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新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7-3 04:23     标题: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新思维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新思维

本报记者  王建峰  陈静




[attach]3447[/attach]




刻在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文化广场石壁上的傈僳音节文字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132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有40%的语言已显露濒危迹象或正走向濒危。面对现状,专家建议,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重新审视对其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弱势语言消失是必然?

        建国后10多年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曾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濒危问题已现端倪。近10年来,其濒危程度日益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朝克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语言文字在教育、新闻、出版、影视以及社会活动中的使用逐年减少,相反,汉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则得到加强和普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认为,非主体的语言或文化的消失,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弱势语言的消失难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抢救和保护弱势语言是否已失去意义?
        朝克认为,“应尽量把濒危的民族语言和优秀口头传承文学多抢救一些、多保护一些,不要让它消失得太快太多”。孙宏开则强调,即便不能阻挡消亡的进程,对其进行延缓也是有意义的。更何况语言背后的意义又是多重而重大的。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它还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标志,它不仅承载着知识和文化,还包含了认知的体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作为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构成重大威胁。
        孙宏开表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时,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解读,要对少数民族语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应制定我们国家自主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例和公约。
        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将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其中。如何有效抢救和保护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专家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国社科院等相关组织组成专门机构,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状况作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第二,召开一次全国性民族语文工作会议,分析当前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形势,制定新时期的民族语文方针政策;第三,采取积极措施,对已经濒危或正在走向濒危的语言,采取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加以记录、保护,延缓少数民族语言衰亡和走向濒危;第四,为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制定拼写该语言的拼音字母系统,为母语使用者记录和保存自己的语言创造条件;第五,成立专家委员会和基金管理委员会,推动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工作。
        作为人大代表的朝克则提议,应对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立法。此外,他还建议设立濒危民族语言文字保护特区。政府、民间组织和专家三者相结合,是孙宏开十分重视的“三结合”方针。“政府要从政策、资金和宣传力度上给予支持,民间本民族要有保护母语的意识,专家要参与进来保证工作的科学性,三者缺一不可。”
        黄行不赞成抽象地谈保护,他更推崇分类指导政策。孙宏开在这一点上与他不谋而合,并已经完成了更为细致的分类,而且是根据联合国的9个标准对我国130多种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了活力排序,将其分为6个级别,即一是充满活力的语言,二是有活力的语言,三是活力降低、已经显露濒危特征的语言,四是活力不足、已经走向濒危的语言,五是活力很差、属濒危语言,六是无活力、已经没有交际功能的语言。
        此外,黄行还主张按正式官方场合和非正式民间场合,把语言的社会使用领域区分开来。教育、行政、媒体等是正式的场合,但是实际上平时的语言生活既有正式场合,也有在民间使用的,比如地方戏曲。那么在非正式民间场合,应该提倡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尤其是保护地方戏、保护地方的文化艺术形式、保护民间艺人,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它的语言,而且这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式。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6-2 15:23:5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