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精彩推荐:打结理论(转自赵世瑜的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09-11-14 18:07
标题:
精彩推荐:打结理论(转自赵世瑜的博客)
我要向历史学和民俗学的同行隆重推荐一篇好文章,作者是山西大学的刘毓庆和刘鳞龙,文章的题目好像不甚打眼——《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发表在《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上。其实我也是偶然拜读到的,原因是本期有对我本人的采访录,而陶寺遗址是我关注的晋南历史的重要关节,与晋的前身唐国的历史渊源可能颇为密切。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一般考古界的观点,陶寺遗址的断代上限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下限在前1900年左右。那么,这相当于文献上记录的哪个时代呢?目前一般认为尧舜的时代在公元前2300-2100年前后,这就晚于陶寺早期。甚至认为因由阶级分化的遗迹,可以将其定于大禹传子的时代。
作者接下来提出一个我完全陌生的问题,即《尧典》中的“四仲中星”问题,就是说尧曾经命人以太阳运行和星宿位置为依据,确定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的时间。据此对当时天文现象发生时间进行推算,四星宿特定时间/位置存在的平均年代为公元前2476年。这个时间恰好是陶寺早中期,因此据此说陶寺是尧城,就完全吻合了。
接下来作者的讨论就精彩了。他问,为什么陶寺与历史纪年中对尧的纪年不相符,而根据四星推测,陶寺又与尧的时代相符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乎历史文献学和传说研究的重大方法论问题,他们取名叫“打结理论”。上古的历史主要是依据口传的,但口传的东西很容易遗忘。但行诸文字的史书,通常要把历史讲连续,所以很多上古的圣王都是连接不断的,但他们之间实在是相隔了很多代,没有办法自圆其说,只好把他们每个圣王的寿命拉长,100多岁的人很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因为记忆缺失,只好用有限的几个人来填补缺失的历史空间。
作者打了个比方,比如一根一米长的绳子,剪断后再打个结接起来,长度就不够一米了。如果多断几处,多了几个结,绳子就更短了。上古历史上的每个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这样的结,它们使历史变短了。这就是历史纪年中尧的时代为什么晚于陶寺早中期和晚于《尧典》“四星”测年的原因。我沿着这个思路发挥一下,就是如果想使传世文献的纪年相对符合考古发现的认识,就需要把一个个“结”都打开,虽然有断点,但还是尽可能平展地对接上。就是把文献上聚集为一个“点”的“圣王”的历史,恢复为一段“线”的“圣王时代”的历史。
作者还有一些有启发性的说法,比如上古时代同一血统或同一世系的人,往往会用同一个名号,这样也会造成同一个名号存在几百年的现象。再比如口头传说的基本内核不会变异的观点,等等。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个“打结理论”,它的意义有点像“箭垛理论”,但它却直接应用于历史传说。我其实一直希望能发现将传说用作史料、其核心就是为传说定时的方法,“打结理论”应该对此有所帮助。
“打结理论”还属于“破”的理论,我想“解结理论”是“立”的理论,怎样把文字历史中由圣王构成的“结”解开?即把一个时间点还原成一个时间段?这些问题简直太具有吸引力了!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09-11-14 18:31
有意思的理论,我曾经在写关于口头文学方面的文章时,也思考过口头叙述填补“历史空白”的 问题,但也没有得出什么像样的结论。
作者:
任双霞
时间:
2009-11-19 01:40
这次在泰山,又听赵老师详谈过。获益良多。
作者:
hermony
时间:
2009-12-25 22:28
期待赵老师的实战之作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12-26 08:46
好极了,这样的文章难得,关键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见推荐人的眼光,和知识分子谦虚的胸襟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12-26 21:54
施老师推荐了一篇好文章啊,
对了,施老,啥时候出您那篇“学术需要炒作”一文?我们都期待呢?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6-9-7 10:28
好文章再顶一下,可以让新来者看到。
作者:
六神合体
时间:
2016-9-7 12:49
拜读!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6-9-19 08:19
这个 “打结理论”有道理,也可以作为古史研究的一个“方法”来看待。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