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京报 2008-10-18 3:03:29 · | |||||||||||||||||||||||
|
勒克莱齐奥:其人,其作品
■ 董强
--------------------------------------------------------------------------------
[attach]176[/attach]
勒克莱齐奥
[attach]178[/attach]
勒克莱齐奥:文学游牧人和世界公民作家
--------------------------------------------------------------------------------
[attach]177[/attach]
1963年11月19日,23岁的勒克莱齐奥与太太玛丽娜在巴黎的伽利玛出版社接受媒体采访。
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法国文化并未衰落 | |||
2008年10月11日 09:31:43 来源:新华网
|
勒·克莱齐奥获奖美欧“论战” |
日期:[2008年10月12日] 版次:[GB17] 版名:[阅读周刊 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
|
曾园 □媒体人士,广州 授奖辞 “开拓新起点、展现诗意冒险与感官喜悦的作家,主流文明体制内外的人性探索者。” 美国人没戏了 10月4日,查尔斯·麦克拉斯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翻译中迷失?一个瑞典人对美国文学的冷淡》。导语是这样的:“如果你是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就不用操心电话账单的事了,反正下周也没有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这表明欧洲和美国围绕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新闻拉锯战又开始了。读者当然会猜到一些陈腐的话题会披上新的修辞外衣占领文学或娱乐版面。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否则麦克拉斯的语气不会这样激愤。 10月2日,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雷斯·恩达尔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露了个口风:美国的任何作家今年都没戏了。不知为什么他要宣称“文学的中心在欧洲,不在美国。”他还暗示美国作家“太封闭,太孤立了。他们翻译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远远不够,也很少参加文学对话,他们的无知正抑制文学。”请注意这里用的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全称判断。如果不顾及礼节,反驳的话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说“美国的二十万个写作者你每个都认识?”“美国翻译的每本书你都看过?”“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文学的中心在美国了?”当然,文明人很难在被无端攻击时大声宣布自己的优点,但不妨放大对方的缺点:“你们的每件事做得就很好吗?”麦克拉斯请瑞典专家解释一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博尔赫斯、乔伊斯、纳博科夫和奥登为什么没有得奖,他们远远比你们那个花名册上的许多名字更重要。就说肖洛霍夫,他的《静静的顿河》或许是剽窃的…… 媒体上的“美欧战” 所以,当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在10月9日北京时间19点被宣布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全球大多数媒体仿佛都在期待美国人表态,因而没有花精力想一个有概括力的标题,标题基本上都是陈述这个事实:《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美联社也不例外。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涌动,美国媒体介绍他的成就时文字都非常精简。美联社将获奖理由中的“sensualecstasy”(忠实于内心感受?)特意加上引号,似乎强调———这是对方观点,本社对此观点持保留看法,并提请读者注意欧洲人不可理喻的措辞:“sen-sualecstasy”,有没有“沉湎于肉欲”的意思? 法新社自然是兴高采烈,但并非对这场美欧之战没有警惕。它的标题是《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美联社的标题一字不差,大约也绷紧了新闻一定要客观的弦。其中提到了“瑞典文学院向68岁的他致敬”,“勒·克莱齐奥对瑞典电台说他‘非常感动’。”“新的获奖者是法国作家之一,在法国之外也广为人知,他的作品主题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这里提到“法国”并非没有必要,说明这也是法国的荣誉,而且作者的水平不容讨论———全世界的读者都认同。后面又一次提到他的作品的适应性非常强,可以置于墨西哥、撒哈拉、伦敦和巴黎,他出自名门正派(罗伯-格里耶本人亲自创立的“新小说”),获得过很多奖,作为一个热情的旅行者,他向往伟大的先驱史蒂文森和康纳德。我们应该注意到了,法国媒体没有像以往那样,热情提供获奖者生活中的有趣细节,而是一再地用力将他推入名人堂。仿佛在给满怀狐疑的读者打预防针:作家的水平相当高,不容置疑———是不是意识到了彼岸虎视眈眈的美国人?记者还借法国作家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之口说:“勒·克莱齐奥是高耸于法国文学之上的伟大纪念碑。”最后透露:作家将领取传说中的证书、奖章和支票(142万美元),并出席12月10日的晚宴。就是说,这事定了,任何怀疑都属徒劳。 美国人会否定勒·克莱齐奥的成就吗?那未免太没有风度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人再一次不知道获奖者究竟是谁。《时代》这样写道:“美国记者搜索‘维基’的声音震耳欲聋。”《时代》在巴黎的记者是最早醒悟过来的:恩达尔关于翻译的言论也许就是指勒·克莱齐奥在美国的译本太少了。 彭博社在去年就批评过诺贝尔奖老是给一些“政治作家”(欧洲作家喜欢就政治发言,相比之下美国作家热情不太高),不过,该社记者提到了勒·克莱齐奥所受的文学影响不仅仅来自法国,除了左拉和洛特雷阿蒙之外,他说他还从史蒂文森与詹姆斯·乔伊斯那里得到启示。后两个作家都是英语作家。 专业水平更高的CNN先用蒸馏水文风陈述了事实,然后裁剪“法国政府出版的杂志《今日法国》”的一篇文章来谈这个作家。这本杂志提到了作家与美洲的关系,他在墨西哥服役时曾对土著美洲人入迷。他对杂志说他在巴拿马的经历是一种带来“深刻感动的经验”,“与他了解的欧洲生活完全不同”。除了欧洲媒体提到他的家乡尼斯和家族的毛里求斯背景外,其实他还有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生活的一个阶段,欧洲媒体不提、欧洲媒体更不会提的这一点被CNN发掘到了:“勒·克莱齐奥说他在自己的国家有一种流放的感觉。”他曾说过,“我长大后告诉自己,别的什么地方才是自己真正的祖国。”“总有一天我要到那里去。”“另一方面,我爱法语。法语可能是我真正的祖国!说到法国,我必须说我基本上没有什么认同感。”CNN等于是说勒·克莱齐奥不过是碰巧出生在法国罢了,他其实更愿意生活在别的国家。尤其是那些给他带来灵感、有认同感的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 世界大报《泰晤士报》在第一时间几乎无所作为,从题目到内容,和法新社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英国人如同美国人,都不太爱说英语之外的语言,也就是说对翻译事业不那么积极。但英国地处欧洲,毕竟不能和邻居翻脸。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有些段落都和法新社一模一样,未免让人失望。因为一般来讲《泰晤士报》总是能对重大新闻提出一些看法的。英国的《卫报》的消息更短,没有观点。 《纽约时报》在消息发布后的新闻很克制,涉及到了专业文学问题,如作家在某阶段“开始寻找新的叙述方法”,还提到勒·克莱齐奥挽救了被大众话语污染的词语,他赋予词语新的活力去书写真实的世界。 《华盛顿邮报》显然有些气急败坏。在列举作家名字时竟然将“村上春树”的名字拼错了。而且文风不佳,看来是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仓促上阵了。比如说将“立博”公司的赌博名单拿出来证明全世界读者都承认美国作家的地位,批评贺雷斯·恩达尔时用的是棒球运动员韦·威利·基勒的话:“选择打击对手疏于防守的地方。”“婉转地说,恩达尔的这番话没有被美国人充分认可。”还说出了伤感情的话:“勒·克莱齐奥在法国当然很有名,但在美国不是。” 他们也发现了勒·克莱齐奥在新墨西哥呆过,但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转而执著地给瑞典人开书单。显得有些失控的是,记者引用加里森·凯勒在《草原一家亲》里挖苦瑞典人的话,说瑞典文学就像“一个人长时间的沉思,直到一个什么东西重重地落在他的脑袋上”。 也许可以提一点的是,全球大多数媒体在以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发布后,都会就这个话题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外行话、八卦内幕,对作者的政治背景、瑞典文学院的政治意图进行大胆推测,但这次很少见。也许觉得不合适,或者是觉得插不上嘴,或许是不想得罪交战的任何一方。 克莱齐奥的诗意 不过,勒·克莱齐奥本人倒真是个不错的作家。在中国为人熟知的《诉讼笔录》毕竟是23岁时候的作品,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中收入的是他的《战争》,可称是他的代表作。 巴尔扎克在对《巴马修道院》的批评中区分了法国文学中三种各具特点的潮流:“思想的文学”、“形象的文学”、“折衷的文学”。其中“形象的文学”以作品语句的严肃性、广度以及诗意的丰富性为特征。《理想藏书》的编辑将雨果、格拉克、儒弗、季奥诺和勒·克莱齐奥划归这一类。 勒·克莱齐奥的“诗意的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思想。以《战争》为例,他开头这样写:“战争开始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又是怎样打起来的,但事情就是这样。他就在人的脑袋后面,如今,它在人的脑袋后面张开了大嘴,正喘着气。……战争时刻在扩展,只要抓住什么,就将之碾为灰烬。在它看来,什么都值得一击。” 当然,诗意仍然是有力的:“尖利的军刀在搜觅人的喉咙和心脏,偶尔还有肚子。沙地要饮血。……道路期望人们摔倒……大海要压碎人的气管。宇宙间,有着可怕的意念,要用虎钳将星空严严实实地钳死,让群星不再闪烁。” 感受力也很深广,“白昼,它的武器是光明;夜晚,它使用的是茫茫无边的寒冷和沉寂。” 而当“战争启程了,要持续一万年,比人类历史更长。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也没有任何人来谴责。”这一段沉思具有历史学家笔下才有的深度。巴尔扎克所谓的“折衷的文学”,强调的是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勒·克莱齐奥的文字其实也可以算作这一派的代表了。 |
勒·克莱齐奥:用小说质疑现实世界
[attach]179[/attach]
[attach]191[/attach]
戴冰 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