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8-10-30 19:37     标题: 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

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文学人类学 小组讨论侧记  
----------------------------------------------------------------------------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荆云波




  比较文学和人类学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不搭界的学科。但是,自人类学诞生的初始阶段,人类学家就将神话、诗歌、传说等文学现象纳入到人类文化的范畴进行研究并从“比较文化”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不同族群的文化、文学现象,人类学当中的跨文化的文学比较成了人类学和文学的交汇点,较早地为比较文学打开了一扇跨文化研究的窗口。文学人类学的应运而生是人类学和文学相遇的必然结果。在我国,文学人类学是比较文学当中既前沿又边缘的一门学科。其前沿性体现在中国的文学人类学在神话研究、原型批评、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化人类学阐释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并在世界文学人类学界位居前列,其边缘性体现在文学人类学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院派的主流学者依然将之视为旁门左道,以至于在学科归属问题上堂而皇之的传统学科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接纳它,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人类学才在最具包容性的比较文学领域找到了立足之地。之后在历届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年会上,文学人类学学者的声音都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也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人类学究竟能为文学研究带来怎样的发展空间呢?这是比较文学及文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话题。
  2008年10月1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这个话题又一次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加拿大、美国、英国、埃及、韩国等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在两个方面体现了人类学对比较文学视野的开拓,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转向: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多样性及地方性问题
  在开幕式和大会的第一场主题发言中,与会者明显地感到了人类学将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向,大会几位发言人都特别强调人类学基于田野调查得出的经验——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对比较文学的启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了针对人类20世纪的残酷经验及文化中的霸权主义和原教旨主义之间的冲突,跨文化的对话显得更加紧迫,并在“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主题发言中提出中国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应当注重56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的流传和差异。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就“多元文化与文明对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在文化全球化中,所有原始古老的连结纽带都彰显得十分突出,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将原始性和普世性融合起来。地方性知识的全球性意义,或许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坚实的台阶,成为将“具体的普世性的”思维模式想象并实现为在全球性社会中张扬差异的一个基础。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教授巴柔(D.-H. Pageaux)也强调“内部比较研究”(compapratisme intérieur),即在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国家里,对内部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研究。
  以上几位在比较文学界颇富盛名的专家所谈到的都与文化人类学奉行的“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人类学是伴随着殖民主义扩张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对所谓的落后的异民族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的基础上,人类学家发现了“原始民族”生存的智慧,积累了大量地方性的知识和文化多样性的经验,认识到文化优劣并不能以科技与物质的先进与否来判断,这样就构成对启蒙以来资本主义现代性价值体系的质疑和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这是人类学贡献给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并成为后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源。文化多样性的思想对于比较文学研究同样具有启示性和重要意义。如果说以往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强调事实的“同源”、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强调文学性的“相同”,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求同”的可比性,那么,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则要在承认人类文学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相通性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比较的“求异”,即地方性差异、文化多样性成为可比性的基础和相互学习的前提。
二、文学人类学的追问:文学的概念和功能究竟是什么?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开幕式和大会主题发言之后,大会围绕着“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研究”、“文学与宗教的互释”、“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文学关系”、“跨文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诗学:历史生成与现代阐释”等18个分组和圆桌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其中,“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为文学人类学分组,此组的讨论围绕着“灾难与文学的文化治疗”主题展开,话题直接来源于刚刚过去汶川大地震,当时成立的人文救灾工作组的发起者就是地震刚刚发生后冒着余震危险、赶到四川大学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叶舒宪老师、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彭兆荣老师以及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徐新建老师。本着文学关怀现实以及人文学者的担当精神,人文救灾工作组做了大量的与灾难的治疗和救助有关的课题,此次小组会议上讨论的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文救灾工作课题的一个延伸和继续深入的讨论,并吸纳更多后学之辈对此问题发表看法。由于切合现实、关注当下,文学人类学小组的讨论引来了其他小组代表的兴趣,所以两场讨论会座无虚席,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乐黛云先生在14日上午亲临文学人类学分组会场,和大家一起讨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乐先生在讲话中对文学人类学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及年轻一代的探索精神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并对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寄予厚望。在大会的闭幕式讲话中,乐黛云会长还特别表扬了我国文学人类学学者在文学人类学领域的不懈探索和显著成绩。
  以往人们谈到文学,往往是以西方现代性知识体系建构起来的学科标准进行划分的,即以书写文本为前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谈到文学的功能也往往只论及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我们现有的正规教育传播的也是这一套文学理论。而12日下午和14日上午的文学人类学小组讨论会上,学者们则将视野更多地投向书写文本之外的丰富的民间活态文化及史前文化活动如巫术、祭祀、祈祷仪式上的祝咒、说唱、神话等语言样态,关注它们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的精神救治功能及构筑神圣场域的法术功能。12日上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的发言《文学:成人与救治——关于文学的人类学讨论》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的性质及功能,认为人是唯一具有自我参照、自我反思和呈现自身能力的动物,在人之成人的过程中,文学帮助了人做到这一切,实现了人类表达和被表达的需要;人类学是人类了解自身发现并呈现自身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就是人之成人的人类学,而神性文学可以帮助人类获得自救。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黄中祥研究员的《哈萨克族巫师——巴克斯的演唱功能》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录像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哈萨克族巫师在治疗仪式上演唱巫歌的具体情形。巴克斯是集主持仪式驱邪占卜的巫师、能说会唱的民间歌手、替人治病的医生、沟通人神的使者等身份于一身的人,他演唱巫歌的过程就是请神降神、驱邪治疗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歌连同表演、动作、声音的变换及其创造的神圣场域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离开哪一样,都不能够达到目的。可见,剥离具体情境的所谓的“文学”(歌词),是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汤小青结合自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的工作经验谈道,无论是徐新建讲到的形而上哲学意义上的文学,还是黄中祥讲的形而下具体的文学,文学的概念都应当是非常宽泛的,不把文学还原到具体的仪式或说唱背景中进行分析,那么,文学只剩下千篇一律、干巴巴的几条特征了,诸如生动活泼、简洁幽默等等,这样的文学是没有意义的。吉林师范大学杨朴教授结合萨满治疗和扭秧歌谈了文学的精神治疗功能。山东师范大学鹿国治教授从传播方式改变带给人们“互网络性”的启示出发,进一步谈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互文性,在广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网络间性”的基础上,恢复被经院文学阉割掉的文学的本有的救灾功能。国防科技大学柳晓副教授的发言以当代美国作家梯姆·奥布莱恩的越战经历与小说创作为例,从创作者的角度说明创伤叙事所具有文学治疗作用。
  14日下午文学人类学小组的讨论会更多的是文学人类学领域年轻一代的声音,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刚刚毕业于四川大学、经历了5·12地震的荆云波博士谈了她对国殇日仪式的思考,将国殇日仪式作为一个大的文化文本,在书写这场灾难仪式的民族志的过程中,国家的在场表达、民众的互动与认同、现代仪式与传统的链接及其疏导情绪、阶段转换的功能尽显其中,在某种意义上,仪式就是文学连同其发生文化情境的隐喻表达。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谭佳博士后的发言则回到古代,从对春秋会盟仪式的神圣性的分析中总结出在特定的历史动荡时代,以神的名义组织的会盟仪式所发挥的临时联盟、社会稳定和心理治疗作用。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黄悦博士谈到了神话中灾难叙事的特殊功能,她以《淮南子》中的神话为例,着重剖析了神话中灾难主题和英雄形象的相互建构、并在历史语境中不断被修改、逐步权威化的情形及其消除恐慌、凝聚认同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代云红也从神话的角度,探究了文学治疗功能的发生源头。他以天梯神话为中介,一方面揭示天梯神话与创世神话、仙话以及后世“灾难文学”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蕴含在天梯神话当中的灾难意识、永生信仰等文化内涵的分析,解析“多难兴邦”的神话学意蕴,探究文学的治疗功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王蓓博士的发言《格萨尔艺人社会职能初探》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实例和藏史文献,说明了现代社会中格萨尔艺人身上依然留存着预言、占卜、治疗、说唱传承等多重能力,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和多重社会职能。西安外国语学院黄世坦研究员最后的发言又将话题回到书写层面的文学上,解析了莫言小说《丰乳肥臀》的多重象征意义。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教授在14日下午大会的主题发言中,以《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为题,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西方现代知识体系对文学发生文化语境的割裂以及对原生态文学视野的遮蔽,他通过提供八个生动的民族志材料,揭示了在巫史同源、巫医不分的远古文化语境中祝咒、韵语的文学原生态发生情形以及文学的文化整合与治疗功能——人通过法术性的语言实践获得精神的自我救助与自我确证。他的讲话可以看作是文学人类学小组讨论会讨论内容的一个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对民族志诗学在中国学界的一次深刻回响。
  人类学为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视野,给出了跨文化比较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平台;文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对传统的文学概念和文学功能提出了挑战,警示人们重新思考文学,不能局限在狭小的文字书写和经典文学层面,只有将文学还原到其所由发生的文化语境中去考察,才能看清其背后的意义与功能。


来源:中国文学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