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隆溪:我在国内做比较文学算是早的,1981年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大学发起比较文学研究小组,只有五个人参加,我是其中之一。1983年我出国以后一直在海外,跟国内的比较文学界没有太多接触,最近几年经常回来,知道现在国内搞比较文学的人很多,成立的学会也很多,大部分高校也都有比较文学专业,跟当年情形很不一样了。但是大家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还是很容易产生误解,好像一本英文小说和一本中文小说放在一起,谈谈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比较文学了。我觉得这是对比较文学这个学科的误解,借用法国学者艾田浦(René Etiemble)一本书的书名来说,就是“比较并不是理由 ”(Comparaison n'est pas raison)。比较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要比较?比较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办法体现学科的特点。比较文学的范围的确很广泛,它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比较才合理,所以我常说,“比较”本身并不是比较文学的特点。拿李白和杜甫比,唐诗和宋词比,这不叫比较文学。比较文学首先是要打破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其次要明白在什么基础上比较。老派的比较文学讲究实际的接触、联系,一个作家读过哪些外国作品,受了哪些影响,这是历史的实证的比较;后来美国的比较文学倾向于不同体裁、主题的比较,甚至文学与其他学科比如音乐、哲学、宗教等的比较。但对于中西比较来说,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把中国的文学和西方比?在什么基础上相比?比较文学最忌讳的就是表皮、肤浅、牵强附会的东西。在这点上,文学理论就成了中西比较非常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