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与“哑神”狂欢的夜晚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9-15 00:00     标题: 与“哑神”狂欢的夜晚

  

与“哑神”狂欢的夜晚


王永虹 杨训波


中国文化报 2009-09-13 07:37



  
  位于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的盖瓦洒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据说被那里的“哑神”拥抱是很幸运的。
  传说中夜晚戴着丑陋的面具、跳着怪异舞蹈的“哑神”有着怎样的魅力?带着疑惑,我们和许多媒体朋友一道登上去盖瓦洒的车,去赴一年一度的“哑巴神”会,开始了与“哑神”亲密接触的体验之旅。
  从南涧县城出发,汽车在214国道线上风驰电掣,50分钟后,我们就到达盖瓦洒村的岔路。进村的盘山公路盘曲而迂回,约30分钟后,在一块平缓的山坡上,一个绿树掩映的小山村出现在我们眼前,公路旁还有盛装的彝家阿妹、阿嫂在守候。我们的车子刚停下来,阿妹、阿嫂的调子就飞了过来,“新新客人请来到,彝家阿妹来接您。”对山歌?我们可不会啊,几个人大眼瞪小眼,幸好有跳菜艺术团的编导大哥及时给我们解围:“为你才走这条路,为你才翻这座山。”一路上对唱在继续,我们在一旁看热闹,如此这般走走停停,终于来到村边。
  走进村里,只见一条条整洁的青石板路如丝带般连着家家户户,村中的房屋都是青瓦白墙。在村委会休息片刻,热情的村民就请我们到家里作客。主人给我们端上丰盛的晚饭,据传都是“哑巴神”喜欢吃的菜,这让我们感觉“哑神”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夜晚在众人期盼中姗姗迟来,全村人陆续奔赴广场中央,那里已经用松明子和干柴烧起了一堆篝火。篝火燃起来,芦笙吹起来,身着彝族服装的人们就围着篝火,手拉手,肩并肩,跺脚、转身,“梆梆梆”的脚步踏地声传出老远。脆生生的山歌从阿妹的嘴里飞了出来,阿哥也就不能闲着,于是,打歌的长龙在动,歌声在飞扬。
  时间在火热的打歌对调中飞快地走动,午夜时分,突然一个声音传进了大家的耳中:“哑神来了!”就见许多人散开了,6个头戴面具,赤身画着大大的“王”字,四肢用黑白二色染成斑马状,腰间挂着铃铛,手持木棍、木剑或者扫帚以及2个身披棉毯,头戴木瓢,身后拖一竹篾尾巴,上缚荨麻的“哑巴”,在锣鼓开道下突然冲了进来。传说中的“哑神”终于出现了,全场突然静了下来,哑巴们则围着篝火跳起了他们的神奇之舞。他们的舞步夸张而不失自然,动作神秘而不失真情。“哑神”右手持刀、杆或叉,左手使劲摇着系于其胯间的铃铛,眼睛不安分地向周围打歌的人群挑逗、搜寻,发现了看中的人,就会以老鹰捉小鸡的速度,疾步窜上去逮住他,把他拉进场内狂舞、嬉闹。 “被哑神拥抱是幸运的!”一个站在我们身边的朋友一边为我们擦去哑神弄在我们身上的颜料,一边对我们说。
  在哑神为取悦我们而摇响的铃铛声中,在木棒、刀、杆或叉的舞动中,在哑神与我们的身体接触中,我们完全忘记烦恼,忘记了时间,悠悠然,仿佛也做了一回神仙。恍惚中,广场上哑神与人的狂欢盛宴已散,农家小院里却不时传出铃铛声,驱邪逐魔的“哑神”还在村里挨家挨户继续他们神圣的舞蹈。
  相关链接
  跳“哑巴神”(彝语热闷巴),是240多年来一直流传于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彝族村寨盖瓦洒的一种古老神奇的舞蹈。这种舞蹈分为选会头、选哑神、栅大路、午饭蜜茶、打歌对调、与哑神狂欢、驱妖降魔、诸神回府8个步骤完成,只在每年二月初八跳一次。原来舞者是全裸体的,近年来才开始着裤。舞者身上涂有斑马状图案,戴着面具,舞时大家都不能出声,更不能张灯照明,故名“哑巴舞”。 2005年9月,哑神舞被列为大理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
引用:
看图说话:
附件: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