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hatujin
时间:
2009-10-21 23:47
标题:
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
基本信息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20706683X
·条形码:978720706683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民间文化前沿论丛
内容简介
这本书早已画上最后一个句号,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问世。十多年前我在另一所大学从教并写诗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遴选一个特定的文化区间,从人类学、民俗学角度讨论诗的发生,是一个具有开创意味的工作。这个想法直到我调入集美大学后才变得强烈而清晰。
1996至1997两年,我有幸赴北京师范大学在钟敬文先生门下,拉开了以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为切入点的诗歌发生学研究的序幕。从那以后迄今,我的这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俗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在先生辞世后的追思文章中,我回忆道:“在钟敬文先生身边的日子里,他老人家十分关注我的诗歌发生学研究,已经记不得我们有过多少次的热烈讨论”“有一次先生偶然发现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的《原始艺术》中的有关表述对我研究有用,他就在书中夹了一张小纸条留待我参考”。我的研究后来所以能够成书,熔铸了恩师的许多期许和亲炙!它的面世,我首先拿它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地方,心却没有走出喜马拉雅。今年夏天我再一次将足步踏上了这片久违了的土地,真的是感慨万端。自童年时代起,我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即一定要寻找机会报答那片养育我的高原。这本书的写作算是我的一个承诺。本书所做的工作于人于己都是探索性的。我与其是在抛砖引玉,倒不如说是在投石问路。在这本书里,我把喜马拉雅山地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诗歌发生学为视角,对当地那些与宗教或世俗仪式胶结在一起的歌谣,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认为人类早期的诗歌就是仪式活动中的种种唱诵。歌谣与仪式的共同特征,对后世诗人创作和民众的民俗活动具有显而易见的持续性的影响。书中特别强调:人类精神中的诗性品格亦诞生于原始的仪式化行为。这一研究理应对现代诗学产生拾遗补阙的作用。
--------------------------------------------------------------------------------
作者简介
夏敏,男,浙江苍南人,1964年1月生,集美大学中文系教授,集美大学民间文学与艺术遗产研究所所长。1996至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钟敬文先生从事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研究。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与宗教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红头巾下的村落之谜》等多部,在《文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国藏学》、《西藏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民俗研究》、《西域研究》、《文艺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百余篇,发表论著逾百万字。主持或参与过多种学术课题研究。热衷于散文、游记和诗歌创作。担任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福建省民俗学会理事、厦门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目录
第一章 喜马拉雅:歌谣与仪式混融的地方
一 民族:沉湎于歌谣的山民们
二 地球第三极:雪山与绿甸之间的特点言说
三 价值:从习俗说明歌谣的发生
第二章 歌谣艺术的宗教文化生态
一 宗教:环喜马拉牙宗教文化圈
二 民歌的宗教功能
第三章 歌谣:从宗教仪式到世俗习惯
一 分期:歌谣的时段分类
二 诞生:咒语、祈祷语、颂神词与诗的发生
三 演化:神职人员和民众的心声
四 礼俗与歌谣
第四章 思维:宗教与歌谣的贯通
一 原型:永恒的集体无意识与诗的形式规则
二 梦想的时代:诗乐舞的共生
第五章 传播与涵化:一个歌谣人类学者的结语
一 环山传播的歌谣:族内与族际
二 民歌的命运及其现代启示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