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常宝华:相声的学问在书中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6-19 01:38 标题: 常宝华:相声的学问在书中
常宝华:相声的学问在书中
采写/新京报记者 天蓝 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晓东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7-12-24 15:49 来源: 新京报
“一个人没有文化就和普通的小动物没有区别。我们的修养、素质不是学来的,是养成的。怎么养成呢?不学文化不行。”
书房主人
常宝华 曲艺名家,满族。1930年12月生于天津市。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授业徒弟包括:赵福玉、牛群、包长春等。退休后仍继续进行创作、撰文著书、教学。曾参加相声、小品、话剧、电视剧等演出。
记者手记
常先生的书房不大,可书真不少。一排书柜堆满了各种古今中外的书籍后,落脚的地方就只能站俩三人了。虽然如今步入高龄,但常先生读书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最近他正在看马季的自传《一生守候》。他说里面的东西很多都让他很有感触,让他回想起过去那些岁月来。在他眼里,相声和表演一直就是最爱。所以在他的书房里,不仅相声类的书最多,各种与相声相关的字典、资料常先生也是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常先生都坚持查资料、搞创作。采访的时候,他拉开了一个抽屉,里面居然大大小小摆放了各种写满字的笔记本,“每当电视台找我,问我有没有段子我都可以说“有啊”,说这话时常宝华脸上泛出自豪的神情,显得十分可爱。
读书 曾经是奢侈的梦想
曾几何时,读书对常宝华来说只是个奢侈的念头。常宝华出生在天津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母亲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家里也买不起奶粉,就把糨糊放在火上加热之后搁点糖,用手指抹一点往常宝华嘴里送,这样一吃就吃了两年。家庭生活如此贫困,上学读书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当时常宝华家对门的邻居比较富裕,那家的孩子比常宝华大一两岁,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一脸书生气,看得常宝华甚是羡慕。“那个小孩有时候跟我一块玩,还教我下象棋。有一次他把书包打开,让我看他的课本和文具。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的铅笔盒,看到他把铅笔放进卷笔刀,两三下就削好了,觉得特别神奇。”就连那个孩子写的字也给当时不识字的常宝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学习”就成了常宝华最大的心愿。
由于大哥从小就跟着父亲说相声,出去演出,家里的状况渐渐好转,并逐渐有了些富余。有一天,大哥问六七岁的常宝华想学些什么,常宝华说想上学,于是大哥就通过自己的好朋友把常宝华介绍到天津的一个私立小学。当时的学校无非教一些语文、数学、体育之类的课程,很单调,但是常宝华却很感兴趣,就连写的大字也比其他同学好,不但被老师当作范本,还常常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打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常宝华爱上了学习,对纸笔也珍惜得很。直到现在,他对钱看得不重,对纸却十分吝啬。
小人书 知识的来源
八岁不到,在北京开茶社的父亲来了一封信让常宝华去北京学相声,就这样常宝华结束了短短八个月却也是一生中惟一的一段学校生活。
对相声,常宝华并不陌生,大哥在天津说相声,两三岁时常宝华就被带到剧场,当时叫杂耍园子,看那些小演员练功吊嗓子,很多名家的段子他都听过。当时说相声的艺人地位比较低下,经常受到欺侮,老爷太太们躺在榻上抽大烟,演员们就得对着榻前的竹帘子表演,甚至要给太监磕头讨红包。“当时还不懂‘人格’这两个字,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渐渐悟出来一个道理,同样是人,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这么不平等?这个行业我不应该干,还是应该读书。”
可是,现实却让常宝华无可奈何。“有一次家里老人过生日,让我磕头,我不同意。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既然家里的姐姐妹妹都能去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去。父亲当时就打了我一个耳光。他说,家里这么多人都要生活,你不干活你不挣钱,难道让你的姐姐妹妹去挣钱?”听了父亲的话,常宝华无话可说,却仍然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
由于上学上得少,常宝华看不了大部头的小说,就迷上了小人书,自己买的,跟别人借的,还有从书摊上租的,小人书成了那时候常宝华最重要的知识来源,“看小人书不但能认识字,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都有。”对小人书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在结婚后,常宝华还因为看得太入迷而跟妻子发生争执。
常家人眼中的“大学问”
相声涉及的面很广,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不一而足,这让常宝华受益匪浅,但是“上学”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甚至“爱屋及乌”。“在茶社演出十年,我的观众层次很广,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学生。有时候跟观众聊天,一听说人家是大学生,就羡慕得不得了,觉得他们能到最高学府学习很厉害很神圣,还要跟人家握手照相。本来人家是我的粉丝,结果我成了人家的粉丝。”
解放后,常宝华看书更多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学的东西必须能学以致用,跟相声不沾边的绝对不看,和艺术相关的全都看。“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比如易卜生的独幕剧、莫里哀的独幕剧,这些都灌输给我很多道理,给我很多启发。”从学习中常宝华悟出很多道理,而最深刻的还是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没有文化就和普通的小动物没有区别。技好学,艺也不难掌握,但是我们的修养、素质不是学来的,是养成的。怎么养成呢?不学文化不行。”
不懈地看书学习让常宝华尝到了甜头。“我们家兄弟四个,常家人都管我叫秀才、大学问,这多亏了我一直在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而一次去美国签证的经历更让他记忆犹新。“签证官是个美国小姐,她问我是什么文化程度,我说我是文盲。她不懂文盲是什么意思,就问同事,知道后她诧异地问我去美国干什么,我当即回答去给你们美国教授讲课,她听了一吐舌头。”
年纪大了成“杂家”
随着年纪的增大,常宝华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从相声到戏曲到人物传记甚至经书、心理学著作一字排开,《土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等少见的书在他的书架上都有各自的位置。“我喜欢买书还喜欢送书,可是现在送得少了,好多书我自己都找不到了。像这本《常氏相声选》就是我们家自己出的,里面收了我的十几个段子,市面上根本没有。还有田华写的书,一共就出了一千本。”
常宝华说他创作相声靠的是积累,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间接生活,比如书报杂志。“我以前订七种报纸,还不包括赠阅,现在已经减少为四种,每天都会浏览。”《比童年》这个段子就来源于他从报纸上看到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有篇小文章叫《我和爸爸比童年》,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写的,把自己和爸爸的童年做比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来我把时间跨度拉大,变成我和爷爷比童年,以小见大反映时代变迁。”
常宝华爱看书也爱写字,日记记了几十年,现在还坚持写工作日志。他说现在手不太方便了,但是如果写书就写相声工具书,“相声的传承不能总是靠口传心授,”得有系统的知识。在常宝华的想象中,将来的相声演员首先是思想家,而后才是艺术家,最好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演说家,“不光会演,还要会讲”。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