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陶立璠    时间: 2008-10-27 20:45     标题: 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

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


2008年10月27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近日,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5年。

  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大多是有影响、有代表性、有参政议政能力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们在政府内以个人身份,以“直通车”的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开展统战联谊工作。

  冯骥才表示:“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对我来说,今后的工作会更实一些,在继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附: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浙江宁波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近年来,致力于城市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03

冯骥才终成三高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13:45  竞报


  文娱 >> 文化冯骥才终成三高作家http://www.thefirst.cn/2008-10-28 11:28:25

  
冯骥才近日被国家聘为国务院参事,记者第一时间与冯老通了电话,记者戏称“您这下成了真正的三高作家了”,个子高,冯老一米九的个子,曾是篮球队员;作品产量高;这下官职也高了。冯骥才也跟记者开了个玩笑:“我现在身为三高人员了,更要发挥力量了。”

  羌族震后历史遗产应申遗

  竞报:您这次被聘为国务院参事,主要是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呢?

  冯骥才:主要还是文化吧。我这是个闲差,不用每天去北京“坐班”(笑),相当于一个顾问。比如说,文化方面出了什么大的问题,我们就要主动向国家反映,并提出意见;或者国家准备推出新的文化改革政策,也会先听取一下我们的意见。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界的声音,我很荣幸能代表知识界来说这个话。

  竞报:您这么多年来在文化民俗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这次有没有跟政府、提出新的建议呢?

  冯骥才:是的,我这么多年来已经很少写小说了,精力也基本上全放在了文化保护和民俗抢救上面去了。其实,我一直在给政府提建议,比如传统节日法定化,就是我提议的。最近,我们又响应总理号召,参与羌族文化的保护。

  竞报:能说一说保护羌族文化的重要性吗?

  冯骥才:羌族的人口数量虽少,但在民俗节日、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民居建筑、服装饮食等方面都有自己完整而独特的一套,如羌笛、索桥、碉楼、羌绣、羊皮鼓舞等。近些年,两次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把其中六项极珍贵的民俗与艺术列在其中。而我国的“藏、羌碉楼和古村寨”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并且这里还是大禹的故乡,有很多和大禹有关的见证物。

  竞报:你向国家提出了什么好的方案吗?

  冯骥才:现在连北川的大禹博物馆也被震毁了,原本濒危的历史遗存更加岌岌可危,应该采取特殊措施,紧急先行申报世界遗产。

  文化保护要从爷爷抓起

  竞报:国家现在这么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您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吗?

  冯骥才: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但是人说要从娃娃抓起,我觉得应该是从爷爷抓起。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我就把自己当作这个爷爷。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一些传统习俗并不是很了解,只能通过我们这些老家伙来了解这些习俗,如果我们做得不到位,很可能就会误导下一代。民间文化的保护是一种神圣的历史传递,我们应该把中国的民间文化完好地交给后一代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竞报:那么为什么在当代传统文化会流失得这么快呢?

  冯骥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我们国家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当时政府和群众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去贵州调研。贵州东南部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带动下,有30多万人去了苏浙一带打工,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不穿民族服装,这都是眼睁睁可以看得见的文化流失。

  ■链接

  当代高官作家一览

  王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部长

  张平 山西省副省长

  铁凝 正部长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王安忆 正厅级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记者手记

  作家适合当什么官?

  通常,我们可能认为作家当官也只能当一当作协官员、文联官员,做其他官员可能不合适。但我们究竟有没有想过,作协文联就一定是最适合作家的吗?

  作家一当官,特别是一些有具体工作的官职,比如作协主席等等,他们整天忙着应酬,这肯定对他们的创作有影响。

  作协应该由一批行政官员去管,他懂文学、懂艺术就行了。对作协来说,其实需要外行来领导内行。行政管理是一门深奥的专业学问,不是一个作家所能轻易驾驭的。大多数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当了官以后,作品每况愈下。

  而此次,冯骥才的这个官似乎给作家当官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一个更适合他们的位置——出注意,做参谋。没有特定要求,只是一个虚职,丝毫不会影响作家写作。就像冯骥才自己说的那样:“我只是提提意见,并不想整天去上班,更不想因此整天跟媒体打交道。”

  竞报记者 杨帆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04

冯骥才:这是一个文化人职责所在

www.TJXINHUA.com   2008年10月29日 11:42:40   

    新华网天津频道10月29日电 “受聘国务院参事责任重大,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注意倾听来自知识界的声音,越来越在意文化的传承。”长途电话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近日,他刚刚被聘为国务院参事,目前正在陕西出差,但还是抽空接受了记者专访。

    冯骥才目前正在陕西进行民间文化遗产调研,他表示自己也是刚刚得知消息,还没有专门就此事接待其他媒体专访。他不希望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来,毕竟这是一个文化人职责所在的事情,没有必要大肆宣扬。

    近年来,冯骥才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的考察和保护。此次到陕西,一是了解陕西“非遗”保护工作状况;二是为国家级“非遗”名录评定工作进行考察;三是对陕西民间美术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考察大唐西市、关中民俗博物院等单位,还将赴咸阳、宝鸡,并在宝鸡举行一场“非遗”保护座谈会,与当地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

    “做了参事,我更加不会放弃这方面的工作,但也会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冯骥才告诉记者,这次到国务院任参事,任期五年,主要还是负责文化制订方面,在一些大的问题上给国家政策提一些建议,因为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界的声音以及文化建设上的保护。

    “只要是文化方面不合理的问题,我作为参事都有责任向政府提出。”冯骥才说,他会向政府提议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多培养传统文化方面的年轻人才,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年青一代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体现,让大众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事实上,近几年冯骥才在专业领域的发言一直颇有“力度”,如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他直言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亟待接续;针对京剧进校园,他又大胆说出,“全民学京剧成了计划经济”;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他振臂高呼“民间文化需要拨打120”;在国庆黄金周上,他更是拍案而起,疾呼“不该只知‘黄金’不知‘国庆’”……如此种种,无不直接体现了一名民间文化学者的良知与焦虑。

    “如今做了国务院参事,我必会在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上更加努力。”冯骥才向记者介绍,国务院参事室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素有“中国政府第一参”的美誉,“我们的基本职责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他特别提出,国务院参事往往术业有专攻,具有专业的素养和眼光,又能超脱各种利益,多以个人身份参事,且能直接接近政府决策层,可以旁听全国人大会议,列席政协会议,与国务院部委负责人直接对话。此外,国务院参事多是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士。所有这些独特的条件,决定了他们更有话语权,也要求国务院参事必须不辱使命。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这是2003年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参事座谈时,吟诵出的两句著名诗句。总理说:“设立参事室、文史馆,目的是为了广开思路、广纳群言。”既然如此,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事要多念农桑苦、多闻饥冻声。“参事如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当如是!”冯骥才说。(完)




稿源: 津报网-每日新报  编辑: 杨萍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47

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得不得奖无所谓 流传最重要

--------------------------------------------------------------------------------

中国新闻网 2008年10月29日 09:5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发表评论

--------------------------------------------------------------------------------


  昨日,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应陕西省民协邀请,抵达西安。

  据悉,冯骥才此次来陕,将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在陕西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

  恰逢昨天中国作家网正式公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对于如何看待茅奖作品,冯骥才表示,把茅奖不要看得那么重,得不得奖都无所谓,曹雪芹、托尔斯泰那么多伟大的作家,他们一生什么奖也没有得过,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流芳百世,被那么多读者推崇,只要作品能够流传下去,能被读者认可,奖项并不重要。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48

做参事不能坐而论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03:09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辛晶)近日,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5年。根据国务院参事室网站上公布的资料,现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多为经济、城市规划和交通专家,冯骥才是唯一一位作家。

  虽然国务院参事室网站的主页上还没有挂出新任参事冯骥才的照片,但是,他已经开始思考着如何做好现在的工作了,“主要还是文化吧。我这是个闲差,不用每天去北京坐班,但做参事不能坐而论道,我很荣幸能代表知识界来说这个话。”

  关于他一直关注的传统文化保护,冯骥才说:“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有人说要从娃娃抓起,我觉得应该是从爷爷抓起。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一些传统习俗并不是很了解,只能通过我们这些老家伙来了解这些习俗。民间文化的保护是一种神圣的历史传递,我们应该把中国的民间文化完好地交给后一代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49

冯骥才:选我做参事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图)

--------------------------------------------------------------------------------

MSN  2008/10/28 09:51:00  来源:光明网



  近日,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5年。根据国务院参事室网站上公布的资料,现任41位(不包括冯骥才)国务院参事中多为经济、城市规划和交通专家,而冯骥才的加入,成为其中惟一一位作家。身为惟一的“作家参事”,冯骥才对自己的这个新职务会有怎样的思考,又会怎样去做?

  虽然国务院参事室网站的主页上还没有挂出新任参事冯骥才的照片,但是,他已经开始思考着如何在这个新职务下,把建言建议做得更“实”。

  冯骥才说:“当时参事室的人找我谈话,就是想让我在文化方面多建言献策。”

  参事不能“坐而论道”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自己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

  冯骥才(以下简称“冯”):差不多三四天之前,我收到国务院参事室发的一个传真件的通知,国务院决定聘我做参事,任期五年,很简单,只有两行字。

  新京报:之前有和你沟通过吗?看到传真后的心情如何?

  冯:参事室曾经找我谈过,他们希望我去做参事,他们希望我在文化方面多给国家提一些建议,同时说有些事情会向我征求一些意见。我当时也很高兴,说没问题,我这些年做的都是文化上的事情,比如文化战略上的思考,另外还有文化遗产抢救上的工作。

  说实话,看到这个传真时,我感到有压力。因为参事是一个实际的事情,这不是文化界的一个小事儿,尤其要对国家的文化战略,文化结构要有想法,参事提出的建议不仅仅是学术观点,要具有操作性,不能是虚的,不能坐而论道。

  “参事比政协委员更直接”

  新京报:有没有询问过选择你作为新任参事的原因?

  冯:这个我没问过(笑)。不过在文化遗产抢救上,我也向国家提过很多的建议,当然主要是通过全国政协,比如建立国家文化遗产日、关于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关于春节假期前调一天,比如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很多建议国家都采纳了,包括地震期间保护羌族文化,建立地震博物馆,国家也都采纳了。

  聘请我为参事,我是个作家、文化人,从这个角度说,也说明国家注意国民的精神,注意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的文化质量,同时也注意直接听知识分子的声音,国家注意到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听取他们意见。

  新京报:“直通车”的形式是国务院参事与全国政协委员在表达建议上的不同吗?

  冯:过去我基本上通过(全国)政协,用提案的方式表达出来。现在又增加了参事(的职务),参事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意见反映上去,国务院有一个参事室,它又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所以我想会比政协委员的身份反映问题更直接一些。更直接表达我们知识界的想法。

  另外,“参事”需要比“政协委员”更实,操作性更强一些,毕竟参事已经参与到政府的工作了,但是政协委员还是在政府之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我觉得参事是与“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要更实际一些。

  “参事没有权势,只是一个渠道”

  新京报:那你作为一名参事,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冯:对于我,参事虽没有多少权势,但这是我的一个渠道,我会与知识界的朋友更多的交换意见,把大家的意见反映上去。

  国家文化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教育问题,我都有一些想法,但是刚刚接到聘为参事的通知,现在还没有来得及理清头绪。

  不过我要做得更实,压力就更大。(停顿)我倒是认为越实越好,想法能够付诸实践的可能性就越高。

  揭秘

  参事是给领导人做“参谋”

  参事沈梦培介绍,参事所研究的问题均针对现实

  本报讯72岁的沈梦培已经做了10年的国务院参事,他说,国务院参事是给国家领导人研究问题的,所做的题目都是针对当今的现实问题。“它如同当一个‘参谋’”。

  问题直接反映给领导人

  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之一,国务院参事室几乎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一同成立,从1949年11月起到2008年8月,先后共有191位参事受聘于此,现任参事41位(注:国务院参事室官方网站数据,其中未包括冯骥才),他们大多是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

  “国务院参事是给国家领导人提出各项建议,所做的题目是围绕着将来的发展问题。”沈梦培把它形容成“参谋”。

  参事有很多“特权”。比如,参事可以以“直通车”的方式反映意见。有一个建议,可以直接交到参事室,经过参事室的审阅,认为存在操作性,参事室给打印好,直接送交国务院的领导,领导审阅后,再批示给某某单位或人做具体研究。

  提出的建议要“比较实”

  不过国务院参事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沈说,国务院参事不是谈自己的事情,要拿来写建议给领导,领导同意后,还要有具体的实践办法,“参事的建议一定要做得比较实,不是说我要怎么样,一定要和国家现在的任务结合起来。”

  声明: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京报社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51

王石川:愿代表委员参事都能不辱使命


凤凰资讯  2008年10月28日 09:39  来源:珠江晚报


作者:王石川

近日,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5年。冯骥才表示:"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对我来说,今后的工作会更实一些,在继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10月27日《京华时报》)

身为作家的冯骥才曾以小说享有盛誉,后不遗余力地奔波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

如今,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势必使其在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上,更有作为。众所周知,国务院参事室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有"中国政府第一参"的美誉,国务院参事的基本职责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参事往往术业有专攻,具有专业的素养和眼光,又能超脱各种利益——多以个人身份参事,且能直接接近政府决策层——可以旁听全国人大会议、列席政协会议,与国务院部委负责人直接对话。此外,国务院参事多是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士,所有这些独特的条件,决定了他们更有话语权,也必然要求国务院参事必须不辱使命。

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国务院参事不辱使命,敢于为民鼓与呼,为公共利益奔走,比如任玉岭,他大量调研调的基础上,他拿出一系列翔实的数据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为了做好参事工作,每年都要走访调研全国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每年都会向两会提交多达十几项关系社会重大问题的提案。显然,像任玉岭这样的参事应该多多益善。由此看来,冯骥才在国务院参事这一舞台上必然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

当然,应该说冯先生近几年在专业方面的发言,颇有力度,诸如,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针对京剧进校园,冯骥才认为,全民学京剧又成计划经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民间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20——紧急呼救;国庆,不该只知"黄金"不知"国庆"……这些发言都有见地,体现了一名民间文化学者的良知与焦虑。笔者期待冯先生不必拘泥于民间文化这个圈子,在其他场域也多直言、敢发言。毕竟,国务院参事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是,密切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及时反映社情民意。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这是2003年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参事座谈时,吟诵出的两句著名诗句。总理说:"设立参事室、文史馆,目的是为了广开思路、广纳群言。"既然如此,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事要多念农桑苦、多闻饥冻声,参事们也不必心有畏葸,怯于直言。其实,参事如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当如是!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52

冯骥才改行昭显作家责任意识

辽宁新闻 2008-10-28 09:06:45


  □郝洪军

  冯骥才在天津很有知名度。 1米90的大个子,他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果子吧!”大冯能忙嘛?走街串巷,整天忧国忧民的神情,低头忙着文化遗产的甄别与保护工作。

  20多年前,人们从冯骥才的 《神鞭》里熟悉一个叫 “傻二”的人物。傻二以头上的长辫子做武器,与义和团一起同洋人战斗。但傻二最终真傻眼了,他发现祖上传下的 “辫子功”难抵洋枪炮,他与时俱进,毅然割掉辫子,玩起了洋枪……

  傻二的辫子功不好使了,“宝贝”在洋人的枪声里被抛弃,但不是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糟粕——冯骥才明白这个道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冯骥才埋身于街头巷尾,聚精会神地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

  冯骥才是个作家,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出了150多部,可谓著作等身。但在大冯看来,作家真如同坐在家里。只有走出家门,在感受工业文明带来的阵痛后,他才能感悟到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注定会比自己攒一本畅销书更有价值。

  可以说,在中国当代作家群落里,“改行”已成为时尚。曾写出《塔铺》的刘震云成了冯小刚的专职编剧;靠《新星》走红的柯云路抛弃现实主义,玩起了玄学;还有,张贤亮经营4A级旅游区,刘恒做起了导演……

  许多作家漠视社会责任,牵着媚俗的风筝摇摇欲坠时,冯骥才朴实的双脚深深地根植于养育他的土地。正因为大冯足以感动中国,这位作家享受到一种殊荣:温家宝总理日前把他聘为国务院参事,让他参政议政。

  这是冯骥才的幸事,也是中国那些濒于绝迹的民间文化的幸事。10年前,他把天津面临消失的民间文化4本画册的方式送给地方官员时,没人理会他——至少现在,他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奔走时,谁还敢让他再走弯路?

  dongbeiren_3@hotmail.com

  

  


来源: 辽沈晚报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53

让每一位公民都搭乘“民意直通车”



2008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梁江涛

近日,作家冯骥才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5年。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以个人身份,以“直通车”方式参政议政。冯骥才一直致力于城市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0月27日新华网)

国务院总理聘任国务院参事,大多是60岁以上有影响、有代表性、有参政议政能力的爱国民主人士。作家冯骥才一直致力于城市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堪称文化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他受聘参事后,将以个人身份,以“直通车”的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方面,及时向政府建言献策,同时提请政府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好政府的参谋。

不过,仅有各行各业具有影响力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成为国务院参事和各级政府顾问,受所事专业与生活环境的局限,所代表的民意还远远不能涵盖广大社会公众的动态诉求。在聘请专家级人士担当参事和顾问的同时,应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行列中来,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三农问题、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医疗改革、环境保护等与民生休戚相关的诸多方面向政府建言献策。

互联网的便捷与互动性决定了构建“网上民意直通车”的可行性。中国已成为互联网大国,早在2006年网民平均上网时间就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同样也属于尊重网民权利,进谏纳言,从善如流的政府。最高决策者已身临其境体会到互联网是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对网络平台疏通民意表达的独特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通过网络,给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网不完全的统计,每年两会期间网民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尽管这几十条万网络民意仍是沧海一粟,却能立体的体现民声、民愿、民意。网络为社会公众对国家大事、民生热点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一个非常迅捷便利平台。

网络“民意直通车”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保守统计,中国网民已逾两亿,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上网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这一头已经初具规模,渐成常态化。那么,关键的一头——吸纳民意的政府准备得如何呢?最高决策者已身体力行,各级政府官员也走到台前。越来越多的领导上网,彰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能力的一次“全面升级”。“软件”硬了起来,但硬件却不尽如人意,政府和部门网站却懒散的走在了后头。有的政府网站没有设立互动平台;有的进得去,“出不来”——网民反映的问题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有的“上通下不通”,网民能发言,政府答复与相关信息,特别是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信息却总是姗姗来迟,一些地方政府以“保障稳定”为借口故意迟发或隐瞒信息,不仅让公众不能享有知情权,而且使公众对政府行为不能及时参与和监督,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让每一位公民都搭乘“民意直通车”,不仅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像作家冯骥才那样直接表达利益诉求与参政热情,为政府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更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的务实选择。


(责任编辑: 于天夫)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10-29 22:54

作家冯骥才受聘国务院参事 以个人身份参政议政

2008年10月27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知名作家冯骥才近日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五年。资料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两会期间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说,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文化保护体系。同时,冯骥才委员建议,应在法律保护上进一步健全。 中新社发 陈雷(邢台) 摄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 中国知名作家冯骥才近日被聘请为国务院参事,聘期五年。据官方消息透露,参事可在政府内部以个人身份,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咨询国是,开展统战联谊工作。
  此次受聘的作家冯骥才现年六十六岁,浙江宁波人,生于天津。他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散文《珍珠鸟》等。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并担任几家文学和艺术杂志的主编。
  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年龄一般在六十岁左右,大多是有影响、有代表性、有参政议政能力的爱国民主人士。


  冯骥才向外界表示:“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对我来说,今后的工作会更实一些,在继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完)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1-9 21:35

冯骥才先生考察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www.sn.xinhuanet.com   2008-11-06   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冯骥才细心的欣赏汉代壁画



冯骥才参观关中博物院院



冯骥才在博物院参观观众老宅



冯骥才与长安鼓乐乐队成员合影



冯骥才特别关注几千根拴马桩


    10月31日,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对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专题考察。
    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山脉南五台山北麓,现收藏有3万多件民俗瑰宝,这些藏品中有雄浑精美的明清古代民居群40多座,有历代拴马桩8000多根,还有上马石、石马槽、石狮子、石碑、壁画万余件,存量之多、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冯骥才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被称作是“地上兵马俑的”拴马桩,聆听了有“东方交响乐”之称的长安鼓乐。冯骥才对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说:你的拴马桩,我认为无人能比,我认为这是陕西石雕艺术的骄傲,也是陕西民间文化的骄傲。它是古代民间的图腾。听完上千年历史的长安鼓乐,冯骥才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整个博物院的灵魂。必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到你的博物馆来,你才是民俗博物馆院,你所有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才活了,还魂于这些器物。
    与陕西省委宣传部领导及陕西文化界人士座谈时,冯骥才指出,我们做博物院就是让民间文化登堂入室,让他享受历史最尊贵的地位,被博物馆收集进来的都是陕西人民的宝贝,都是国宝。你必须要对这些东西负责,必须要做档案,作数据库,进行严格的分类。我们只要把这些工作系统的做好。(张 井)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1-9 21:37

“奥委会主席”明来津欢聚 “蜡艺通神”体验奥运
--------------------------------------------------------------------------------
人民网 天津视窗 2008-11-7 16:46:06     




简要内容: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体育局和今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蜡艺通神”——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蜡像展,将于明日起在天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7日电: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体育局和今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蜡艺通神”——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蜡像展,将于明日起在天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观众可在为期8天的展览中,近距离欣赏到8位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蜡像。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蜡像是天津蜡像艺术家尔宝瑞应国际奥委会之邀精心制作的。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二楼的仪式厅内,8张华贵的龙椅上端坐着8位历任奥委会主席,顾拜旦满头银丝、目光炯炯;萨马兰奇双臂环抱、仪态欢愉。他们正在侧耳聆听本届奥委会执行主席罗格的精彩发言,一向严肃的罗格这次也难掩喜悦,面带微笑地介绍历届奥委会主席的生平功绩与共同理想……这就是即将于明天与观众见面的《蜡艺通神——尔宝瑞历届奥委会主席蜡像展》。

  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历尽艰辛,国际奥委会历任的8位主席有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但却从来没有机会促膝而谈,时空无情地将他们分割开了。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智慧和情怀将8位国际奥委会主席“请”进家门,让他们欢聚一堂,畅叙往昔。蜡像艺术家尔宝瑞以传神的艺术功力真正实现了萨马兰奇主席所期盼的让历任奥委会主席“重生在永恒的现在里”。

  这组珍贵的蜡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隆重展出,受到各界好评。奥委会执行主席罗格到现场观看后很是惊奇,并在蜡像前合影留念。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此次展览,将是这组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也是艺术大师尔宝瑞的故乡展。国内29个城市和海外29个城市巡回展出后,将赠送给国际奥委会并永久收藏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蜡像展向公众免费开放。为确保展室内的温度保证蜡像的安全,展馆每天将限制接待300名观众。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入场。(高丽)
作者: 燕赵悲歌    时间: 2010-5-8 23:58

最佩服的是作家冯骥才。
最尊重的是保护天津老城的冯骥才。
开始怀疑的是成为民协主席的冯骥才。
进一步怀疑的是被参事了的冯骥才。
——冯骥才先生如今是合格的社会活动家和演员,离作家原来越远,想做学者还不太够格。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