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社会转型,最重要的转型是媒介的转型 [打印本页]

作者: 邓启耀    时间: 2008-11-7 09:44     标题: 社会转型,最重要的转型是媒介的转型

社会转型,最重要的转型是媒介的转型


(《当代视觉人类学的理论视野》之二)



邓启耀
   


人类文明的标志性描述和文化的重大转型, 几乎都和工具、技术和媒介的使用分不开, 诸如学界指称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本都是拿工具、技术和媒介说事;连所谓"史前"(即所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也是用单一媒介--文字,来划分的历史。
我以为,在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转型之一是媒介的转型。而媒介自身也在转型,在传播主体、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播工具以及传播符号等方面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媒介的转型,无论对于发展中社会的社会变迁还是发达社会正在经历的信息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
21世纪的人类世界无论在工具、技术和媒介方面,都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转型。我们看到,在山区少数民族人家,电视已不是罕见之物。然而,他们看到的是大量与他们文化和生活毫不相关的节目,传统文化更是在电视的冲击下迅速消失,本土文化的有心人对此十分忧虑。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历过,在田野考察现场,拍摄者回放有关被拍摄者生活的部分影像片断的时候,所有人都十分兴奋,他们终于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和熟人的形象,有的人还请拍摄者刻录DVD光盘,保存在自己家里,和亲友一起反复观摩。在观摩中,他们与所有人一起分享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向后代讲述传统,陶醉在由衷的欢乐里。这给予我们一个提示:"读图时代"的人类学研究,不仅需要考虑涉及伦理、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也应该在如何让被研究者知情,如何为文化持有者服务等方面,做出自己实际的贡献。
无论忧还是喜,电视和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观念、行为和文化的转型在观看和被观看者那里悄然发生。电视的进入,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网络的普及,更改变了人的言说方式和传承模式。玛格丽特.米德曾将文化传承的不同模式分为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多为传统文化模式,指晚辈的知识和技能完全通过长辈的教育和传授获得。同喻文化是指长、幼辈的知识学习交流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向晚辈学习的一种文化反哺形态。(玛格丽特.米德 1988)[1]尽管现代化和现代性需要新的传播范式,在现实中却使不得不沿用传统的传承模式,但在网络社区中,传统的"上下"传承关系和社会组织模式(家-家族和宗族-家国或家天下)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至少促使社会转型中的一系列言说矛盾暴露出来:如群言堂VS一言堂,对话VS指令,知情VS知沟,多元VS垄断,边缘话语VS主流话语......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需要正视的问题。毫无疑问,书刊、电视、网络等等都是通过信息传播技术和工具来"视"的媒介。这些媒介是成为"正视"的工具,还是"窥视"或"监视"的工具,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掌控这些"公器"的人。而处于不同社会分层中的人, 谁在言说(客位还是主位,局外人还是局内人,为民做主-为民说话还是让民自己说?文化持有者能否自己言说)?怎么说(转述还是直陈),说什么(大历史-小历史;英雄史观-人民史观)?用什么媒介说(通过什么媒介,以什么传播方式;谁拥有媒体,谁就拥有传播权力)?用什么话说什么事(有没有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的限定)?等等,应该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与媒介的转型相生相随的,是一些"新人类"的诞生。他们无论在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传承方式, 甚至语言符号, 都和传统不一样了。对这类"新人类"及其文化传承模式、社会认同方式和由此而产生的新兴社区的研究, 难道不可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吗?
其实,当代人类学并不排斥对当代人类文化现象的关注。正如伊姆雷.拉卡托斯所说:如果科学纲领不能预见新颖的事实,它就可能因丧失支撑的内核而导致崩溃。(2005:58)[2]而预见新颖的事实(甚至仅仅是面对已有的事实),提出新的认知和解释理论,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科整合的过程,需要大量试错或证伪的过程,也需要社会,甚至同行逐渐认知和认可的过程。

--------------------------------------------------------------------------------
[1]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 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58页。

2008年02月22日

引用:
批评与反思: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