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0-5 02:28 标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9月30日
吟诵的前世今生
雅集
--------------------------------------------------------------------------------
2009年曲阜孔庙祭孔大典上,今人模仿古人吟诵祭文
吟诵危矣!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
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华人吟诵,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不衰。但是,作为吟诵之根,远为丰厚璀璨的中华吟诵却几乎没有了传承!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
如今年龄在100岁以上的读书人,都会吟诵。但今在世者凤毛麟角。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他们是因为有特殊机缘,在新学堂勃兴的时候,却去读了私塾,而得以学会的吟诵。这样的先生也极其寥寥了。会传统吟诵的先生中很多人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吟诵人比较多、吟诵保留尚比较系统的地区有江苏常州、福建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北河间、北京等地。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了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但是,吟诵传统也不绝如缕,在很多地方也有个别人士因为喜欢或者理解吟诵的价值,而自发地学习、搜集、研究吟诵。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
吟诵在古代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桐城派创其独特的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其法流传至今。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一般有吟有诵,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吟诵在古代,是如同识字、写字一样,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象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普遍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而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皆有汉诗文吟诵,传承达千年以上。有用转读音吟诵的,有用汉语吟诵的,有用本国语吟诵的,各分流派。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
吟诵在近现代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同时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汉语作品的问题。一度有“两字一顿”读法,抗日战争时,朗诵诗盛行。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至今话剧腔和抗战腔仍对汉语朗诵有影响。1920年唐文治先生创办无锡国专,大力提倡吟诵。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录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台湾收复不久,为推行国语之难,北上取经,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此会遂被命名为“吟诵与教育”研讨会,发言记录尚在。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文革”以前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赵元任、朱自清、叶圣陶、杨荫浏、俞平伯等等。80年代学者聚会常有吟诵,亦有演出、研究,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80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先生专力做吟诵曲。华钟彦、李西安、王恩保、秦德祥、盘石等先生专力搜集吟诵、研究吟诵。1995年,茆家培先生主编《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出版。1997年,陈少松先生著《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尹小柯等以吟诵为题撰写了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0-11 07:12
要闻
中国将恢复吟诵并举办“中华吟诵周” 有望今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 红娟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09-23 16:12:42 中华读书报
本报讯 在祖国60华诞之际,由教育部语用司支持,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筹)联袂主办的“吟我经典、诵我中华——中华吟诵周”即将于10月12日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吟诵界首次为新中国成立活动献礼。据悉, 吟诵有望于今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华诵”的组成部分。
本次活动共包括5场展示不同流派风格以及普通话吟诵的高水平演出、4场高层学术论坛、10余场“吟诵进校园”公益活动。这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吟诵界盛会,之前并未在媒体盛大造势,却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烈响应,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一批中小学名校对成为吟诵实验示范学校跃跃欲试,首师大、北大、民大等高校则注重于对吟诵的抢救、采录和研究工作。北京20余所高校的诗社已联合成立了“首都高校吟诵传承研习联谊会”,9月底即将在曲阜举行的孔子文化节祭礼大典也将采用吟诵的形式,教育部语用司也开始着手将吟诵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0-13 19:37
首届“中华吟诵周”古韵新唱 抢救文化遗产成共识
2009年10月12日 2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二日电 (记者 马海燕)首届“中华吟诵周”大型系列活动十二日在此间举行。香港、台湾等地和韩国、日本等国的吟诵团体与数百位中华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共同交流表演,谱写了一曲“吟诵经典,爱我中华”的新华章。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方式创作,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传统也一直流传。
中国吟诵传统保存较好的是台湾地区。来自台湾世新大学八十一岁的王更生教授至今还会用商洛方言吟咏苏轼的《水调歌头》。他说“继往圣绝学,开文化新韵”是此次聚会的目的,虽经多方努力,但目前台湾的吟诵在声腔、作品等方面还需改进。在台湾从事十一年吟诵推广传承的台湾汉语研究会会长傅万寿虽然讲一口台湾普通话,但用河洛方言吟诵《前赤壁赋》却地道之至,他认为吟诵还能让忘本的人知道他们的源流在哪里。
让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可惜的是,现在大陆学习甚至聆听过吟诵的人少之又少,中华吟诵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前年举办他的作品讨论会,想找几个年轻人来吟诵,最终也没有找到,最终是年逾九旬的文怀沙临场救阵。据悉,目前各地会传统吟诵的人大部分是八十岁以上的老先生。
今日同时成立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就是以抢救、研究、传承、发展吟诵的文化志愿者团体,目前已采录和搜集整理了全国二百余位吟诵者的录音、录像资料,总时长两百多小时,同时在广东、山东、天津、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开展大中小学和社会吟诵培训推广。此次吟诵周除举办各专场高雅演出外,还将举行吟诵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喜欢吟诵。(完)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10-21 17:41
九成中国人不会“读”书?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20日 10:38 来源:广州日报
人们读经读诗,发现按照现在的教学形式教给人的读书方法即“话剧腔”或“抗战腔”,读起来不得劲儿,缺少点儿啥,于是又想起古人的吟诵来了。
“九成中国人不会读书”——您可能会说我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吧?是的,这话的确说得极其不准确!更靠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九成以上的中国人不会读书!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说的读书的读,是指吟诵,这种在内地已经被冷落遗弃多年、快要失传的读书方法。《弟子规》上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根据千百年读书人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的,就是调动人体各个感知器官去接受书的内容。默读或单纯地看书,则至少闲置了一个器官即口,少了这个感知器官,就像少了一个通往记忆的渠道。过去的读书人是有着读书读出声音的传统的,他们一生因此受用不浅。
被遗弃多年的吟诵,为什么现在又重新提起来了呢?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又受人重视了,人们读经读诗,发现按照现在的教学形式教给人的读书方法即“话剧腔”或“抗战腔”,读起来不得劲儿,缺少点儿啥,于是又想起古人的吟诵来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先生说: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方式创作,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这是政府官员就即将于国庆节后举行的首届“中华吟诵周”大型系列活动,向媒体所作的正式新闻发布。也就是说,只有用吟诵的方法才能便捷地进入古人的文字语境,体会古人写作的心境和情绪,能够方便理解文字所饱含携带的完整信息。
那么用吟诵的方式来衡量一下现今的人读书,有多少人会吟诵?中华吟诵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说:目前各地会传统吟诵的人极其寥寥,大部分是年龄八十岁以上老先生。据笔者了解,当代吟诵学家徐建顺先生,几年来和助手一起,奔波于全国各地,从那些八九十岁的老先生口中,进行抢救性的录音采集,所获尽管十分丰富,但与真正的以吟诵作为读书方法的传统面貌相比,简直九牛一毛,十分寒碜!
吟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声传承方式,在新文化运动以来就遭遇坎坷,许多前辈学者都曾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地继承保护,但薪火传递微弱,令人堪忧。事到如今,专家们的紧迫感颇有燃眉之忧,正如主办者所说:历史只留给中国人最后一次机会了!(许石林)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