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09-8-9 12:11 标题: 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内陆腹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09年年会综述
□ 宝贵贞
《中国民族报》 2009-8-7
为了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推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7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主办的内陆腹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09年年会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开幕式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会长王天玺在专题报告中提出,当前最大的实际问题是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全面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影响社会思想危机,哲学研究应当关注现实问题。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围绕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与会学者从和谐稳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草原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关系和谐、民族文化保护,武陵山文化、土家族文化等角度展开了热烈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赵智奎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已日益凸显。如果没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客观地认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加大对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
清华大学教授吴彤在《复杂性、地方性与文化多样性》一文中讨论了文化多样性的两个学理基础,这两个学理性的概念可以为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基础做出若干清理,使得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在现实的运作中更具有准确性和合理性。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伍雄武的论文《从“多元一体”看内地少数民族》,认为将土家族、畲族、仡佬族、仫佬族等民族称为“内地少数民族”,将其聚居地称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要贴切一些。伍雄武从“多元”和“一体”两方面探讨了内地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肯定了内地少数民族在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历史功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研究员史金波的论文《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与开发前景》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现状,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论文还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开发前景方面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朝克的论文《草原文化中生态思想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向度》,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译审阿拉坦巴根的论文《注重和谐的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都试图探讨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朝克认为草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宝贵的生态思想资源。努力发掘与弘扬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资源,对建设生态文明,逐步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但随着草原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些思想资源必须要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有机融入现代草原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此外,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邓正琦的论文《武陵山民族地区在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构探讨》,以武陵山生态文化为核心,探讨了构建无障碍旅游区的具体措施。吉首大学博士麻三山在《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一文中,对民俗文化村开发的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寅松的论文《建构和谐大理的文化根基》,从白族文化的特色、成因、价值等方面,阐明白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应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根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萧洪恩在《湖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出,湖北民族地区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并特别强调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的塑造。
本次年会还为《土家族哲学通史》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土家族哲学通史》是第一部土家族哲学研究专著,由土家族学者萧洪恩著述。有关学者对《土家族哲学通史》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为人们展开了土家族精神生活的历史长卷,体现了作者对土家族哲学的独特见解。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