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青甘文物流失折射出整体性的文化乱象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09-10-20 20:24     标题: 青甘文物流失折射出整体性的文化乱象

                                青甘文物流失折射出整体性的文化乱象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更新日期:2009-10-19 16:37
                                                                    作者:胡印斌
  
       青甘文物流失背后,那些如同包浆的“文化”推手
  青海、甘肃文物大量流失的情形,据说已持续十多年了。这期间,虽然也经治理,也有收效,但依然暗流涌动。按说,这样的事体差不多已属法律的范畴,与文化艺术颇有些距离了。不过,观察此一具体“文化事件”可知,长期的文物流失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整体性的文化乱象。某一地区长期养成的官场文化、政治文化,某一时期蔚成风气的商业文化、民间文化等等,猬集辐辏于利益旗下,交互作用在文物身上,共同成为文物流失的幕后推手。
  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李健民发现,在盛产红山玉的内蒙古赤峰,人人以收藏红山玉为荣。更有甚者,当地大小官员常在迎来送往中把红山玉器、特别是其中上等货色,当作重要的行贿受贿物品,这在当地已成公开的秘密。事实上,这样基于文物受让的“艺术雅贪”,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已经成为地方公害。这些年社会上的收藏热愈演愈烈,其中很大一部分推动力,即来源于一些官员对于文物的不加择取的嗜好。
  “雅贪”的文物嗜好尽管疯狂,却因为蒙了一层文化的轻纱,而显出某种程度的温情,也使得行贿受贿少了些许赤裸。似乎,这不过是小毛病,甚至都算不上毛病,而是一种盛世之下的文化点缀和风雅回归。只是,官员一旦养成此种“雅好”,官场上大抵也会很快形成相互授受的风气。现在很难断言这风气有多么严重,不过,“货”有限而“欲”无穷,因为权力的介入,原本花样翻新的倒卖盗卖会更加一路畅通,原本无助的文物会益加无助。
  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风气所及,看上去光鲜的文物圈子就会变成欲壑难填的大粪坑。粪坑自有粪坑动员资源的能量,比如,广袤土地上的老百姓可能会利用帮忙之机向考古队员“学习”技术,大大小小的商人会钻可钻的任何空子,而把持不住的公职人员甚至会以公务之名或盗挖或扣押或倒卖……在这样的全民“文化热情”面前,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说辞不免苍白。
  青海、甘肃十多年来大量文物流失,多半系这些因素合力造成。然各种力量焦点看似在“文化艺术”上,实则更指向文化艺术之外的利益。蕴藉在青海蛙纹人头彩陶罐之上的彩陶文化,不过是盗卖者的筹码。甚至可以说,在一些人眼中,几乎所有的文物,指向的都是可兑现的待兑现的利益。文化其表,利益其里;风雅开路,利禄收官。凝聚着人类文明信息的文物既以文化聚集了世人目光,却也因此与文化产生了深深隔膜。这是怎样的无以言说的悲哀!
  也因此,有人开列良方,主张除严格查处文物走私之外,重要的就是导之以利,认为“鼓励发现者上交文物,给予与市场等值的奖励,才能避免文物大量流失”。如此以利导利,貌似公允,实则不免笨拙。且不论奖励的钱从何而来,即便有钱,如何操作也成问题。更何况,国家出面的收购反倒可能推动民间的文物盗掘,在合法的旗号下,民间一旦爆发出“发现”的热情,那些散落在原野上的、黄土下的文物,大概很难不遭荼毒。
  今年3月,圆明园铜兽首回归引发全民热议乃至激发了出位的文化行为,很多人也许认为那是普通中国人爱国热情的一次爆发。其实,在该事件中,媒体固然引导公众注意到大批文物流落海外的现实,却有意无意忽略了那些文物如何出去的问题。而不明了这一点,爱国热情滥用与否且不说,至少不能引起民众对文物外流的足够警惕。口扎不住,仅仅靠买是买不完的。甚至,不问来历,只求回归,回购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洗钱的途径。
  可见,文物流失问题虽然肇因于利益,却不能单纯地以利导引。相反是要斩断这一条利益的链条,回归文化的、艺术的本质。国民之热爱中国器物、追慕中华文化,原本就应该存有一份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断不应该成为文物流失的幕后推手。只要社会上的收藏热不减退,则文物流失不会根绝;只要官员的文物热情不减退,则文物地下流通不会消失……如果说有源头的话,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始终是这个时代种种文化行为的终极解释者。
  眼下,尚看不到文物热、收藏热有退烧迹象。如何让这样的热潮驻留于文化、止步于利益,恐非易事。特别是当文物一旦沾染上众多现实因素,治理文物流失便成为奢望。从历史上看,文物的周围,如同器具的包浆一样,多的是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一部文物的传承流转史,便是一部权力、利益的博弈史。在这个背景下,斩断利益链、回归文化谈何容易。然而,不斩断这利益链,照此速度,则中华文明亦有可能一点点流走。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