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
[ 来源:《学术论坛》 | 更新日期:2009-10-19 14:56 |
作者:何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属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种形式。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实质上是一种民族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相联结,就是既要追求经济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注意生态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与多样性,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确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又一次显示了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综观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呈现出社会整体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运行从相对迟缓走向快速、高效,文化格局呈现多元化,文化氛围趋向伦理型与文化经济型并存,社会治理从自发走向民主开明的总体方向发展,表现出区域的、民族的特点和规律。
一、社会文化从落后向先进变迁,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促使文化变迁,而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文化革新,又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通过国家政策法律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调控,促进民族成员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现代化共享,增强科技、市场和民主等方面的知识观念和社会行为,培育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进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一)从传统落后观念转变到先进的技术和市场意识。促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在政府引导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技观念逐渐得到接受,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意识带动下现代生产方式的应用,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搞多种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机制,推动了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同时,生态意识的提高,也使农村生态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实行封山育林,水土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市场观念、产业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得到发展,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把自身的居住、饮食、服饰、歌舞等文化传统,转化为民族文化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
(二)在传统文化中注入现代意识。建立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平等团结、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民族文化要保持自身发展而不被淘汰,必须不断地吸纳先进文化的因子,才能充实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意识重家族家庭和睦,讲长幼辈分。守传统习俗,重亲友感情,习惯于邻里诚实互助等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仍然鲜明地存活于民族成员的观念、情感、习惯和行为中。在继承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学习并接受公平、法制、商品经济等现代观念,为现代化发展创造文化条件,加快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安定团结局面极为重要。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各少数民族文化互有差异,但都具有平等的展示平台,得到弘扬和协调发展,促进了国家文化心理的巩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各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环境。
(三)扩大民族交往。增进民族文化的宽容意识和全球意识,推动文化心态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文化变迁的原因“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改变”。文化变迁的内部发展普遍表现为发现和发明,外部发展或接触变迁则源自借用、传播,但变迁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的互助而成。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偏僻、封闭的环境,群众缺少与外界的交流,观念较为狭隘。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接受先进的观念和知识,利用现代化的市场和技术,汲取先进文化,融进时代因素。多元文化观念、全球意识的不断增长,使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宽容意识得以质变、飞跃,逐步产生融入世界文化的心理基础,为西南民族地区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只有不断给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民族的特色,增强抵抗力,经受得起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免于消亡。
二、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发展的多元化与自觉性,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现代变迁的主要模式
当代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经历了从“强制变迁”、“计划变迁”到“引导变迁”、“自愿变迁”及“自然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变迁日益朝着多元化与自觉性的方向发展。
(一)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强制变迁”、“计划变迁”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引导变迁”和“自愿变迁”发展。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自然条件差,国家一直实施民族扶贫政策,具有“计划变迁”和“引导变迁”的性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由以前的直接“输血”改为“造血”式的扶贫,在开发土地、税收政策、工商注册政策、贷款发放政策、国债使用政策、边境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倾斜,做出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规定,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通过技术和市场手段脱贫致富。在政府扶持和市场利益驱动下,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型,改变了世代沿袭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从被动到自愿地接受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二)全球化趋势下的市场化、技术化和信息化。使“自愿变迁”、“自然变迁”成为变迁的主流。在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型过程中,由于政府在少数民族乡村建立了图书室、电教设施,开展了多层
本文原文次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播、电视、电话甚至互联网的进村入户,加上外出务工的见识,不仅农民“吃、穿、住、行、用”物质生活条件质量有了根本改观,而且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文化视野的扩大,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觉适应现代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改变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文化,选择有利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方式,显示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走向“自愿变迁”和“自然变迁”,显示了从物质生产方式到生活形式,再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心理结构等变迁逐渐深入的多层次性、多样性。
三、社会存在的非均衡性。造成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非均衡性
经济全球化为民族文化吸收外来养分提供了新契机。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处于发展的不同境遇,利益落差不同,文化变迁的快慢程度也明显不一样,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经济生产发展程度不同。文化变迁的进程也不同步。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城乡、区域等的差别是造成文化变迁非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中国科学院的系列研究报告,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总能力及“生存支持”、“发展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智力支持”等系统的各种排序中,民族地区都处于倒数地位,都属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也多落在后位。这是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造成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变迁快慢的差异。一般来说,经济生产发展程度高的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周围先进文化的能力强,文化变迁的速度快。所以,要区别对待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因素,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关联,分析民族文化诸要素的不同特征,寻找民族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差异因素,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殊状态,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选择适应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文化变迁的状态也不一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形成民族交错居住的基本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地区却广,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及沿边地区。自然条件的阻隔、交通条件的差异,使经济文化交流难以进行,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经济文化孤岛,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文化的变迁。一般而言,自然环境条件便利的民族,与外界交往多,文化变迁快。但从文化资源角度看,自然地理对经济文化的影响,却往往出现两种相反的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差的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开发程度低,文化生态保存完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相反的则是经济生产开发程度高,文化变迁快,文化原生态毁坏严重,民族文化资源缺乏,出现一种文化二元结构的状态。
(三)处于不同层面的文化,内部的变化快慢也不一样。文化人类学把社会文化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变迁总是先于非物质文化,表层结构快于深层结构。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民族的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人们的经济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打破了生存方式单一封闭的状态,生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由于生产力发展,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又是千差万别的,文化内部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出现非均衡性特点,物质层面的变迁最快,也往往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变迁较缓慢,人们的接受过程漫长,但制度和精神变迁能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营造政治文化环境,最终推进经济发展。此外,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地位和影响也大小不一,外来的强势文化占优势,经济发展落后的本土文化处于劣势,民族性容易被弱化,甚至会失去“话语权”,面临多方面冲击而丧失自身。
四、文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主导方向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初始阶段的特征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或对立的前提上,最终后果将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利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必须实现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挖掘文化资源,以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以文化力作为民族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忽视文化功能,抛弃、背叛传统文化,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失控和剧烈震动,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精神力量的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有助于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推进。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锻造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单纯的经济竞争发展到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综合竞争,增强民族经济的精神竞争力,增强竞争的综合实力,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封闭落后的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变迁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传统上以粗放型传统农业为主,整个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带领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走出去,抓好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扩大文化视野,借助新的科技文化力量,形成民族区域经济的突变。
(二)利用传统文化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曾经出现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超载放牧的现象。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在如何形成族群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机制方面,民族文化能有所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根深蒂固,可加以改造和利用,使之化为现代生态保护的内在精神力量。同时,要从现代科学文化的角度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响应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利用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来调适民族的生存系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文化体系,推动文明社会建设。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区域自治、尊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发展语言文字的政策,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经济优惠政策。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建立现代民族文化体系,建设文明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开发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文明,使经济结构更合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纳入以知识为基础的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廉洁、公正、高效、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以及规范的法律、经济和文化体制,推进区域文化、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五、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成为西南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文化多样性,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在商业大潮冲击下,许多民族文化生态正处于流失、毁坏和消失的濒危性处境,必须解决好保护、创新和开发的关系。
(一)在与文化生态的协调和融合中保护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保证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应加强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编制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目录,积极立项保护,形成全社会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之和睦相处的文化氛围;民族文化只有在其生成的生态环境中才有生命力,并得以保持和发扬,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主导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加强立法是民族文化保护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云南省率先出台《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带动了其他地区的立法;国家文化部启动了“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各地正加大力度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具有典型性的、保存较完整的民族文化自然村、生态环境区进行原生地的动态保护。1998年贵州建成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此后,云南、广西等地也先后建立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态博物馆、文化保护区,从博物馆式保护到全方位的生态性保护,从物态文化保护到活态文化保护,与适当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渐深化和现代化。
(二)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文化变迁的方向是现代化。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形态而存在,并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可开发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基础上的适度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潮流。此外,可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题材,开发各个民族代表性的文学、音乐、曲艺、舞蹈、戏剧、美术、电视、电影等艺术精品;可举办重大文化盛事活动和民族传统节庆,发展会展经济;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出版、信息传输、影视音像、文艺教育、体育、文化娱乐、艺术展演、民间工艺、广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民族饮食城、民族纺织服饰园、民族民间节庆娱乐场、民族工艺一条街之类的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区;可以开展“民族艺术之乡”、“民间工艺之乡”创建活动,进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开发;还可以利用对外文化交流,推介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和发展成果,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发成果卓著,昆明世博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取得巨大成功,《印象·刘三姐》《云南映像》等文化精品蜚声海内外,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