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家乡孝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印本页]

作者: 思琴    时间: 2009-6-8 14:23     标题: 家乡孝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孝感,就是众所周知的董永的“以孝感天” ,其实在民间也有许多有意思的民间风俗。。。
   首先,还是来介绍一下孝感的某些“孝”
   1    孝行感天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刘骏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孝梯义顺,赐爵一级”。随即,于孝建元年(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时也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过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天动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名称的由来,充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势。

   2.孝子辈出

   一干多年来,孝感这块土地上出了不少孝子,东汉前后的黄香、董永和孟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元朝人郭居敬辑入《二十四孝》之中,成为伦理道德的典范。黄香的一生,以孝子、贤人驰名于世,著作颇丰。他“九岁丧母,思亲憔悴。事父至孝,夏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后汉书》)在著名的二十四孝中,他被置于首位,广为传颂。董永年幼丧母,家庭贫寒,佣耕而事养父亲,“父没不能葬,贷钱里富人裴氏,约身为奴偿之。”(《孝感县志》)此事流传甚广,并经民间艺人衍化成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七仙女因感董永之诚,下凡尘而结为夫妇,过了一百天男耕女织的幸福的田园生活。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董永孝行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而使董永四海扬名。孟宗”事母至孝。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人竹林哀叹而笋生,得以供母。”(《三国志》)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想象丰富,也正是古谚所说的“皇天不负苦心人”。

   3.孝址众多

   孝感为董永故里,其遗址甚多,现在可查可见的就有十多处。

   ①故里碑。孝感城北门外有一古碑,碑身由青石砌成,上卧一巨石凿成的bixi,其上立有两米高的石碑,碑文为“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正楷大字。此碑是董永放里的见证。

   ②董公墓。孝感城关东南五公里处有一董永湖,湖边汤家老屋村的北面有两座并立的古墓,左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右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墓”。两墓皆有高耸之石碑,为清代所立,是古孝感八景之一。

   ③孝子祠。孝感城关小东门处建有“孝子董公永祠”,原祠正堂立有董永塑像。据县志记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代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汴合祀,改名“孝祠”;清代改建于文昌殿西北门,立匾为“孝子董公永祠”。现孝子祠在董永公园内,祠内以浮雕形式展示民间传说的16个孝子、孝女的故事,集孝子事迹之大成。

   ④董永公园。园址在孝感城北付家冲南端,相传为董永卖身的付员外的家址。公园占地72亩,以仿古建筑为主,根据神话故事设置了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等景观,美好的景物展示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使人留连忘返。

   4.孝俗感人

   孝感人有重孝道的淳厚民风,年俗、婚俗、丧俗、节俗等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每户人家,不论贵贱,堂屋正中都有“天地君亲师”的脾位,把先人放在第四位而加以尊崇。民间有“上有天大,下有父尊”、“跑到南海拜佛,不如堂前孝母”之说,表示了尊重父母的真诚之心。父母在,子女活到100岁在家里也不能称老人。父母亡,要葬之以礼,守孝3年,供饭3年;在守孝期间,子女不能穿红戴绿,赴宴不能坐上席;过年贴对联,第一年为白色,第二年为绿色,第三年为黄色,满三年后才能用红色。在民族的重大节日里,如过年拜年,在家先要向祖先、向长辈、向父母拜年,然后再出门,初二向舅父拜年,初三向岳父拜年,初四向姑母拜年,事事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

   5.孝艺丰硕

   据初步考察,孝感民间文艺品种有11种之多,它们中的许多剧目、曲目、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宣扬孝文化,宣传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忠孝双全的孝亲之情,用孝行来教育孝感的老百姓。由孝感花鼓戏而成长起来的湖北楚剧,其百演不衰的《槐荫记》、《百日缘》等保留剧目,歌颂董永品德,宣传董永精神,使董永这个人物家喻户晓。根据黄梅戏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更是把董永故事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黄孝大鼓、汉川善书的优秀曲目,如《天雷报》、《清风亭》、《琵琶记》等,唱的是孝子事迹,劝的是行善精神,也表明孝文化已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另外,还有一写民间比较传统的
    孝感民间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诸如龙舞、狮舞、彩船舞、灯舞、戏剧、皮影戏、善书、抬毛老爷、跑竹马、拉犟驴、装故事、民歌、祭祀舞,以及红绸舞、腰鼓舞、大刀舞、剑舞等,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庆日子,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伴以锣鼓鞭炮、摩肩接踵,非常热闹,现重点作以介绍。这些民间艺演,一个比一个竟向风流。
  狮舞。狮舞流传于孝感市各地,在人们的心目中,狮子象征着勇敢和力量,能驱魔、避邪。为了求得吉祥,再现这一兽中之王的猛勇剽悍,创造了狮子舞。它融舞蹈、武术为一体。艺术的精湛,场面的惊险,技术的娴熟,令人叫绝。孝感市的狮舞在形式上有天皮狮子、地皮狮子、武狮子、火狮子、双皮狮子、单皮狮子、麻狮子、山狮子、高跷狮子、麒麟狮子等,其表演方式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由回子(拿绣球者)先出场使拳后,引狮子出场,动作由走、跑、退、滚、坐、立、卧、食、搔痒等仿狮动作和回子配合动作组成。天皮狮子以攀桌子最具特色。上桌子表演,每加一张桌子做一次动作,或迂回上,或抱角上,时而“偷梁换柱”,时而“西厢玩月”,边上边做各种逗人们发笑的动作,登上顶端(最高为九层或十二层),即开始做“四爪踏雪”、“顺风扯旗”、“望江喝水”等一连串扣人心弦的动作,使观众在惊叹之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孝昌县的白沙、花园、王店、小悟、周巷等的舞狮,一般是用竹、纸、布、麻制成狮子,其外形酷似真狮。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另一个扮演武士,手拿绣球逗引,狮子跌扑、翻滚、跳跃、搔痒、盘痒、盘绣球、翻云梯等,皆伴以打击乐进行。有时双狮合舞,有时一狮独舞。还有安陆的《麒狮舞》,由两个演员分别披上绣有麒狮麟毛头的外套,模仿麒狮动作,通过挑逗、攀咬、躲避、追逐、嬉戏,把麒麟的诙谐、狮子的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风趣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应城的“高跷狮舞”,表演者双脚踩着木制跷子表演。分为“文跷”、“武跷”两种。“文跷”以走、跑、唱为主;“武跷”一般为丑角,能跑、跳、走、蹲、转、坐等,动作幅度大,民间艺人称之为“板”,常在“文跷”配合下进行表演。孝感市高跷主要从组舞、出故事和化妆成各种人物游行为主。其节目有高跷组舞《扑蝶》、《蚌壳精》、《拉犟驴》、《黑驴三犟》、《二郎担山》、《叠罗汉》、《推车》等。

戏剧。孝感是黄孝花鼓戏(楚剧)的发源地之一。1796年至1820年(清嘉庆年间),孝感贡生严石舫根据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改编的杂剧《天孙锦》,演唱范围广泛。孝感举人沈祥祖在《邑中杂咏》诗中对此剧给予高度赞扬:“不信仙人度渡河,都将轶事艳金梭,谱成一曲《天孙锦》,足抵阳春白雪歌。”1830年(清道光十年)前后,孝感农村即出现了许多清戏、黄孝花鼓戏、弹戏(汉戏)、东流戏的灯班。清戏,又称湖北高腔。1830年前后,孝感曾家冲一带出现演出清戏的“双合班”(清戏和弹戏混合演出),活动于黄陂孝感交界的界河两岸。清光绪年间,清戏发展到了孝感东北地区的陈家湾、胡家小寨等地。胡家小寨的清戏“同兴班”有20余人,是由黄岗的“天福泰”、“天富泰”戏班与胡家小寨清戏班合并而来的,故名“三合班”,后改名“同兴班”。清戏班演员阵头庞大,台规极严。如凡在演出中“死”去的人物,扮演者在同一地点的其他任何剧中都不能出台扮演角色。演出时还要在台对面供三块牌子:“唐王敕封横风烈火传戏老郎之神位”、“白云寨圣公圣母芦九官人城天帝王护国天尊”、“蛇蛾太子,凤王悟帝”。由于该剧种比较原始而逐渐演少。楚剧,原名黄孝花鼓,1926年改称楚剧。清代中叶,黄梅县紫云山、垄平山一带的茶农由两人扮为一丑、一旦踏高跷演出的歌唱形式流传到黄陂、孝感两县。黄陂、孝感的民间艺人受当时流行的清戏影响,乃去跷而作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大约在清道光中期形成“黄陂腔、孝感调”的黄孝花鼓戏。但只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土戏。一班三五人,演员兼打击乐,打击乐兼帮腔(无弦乐伴奏)。后来兴“挂衣”,即着戏装和化妆,但服装简易,多是借新娘的新衣新裙,化妆也是搽官粉抹胭脂。旦角头上包青纱,这也是旦角称“包头”的由来。1851年(咸丰元年)前后,孝感的黄孝花鼓戏班,开始在汉口市区外围水陆码头土荡湖一带演出。1923年,黄孝花鼓戏班发展到租界以外地方演出,并开始改由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进行声腔改革。1926年9月10日,汉口戏剧界筹组湖北剧学总会,在会上经剧界讨论,将黄孝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1927年在李之龙的帮助下楚剧进入“血花世界”公演。稍后孝感楚剧戏班又到上海、河南、四川、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市巡回演出。

  皮影戏。皮影戏是我市地方戏的又一特产。皮影戏演出方便,不受季节、场地所限,唱腔优美,颇具地方风味。旧时逢年过节,不少村庄要邀请皮影子戏班,有时连唱十天半月。云梦皮影戏历史较为悠久,至今仍较盛行。云梦演皮影戏为2人台,1人操影演唱,1人击乐伴奏。皮影影像仿用京剧脸谱,根据角色性格而加以变形夸张。皮影戏唱“打锣腔”,俗称“骷髅调”,艺人们十分注意吸收民间小调丰富唱腔和技法,因而各具特色。皮影剧目一般为讲史演义、行侠仗义的公案传奇故事,多为连台戏。皮影艺人带徒传艺,戏班活动于商业集镇或农村乡湾间。大悟皮影子戏唱腔自成一体,演奏人员多是“七人班”或“八人班”,演出时有唢呐伴奏,高吭嘹亮,打击乐丰富,节奏明快,故称为“高腔皮影”。大悟皮影子戏有南腔北调之分,南腔流行于高店、新府、新城、彭店、夏店、四姑等地;北调流行于宣化、丰店、三里、大新一带。应城的皮影,又名灯影,建国前,在一些集镇的茶馆里较为流行,并且拥有一定的观众。建国初期,应城有天鹅石陈、汤池方集、杨岭高何、城效范河、巡检红星、三合土门6个皮影队,共有皮影艺人27人。经常活动于城关及膏盐矿区,戏众多为矿工和老年人。

  善书。孝感市的善书,属多人同台,讲唱结合曲艺形式,俗称“讲善书”。书目多为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案件,情节生动,故事性强。演员分主案、扶案。主案主讲,扶案唱和。讲时如道家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细腻而生动;唱和时运用民间哭丧调,如泣如诉,以情感人,每届春节,许多村湾都搭起草台聘请善书艺人宣讲。平时,艺人多在集镇的茶馆中演出。如汉川名艺人王海元、谭新春、陈宗福、潘炳学等还经常领衔到武汉或邻县悬挂“汉川善书”的水牌讲唱,亦深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善书被定为“毒草”,讲书艺人被打成“牛鬼蛇神”。1978年后,善书得到恢复和发展,挖掘出大量传统案传,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双团员》、《梅花记》、《匕首案》、《飞鸽案》等,有的在湖北省首届、二届、三届百花书会上获创作奖、演出奖或编曲奖。近几年来并有女艺人参加演出,且有乐器伴奏,使汉川善书更别开生面。大悟民间曲艺善书的变形鼓书,它是以鼓为主乐,说白、唱词相间,其表演形式和豪迈奔放的唱词颇近于北方鼓书,故名“北路子大鼓”。北路子大鼓,道具简单,一只小扁鼓,一对半月形钢(或铜)镰,演出方便、灵活,群众谓之“一人一台戏,高山独屋都能去”。县内较有名气的鼓艺人有九房沟的余少甫、李家园村的胡光和等人。善书之类的评书,在孝昌、云梦历史较为悠久,书目多是讲史演义的长篇大书。  
   
  祭祀舞 。这是人们为祭天地、日月、山川、鬼神,为消灾免祸、驱邪除病、“超度亡魂”所进行的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活动。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无法征服天灾人祸,希望借助神灵扫瘟神、驱鬼怪以保四季平安、六畜兴旺;另一部分是为纪念死者,安慰生者的习俗活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巫鬼,重谣祀”。巫与孝感市的民间舞蹈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每逢红白喜事,五谷丰登,天旱水涝,都要以完整的祭祀仪式舞之蹈之。孝感市主要以道教舞为主,其流传历史久远。表现内容和形式体现在法事中,一是防火、防水保平安的平安醮;二是符水给人治病的巫术;三是为死者超度亡魂的跑道场。代表性节目有《彩船舞》、《莲花碗》、《跑莲灯》、《踩八卦》等。这些仪式活动舞蹈性强,表现力丰富。如《彩船舞》以“云手翻身”为主要动作,《莲花碗》以“平云手”、“内外挽花”、“转身换位”为特色,《踩八卦》以“踩七星”为基本套子贯穿全舞,而《跑莲灯》则以“太极元极”、“二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七”、“八卦”八种队形为主要特点。其共同点是在表演前后,都有一套礼仪性的动作。
    孝感市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种类繁多,它凝聚着千百年来最辉煌、最瑰丽的文化艺术结晶,凝聚着全市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它还饱含着全市人民的健康活泼的审美情趣和喜怒哀乐,展示着全市古老的文明和当代的丰姿。每一个文化艺术品种,无不闪耀着灿烂夺目的光辉。近年来,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剧目不断涌现,为古老的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孝感市民间文化艺术这簇鲜花,在伟大祖国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作者: 指尖冰凉    时间: 2009-10-7 23:10

深入了解家乡文化遗产很有必要 起码能增加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哈  为家乡孝感加油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