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马得林:活在“花儿”里的不老之人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0-22 00:25
标题:
马得林:活在“花儿”里的不老之人
马得林:活在“花儿”里的不老之人
作者:冶生福
新华网 青海频道 2008-10-17 来源:青海日报
(一)
2007年马得林的大传“花儿”被青海省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3月马得林评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传承人。
“花儿”把式马得林,说他六十了,在场的谁都不会相信,他1949年1月出生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1973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中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如今退休在家。
大山给了他宽广的胸怀,清冽的泉水给了他艺术的滋养。每至春夏之季,牧羊人的“花儿”便飘满山岗,一些拔草姑娘的对歌此起彼伏,“花儿”好手层出不穷。他在民间“花儿”的海洋中长大,他喜欢“花儿”,对“花儿”有着一腔难舍的痴情,小时候常常因听“花儿”忘记拾粪被父母责骂,读到初一辍学在家。
1973年,马得林的命运有了转机,青海省面向全省招收师范生,马得林考上西宁师范,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教学之余,经常听“花儿”、写“花儿”、唱“花儿”便是他最大的乐趣。
斜沟村与他有不解之缘,斜沟村坐落在大山脚下,一到夏天,这里夏木葱郁,清亮的河水流过村庄,一出校门,就能看见远山上飘浮的白云,金黄的油菜花点缀着绿油油的麦田,不时有一两声“花儿”从山梁上飘来。
“花儿”产生于民间,民间是“花儿”的沃土。“花儿”是歌手们率真的倾诉语言。每天放学后,他就走出空荡荡的校园,与这些身怀绝技的民间歌手们交流,一句开心的“花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白天他向“花儿”歌手们学习,晚上就趴在炕桌上整理。“花儿”歌手们因自身文化的局限和老艺人的过世使“花儿”面临失传的困境,为了宣传“花儿”,他利用教学之余进行“花儿”研究,他的“花儿”研究论文《闲话青海“花儿”》在《雪莲》杂志发表后,给了他很大的动力,现如今他还撰写了8000多字的《认识花儿》的论文,让人进一步了解了“花儿”这块民间文化的瑰宝。
(二)
2003年的夏季,对于马得林来说是最高兴的时候,他的《新编大传花儿》首发式如期举行。
前来祝贺的客人很多,有新疆音乐学院院长,有《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的记者,市文联《雪莲》杂志的编辑,也有前前后后帮忙的村里人。青海电视台“河湟风”栏目在黄金时间播出他的纪录片,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的反响。更高兴的还是村里的人,一个穷山沟,竟然出了一个写书人!
我省著名学者谢佐先生写下热情洋溢的前言:在“花儿”创作的队伍中,大通乡村教师马得林是个有心人,他既具山民的淳朴,又有文人的灵动。”作为大传“花儿”,早在西北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过将“花儿”按照历史顺序进行整理归类并赋予其新内容,进而结集面世,应首推马得林。
谈起写作缘由,马得林沉浸在1986年夏天的“花儿”会,他的大传“花儿”打动了大家的心。有个老人说了一句:这么好的“花儿”,你离开阳世时可不要装在肚子里带走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汉的一席话使他想了半夜,干脆就写本书,留给后人唱吧!
利用课余时间,从1986年开始至到2003年他搜集整理了17年。为找资料,他就拼命查历史资料,学校资料奇缺,他就到处想办法。用假期时间查寻了大通图书馆的历史书籍。
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路途就成了他即兴创作的地带,风雪天气,想到了身穿皮袄手持符节的苏武,一句“花儿”脱口而出:“苏武牧羊(者)在北国,他本是汉朝的使节。年轻的时候里成双对,老了时拜下个姊妹。”他跳下自行车记在本子上。夏季满山青翠的森林,清清的泉水,激起了他的灵感,以石为凳,以膝为桌,记下心中的“花儿”。
在马得林家看不到写字台。他的写字台就是炕桌,就是山间的石头,在炕桌上的17年中,他借昏暗的灯光,呕心沥血秉烛疾书,用盘古开天到清朝末年的几千年历史传说作上联,搜集整理创作了近1059首大传“花儿”,内容丰富,沧海桑田,人情冷暖,尽涌于笔下。
手稿整理好了,出版时遇到了难题。出还是不出,出版社很为难,理由是“花儿”的销量不行,另外“花儿”登不上文学的大雅之堂。那些日子他总是黯然神伤,在关注地方文化的热心人的帮助下,出版社终于准许出版。但是另一问题又来了,出书还得掏2万块钱。老伴无工作,儿子又无工作,工资还要维持生计。怎么办?那几夜,他睡不着,“一点点小上你甭看,一分钱,它难住个英雄的汉哩”。几天下来他嘴都结痂了,看着他这样,老伴心疼了,出主意借钱。天遂人愿,在大家的热忱帮助下凑足了钱,书可以出了。
2003年马得林如愿出版了《新编大传“花儿”》,2005年中央电视台“一路顺风”节目组采访了他,2007年他的大传“花儿”被青海省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3月他正式成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传承人。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冶生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