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家乡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荆河戏 [打印本页]

作者: 何凤莲    时间: 2009-6-7 17:16     标题: 家乡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荆河戏

荆河戏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荆州地方传统剧种。系以本地弹腔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点融合而成。明代永乐二年(1404),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万历四十三年(1615)袁小修曾看楚调《金钗》演出。晚清至民国年间,著名戏班有"三元班"、"泰寿班"。现今茶社、酒馆亦常有当地"围鼓"班子为群众清唱。荆河戏有南路、北路、子母调(南北反)三大腔调,板式有导板、三眼、原板、摇板、三流、平板、一流、慢二流、流水等,行当有生、旦、净、末四种,乐队分文场、武场。常用曲牌约150支,堂曲150支。荆河戏表演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唱词及念白以荆州口语为基础,京白、苏白、川白夹杂其中。以武功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荆河戏是荆州及鄂西群众最喜欢的剧种,民谣称"汉腔偏是客帮重,调爱荆河本地哥"。荆河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保留下来的有"三杀"、"五图"、"十二山"以及《大回荆州》、《打黄盖》等500余本。研究荆河戏的兴衰对揭示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习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荆河戏经过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学价值。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 余贝贝    时间: 2009-6-7 18:53     标题: 我家乡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源于我国古代丧礼上"扑一个盆子当鼓打,唱歌陪丧家"的民俗活动,故又俗称"丧鼓"、"丧鼓歌"和"打鼓闹丧",其具体的形成年代已无法确考。鼓盆歌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沙市、荆州、江陵一带,其表演形式通常为一人或二人自击
鼓板独唱或对唱。民间演出时热心的听众也可参与帮腔,即在每段唱词的开头和结尾一起齐唱,也有一人无伴奏的清唱形式。     与沙市周边民间丧事礼俗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在沙市城区演唱"鼓盆歌"的艺人现在仍保持着原生态坐唱不表演的格局。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使得鼓盆歌在演唱的时候没有太多花哨的动作,而且仅演唱无表演的特征也更具有原始性特点。再加上沙市鼓盆歌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范,因此,歌手在演唱的时候,仅以一面鼓作为伴奏乐器。鼓的直径一般为60厘米。击鼓人手中持一对长40厘米的鼓槌。
沙市鼓盆歌在开唱之前都会先摆一张方桌,以供歌手围坐。到了三四十年代,演唱者增多,一桌坐不下,就用两个或三个方桌一拼,成为长形歌案。歌案上面挂着一对风灯,内点蜡烛,前面则放置一屏风,中间供着庄周木刻的雕像,卧睡在小木棺内,表示庄子试妻、田氏劈棺。案台上摆有由丧家提供的供品,并焚上香,案桌及桌上供品又丧家提供,无定数。鼓师将鼓放置在一个翻扑的木盆上,用火纸垫稳。到如今,这样的摆设更为简化,桌上的庄子像已被撤去,鼓下的木盆也被省略掉了,同时风灯中的蜡烛也被现代化的彩色电灯取代,打击乐器由最早的缶到木盆,再到木盆上架鼓,最后定型为单一的鼓。这些简单的家什被歌手们称为"丧鼓担子",一般丧家都邀请有名的"担子",歌手受到邀请后,扛起担子就可以跟着去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