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拍摄者的眼神通过我们的镜头和著述注视着我们。这种眼神甚至能够延续到后代,只是性质发生了变化——在通过家族记忆和早期人类学家的考察资料捕捉祖先面貌,建构族群记忆,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如果拍摄者留下的是缺乏对话的对视,被拍摄者后代最初的惊讶和欣喜,可能很快会由于人类学家的思维、分类、解释和被拍摄者实际生活经验的差距,变成疑惑、尴尬、焦虑和责问。
与被拍摄者后人的对视
与自己的良知对视
本文发表于《中国摄影家》,2007年第8期,20-30页。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