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民族构成的多元性、分布的广阔性、历史文化的多样性、艺术实践和审美思想的丰富性等原因,要探寻各民族的审美观念、艺术发展规律及其相对稳定的审美模式,可以参考语言学中的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语言学中的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产生于19世纪。即在获得丰富的方言、民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或方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及其历史发展演变规律。其出发点是:凡是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或方言,在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方面总是多少保存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并通过语音对应规律表现出来。其任务是通过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规律的比较,确定亲属语言或方言中有共同来源的成分,重建它们在某个历史阶段上的原始形式,以便说明亲属语言或方言的历史发展规律。其代表人物有丹麦学者R.K.拉斯克(Rasmus Kristian Rask,1782-1832)、德国学者雅克布.格里姆(Jacob Grimm,1785-1863)、德国学者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和奥古斯特.施莱歇(August Schleicher,1821-1868)等。洪堡特周游列国,精通好几过的语言,在其《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一书中,阐述了民族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同时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东西。语言的不同引起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揭示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洪堡特的这种观点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萨丕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关于语言模式和文化模式的重要思想。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通过不同语言或方言比较以确定不同民族或民族支系语言或方言的共同来源的方法以及施莱歇建立的语言谱系树分类方法,不仅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学的研究影响深远,对于我国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的研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杜亚雄在民族音乐学中直接根据语言学的谱系分类法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五大体系,民族舞蹈研究中藏免语色块、澳泰语色块、突厥语色块、汉语色块等几大民族舞蹈色块的划分等等无不直接参照了我国民族语言学研究中的历史比较和谱系分类的方法。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按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谱系分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大语系。不同语系之间的民族不仅在语言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语系内部不同民族之间在与语言上具有较多共同性。我们是否能从中寻找到建立民族审美模式的线索呢?虽然不能在民族语言谱系和民族审美模式之间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通过民族语言之间的共时和历时的异同比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探寻和建立不同民族审美模式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