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学的地域性写作价值几何?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0-11 06:45     标题: 文学的地域性写作价值几何?

文学的地域性写作价值几何?

作者:梁凤莲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10日 14:56 来源:羊城晚报 




  “新移民写作”与“本土言说”

  对于文化的心态,在中国甚为矛盾复杂,一会儿是妄自菲薄,一会儿是妄自尊大。而在广州,这种文化心态大多情况下则是向另一种模糊倾斜,可有可无,无可无不可。

  一说起岭南文化,动辄举起两千多年的招牌,既然已经形成了说法,不过是惯性使然,但是,又有多少人从情感上由衷地为这块土地的历史悠久感到自豪、感到欣慰?在全球化的覆盖下,故乡的价值与广州本土化的走向似乎有点渐行渐远了,风俗地域之类的人文,有时成了猎奇,有时成了附庸的点缀,有时是尘封的历史,有时又是一些嫁接的说法。

  “新移民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本土言说”毕竟不同。前者缘自于各自的故乡与移居地的文化反差,对移居地文化的真正的进入以至完全的融入,除了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此在文化的把握、对此在文化情感的养育和深化。而对于后者,本土言说赖以寄存的则是血浓于水的故乡记忆、情感记忆以及文化记忆。

  “移民写作”有即时的现场感,有直观的时效性,受到关注与追捧。相形之下,关于本土的根性研究与书写,关于精神记忆的本土化表述,却呈现不咸不淡状。究其原因,似乎离不开对此在历史的分量无足轻重的态度,对创作本土归属的源泉不以为然,对文化在创作中的反映不得要领或难以深谙其中三昧,对历时性的重视远没有对现时性的在场更为上心,对生活现场的表象变化比对根源属相更为留神。

  凡此种种,使文学的“本土言说”日渐淡弱,甚至有被丢失或者淹没之虞。

  外来人与广州市井声色

  文学是文化最有效的守护者。对地域文学书写的态度,意味着,一方区域是否拥有自身的文学符号,是否建立起自身的文学形象。广州乃至广东本土,并非除了吃就什么都没有,除了各种活法就什么都微不足道,除了杂七杂八天天匆忙一地鸡毛,就没有什么更有文学更有文化的东西可以当之无愧、骄傲自足。尤其是文学,代表广东身份的表达并非到了上一辈就戛然而止,就无须再续。

  如此,不是此中行业者的你我有问题,就是导引有问题,或者是氛围有问题。

  随着广东及其广州,逐渐成为东西南北中都涌来的移民区域、移民城市,随着不同的移民的文化背景、文化记忆汇聚碰撞,广东的本土意识似乎无可避免地淡弱下去。

  话语权倾斜,不足道,不屑,评判审定的都是外来的标准体系,这块能容纳不同层面的人生存的热土,其文化却并没有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外来人心在故乡身在客地的情绪愈浓,对广州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度则愈来愈薄弱,此处的生存氛围也就愈来愈显得没有文化了。这些外来人寄居此处十来二十年,也不一定愿意看待自己是广州人,或者视广州为精神的家园、情怀的归栖。梦里梦外,踏响的还是故乡的足音跫音,却无关于广州的市井声色。

  缩小到文学的范围,情形亦大同小异。

  文学地域性与地域文化

  但凡新时期以来有较大成就的小说家,大多有一方水土作为创作资源、文化支撑与作品特色。

  没有这些经年累月的浸泡,没有一种由衷的认同,没有文化归属的责任与使命感,那么,因为文化差异或者生存差异所带来的开启,那些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所谓本地书写,依然是浮泛的、似是而非的。

  地域文化恰恰是包含了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需要的东西,不仅决定了一方区域的气韵格调,也决定了一方风物人性的情趣。只要一个地方有它自己的文化体系,有它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比如自成一体的风俗,那么时风势雨对它的侵蚀相对就会减少。进一步说,只要一个地方有自己的文学符号,有自己的文学形象作为文化的代言人,那么这个地方的文化清晰度就会增强,就容易指认,就不至于面目模糊,就不会在所谓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中被轻易淹没。

  由此而言,文学地域性的价值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而“本土言说”的承传又是任重道远的。
作者: 朗风    时间: 2010-7-14 00:57

值得思考的话题,深受启发。谢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