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归来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9-5 16:10
标题:
归来
每次归来都是沉甸甸的收获。此次田野调查,最感动的是年过七旬的山大民俗学教授,李万鹏老师,尽管退休多年,而且身体瘦弱,但每有田野作业他总是亲自参加,手把手教学生,而且视野开阔,随时帮助青年学者和学子答疑。张士闪教授领队,他亲自还负责一个小分队到各乡镇调查,他田野作业的风格和方式值得每个人学习,那就是巧妙地获得信任,机智地取得信息,随时发现新奇。一路行走,大家每天都工作在8小时以上,大多数时候是在田间地头,录音采访,回来开会交流,等到了济南至少有三天功夫是整理各类材料和录音。高效率高敬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民俗学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
在民俗圈里,大家倡导:没老没少,没大没小。5天过去,气氛融洽,快乐自由。许多美好顿时就定格了。比如一天下午,大家放松在小镇的篮球场师生打了篮球比赛。比如在乡民家里打扑克套近乎,和他们融为一家,然后在一起吃饭唠嗑,比如到著名的抬杠村里,听村里人机智的抬杠,比如在崎岖的山麓上爬行,只为了见见传说中的泉水等等。
学术从实践和乡村调查中得来,从村民口中去印证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从文献和实地调查的角度获得对人生对民俗对文学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这都给我们的学术和创作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我热爱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热爱辛勤地劳作在乡野中的学人。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9-14 11:39
我们所呈现的文本是著还是编著呢?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10-15 15:36
标题:
当然是著作
田野作业的结果要转化为个人的感受和认识啊
作者:
张国伟
时间:
2009-10-25 23:43
呵呵 何处归来?
作者:
张国伟
时间:
2009-10-25 23:44
呵呵 何处归来?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10-26 09:11
马先生已经写出系列调查报告了,可惜散落在不少版块中,如果集中在一起就好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11-1 17:40
标题:
原来没有经验。下次就知道了
原来这里有那么热闹的讨论版块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11-1 17:41
引用:
原帖由
张国伟
于 2009-10-25 23:43 发表
呵呵 何处归来?
发在博客里,从田野归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