为浙江省最佳休闲度假胜地。现今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唐风温泉,溪里温泉、明招温泉大酒店等相继建好开放, 武义温泉城已初具规模,堪称浙江第一,华东一流
武义温泉,这颗耀眼的明珠,以它独有的魅力正吸引着中外游客竞折腰。

二.打造温泉城要整合武义的自然风光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自然美景,从而获得身体的放松和心灵的自由,是人类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类就越是需要与自然亲密接触。而这种亲密接触是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也就是说,人们在喜欢温泉的同时,也同样喜欢山川、草原、温地、冰川、雪山、戈壁、沙漠等自然风光。
所以,好花还需绿叶衬。从人类的旅游需要来说,当人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如果还能享受到山川风光、古文化遗产,那不是锦上添花吗?所以,武义在打造温泉城之时,还应该把武义独有、千奇百态的山水风景整合进来。
武义境内奇峰林立、重岩叠嶂、深谷幽潭、湖光山色、天然成趣、风光迷人,景观独特。如刘秀垄因光武帝刘秀避难垄中的传说而得名, 是一个奇石林立,险峰拔萃,绿野平畴,茂林修竹的自然风光,有着“十里画廊”之称。垄口两峰奇立,左如巨鲸伏卧,右峰如雄狮箕距,被称为狮鲸迎宾。入垄不远,西矗一障,雄伟轩昂,形如金交椅。往垄深处,步移景换,奇峰怪石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有状如皇冠的,有形似玉玺,有巨鲸冲浪,有金龟探海,有金童牧牛,有老僧入定。垄中景色,千奇百变,神奇精妙。天岩关过后,便是奇险无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飞云亭、百步梯。垄的尽头则是有全国丹霞赤壁之称的巨岩——红砣岩。
又如清风寨,其名甚美,然而俗话却说“北有威虎山,南有清风寨”,透露出了清风寨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险要之气。清风寨在各朝各代所留下的战争遗迹众多,山寨住民为清朝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后裔,留传的医术、武功享誉八方。景区内有金公岩、情人谷、望仙岩、浴仙湖四大景区组成,大小景点达百余个,整个景区主要有奇、险、幽、古四大特点。“飞桥六洞”为我国丹霞地貌串洞群中之最,丹霞赤壁高百余米,龙潭深不见底,此谓奇;寨墙高筑,兵家要地,金公岩上扼守其喉,此谓险;峭壁相拥、翠竹连绵,碧波荡漾,此谓幽;惠力寺,胡工庙,平水祠,古刹幽然,此谓古。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此留下 “何须觅得桃源路,清风寨里醉不归”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一千多年前便向后人吐露乐清风寨的迷人。
此外,寿仙谷中有“天下第一酒坛”的醉仙岩,“天下第一天然寿”的绝壁天书,还有“华东第一悬梯”的天梯;大红岩被誉为“十里丹霞十里画廊”, 以及石鹅景区、龙潭牛头山自然保护区、武义县城的壶山,畲族小黄山和小三峡的胜境,宣平十里荷花,台山的碧湖金峡,柳城的白水瀑布,王宅的仰天垄,大湖湾的宝泉岩、地裂沟、石笋等等景观美不胜收,构成遍布武义山乡的秀美景观。
把这些美色美景整合进来,各种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不是可以把武义温泉城映衬得更美更靓吗?不是可以使武义温泉这颗明珠更加耀眼吗?


三. 打造温泉城还要整合武义的古文化


衬花的绿叶越多花越美。打造武义温泉城不仅要整合武义的自然风光,还要整合武义的古文化。

    武义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最有价值的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被《中国桥梁史》堪称江南一绝的熟溪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800年前,即南宋开禧三年,由武义主薄石宗玉献俸禄,筹资金兴建。熟溪桥位于武义县城中间,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桥下九拱 十墩,桥身宛如长廊,长140,宽4.8,产为48楹。桥中楼阁高耸,重檐翘角,甚为壮观。廊柱与梁匾上,沙孟海等名家书法,各具风骨。桥屋两侧以桥凳联成,行人歇憩其间,真乃遥见人从桥下过,恍疑舟向镜中游”。熟溪桥800年的历史积淀,武义县城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见证了武义历史的风风雨雨,真正是武义的镇县之宝。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也是武义古文化之一绝。1172年前,即后晋天福二年(937, 在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的福平山旁,由僧宗一创建一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11901194)赐名延福。大殿重建于元延枯四年(1317),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寺庙。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延福寺,是武义古文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武义更具文化底蕴的是创造了明招文化的明招山和明招寺。在武义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明招山,峰峦连绵,山明水秀。立于明招山高处俯看周围,可见万山列罗,状如膜拜,蜿蜒于明招山间的小白溪,溪水终年不断,清澈见底,显得灵气而生动。周围青山状如两条巨龙环绕,龙头前面是一口水潭,形成“二龙戏珠”之势,若是雨天,则云笼雾罩,双龙时隐时现,让人疑为仙境。明招寺就建在这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明招寺始建于东晋,原为东晋镇南将军阮孚隐居的宅院, 初名“惠安寺”,南宋学者吕祖谦仰明招山山水风光宜人,遂随父将祖坟迁葬此处,并在明招寺暂设讲堂,与朱熹、陈亮、叶适等人一起讲学,一时天下名士云集。一批批武义籍人纷纷投师门下,又吸引一批批外地学子前来,相继成为领一代风骚的明招学者。这种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深度结合的明招文化,代代相传,对中国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绵延至今, 既是武义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部分,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武义的古村落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俞源就是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全村弥漫着一种奇异文化的气息。据说精通天文地理、与俞源先祖交好的刘伯温,帮助俞氏家族重新设计了村落的布局。他 “按天体星象排列”设置村落,使得俞源村的水流走向、植被分布与建筑的分布科学合理,建筑与环境适逢协调, 人居其中,怡然自得。从此,整个俞源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郭洞的幽深、宁静,其古村、古祠、古桥、古巷、古民居、古树林等,也流露出一个典范的古生态村落的气韵, 其村内部以及周围植被葱郁,民居规划合理,也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此外,武义还有浙中名刹台山寺、鸣阳楼、发宝象龙塔、洞主庙、石梁架屋、汤恩伯故居、叶法善道观、万石院、明代石刻群等等,形成了以古村落、寺院、桥梁、古窑址为特色的古人文景观, 也是美不胜收,构成遍布武义山乡的文化底蕴。
把这些古文化整合进来,自然风光与古文化交相辉映,不是可以把武义温泉城映衬得更美更靓吗?不是可以使武义温泉这颗明珠更加耀眼吗?

四. 结语:文化的多样性与打造武义温泉城


我们之所以主张打造武义温泉城要把自然风光和古文化整合进来,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的。
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或族群间区别的“遗传基因”。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特色,这就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9月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武义的文化绝不是单打一的温泉文化,而是包括各种自然风光和古文化的综合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创新、创作的源泉。武义要打造温泉城本身就是武义文化的一种创新,是武义文化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重构。这种重构不能单打一,而应多元整合。所以,遵循文化多样性的原理,把大自然赐予武义的所有美色美景,把历史遗传给武义的一切文化遗产整合到以温泉为核心的武义新文化之中, 这正是文化自觉在武义的体现和表达。



[1] 注:武义是一个盆地,温泉水属于地热井,出水量和降雨量成比,日出水量会在4000吨-6000吨之间变动。



[1] 注:武义是一个盆地,温泉水属于地热井,出水量和降雨量成比,日出水量会在4000吨-6000吨之间变动。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