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家乡襄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花鼓戏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双
时间:
2009-6-7 08:58
标题:
家乡襄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花鼓戏
湖北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大类共98项。襄樊市入选的9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
宜城与襄阳花鼓戏
在2004年以前,宜城市没有专门的花鼓戏剧团。但在宜城,无论是民间艺术团体,还是专业的曲剧团、艺术团,一直坚持创作、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宜城市仅各专业艺术团体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就达24部,部分剧目在全市、全省及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宜城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襄阳花鼓戏的艺术火种得以有效地保存,生生不灭。
襄阳花鼓戏曾名“躲躲戏”
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我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
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樊境内花鼓戏的惟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的名称一样,但襄阳花鼓戏因行政区划不同而称谓不同,在宜城则被称之为“宜城花鼓”,在襄阳则被称之为“襄阳花鼓”,在枣阳则被称之为“枣阳花鼓”,如此等等。1980年,原襄阳地区文化局在地方戏普查的基础上,为整合襄阳地区地方戏剧资源,扩大襄阳花鼓戏对外影响,遂统一定名为襄阳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的主要特色
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等剧种的影响,逐步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见长,特别重视生、旦行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唱腔并不复杂,但讲究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灵活应用;咬字吐音讲究尖团清晰,行腔讲究圆润、柔和、明亮,要求有刚柔相济的效果。
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源远流长
根据师承关系推算,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间,宜城就有人演唱襄阳花鼓戏。1906年,宜城出现了业余的花鼓戏班,演些生活小戏,如《卖白布》、《补缸》、《游春》等。当时演出形式极其简单,戏班用高粱簸子在地上围个圈,演员即可“登台”演戏,这种形式俗称“地摊子”或“草台子”。1924年,宜城境内首次出现妇女登台唱襄阳花鼓戏的新事。此事缘于王岗村刘家汉、谢思伦、郝成素、刘贵堂和魏么等六人所组成的花鼓戏班,其中刘贵堂和魏么夫妇同台唱戏,开了妇女唱花鼓戏的先河,使人耳目一新,颇感稀奇,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时,在宜城,知名的花鼓戏艺人还有魏岗的雷马,曾洲的罗和尚,李街的赵金生,官庄的刘东升,王岗的魏么、刘家汉等十数人。
时至上世纪40年代,宜城境内已有花鼓戏班50多个,先后演出剧目160多个,其中整本戏20余个。这些戏班子不仅在本县城乡演出,还流动到襄阳、南漳、枣阳、保康等地,有时还同外县的花鼓戏艺人合班演唱。如刘东升曾和保康杨孝廉、襄阳康三赖、南漳石么合班唱戏。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花鼓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影响融合。襄阳花鼓戏日臻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当时,宜城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清(清戏)、二簧(山地二簧戏)、三越调(湖北越调戏)、躲躲戏唱得真热闹。”
襄阳花鼓戏的低谷期
建国后,随着河南曲剧、豫剧的传入,襄阳花鼓戏逐渐式微。除原襄阳县、枣阳县曾在一个时期内成立有国办专业花鼓戏剧团外,其他各县花鼓剧团均被曲剧、豫剧团所代替。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襄阳县、枣阳县花鼓戏剧团的更名,襄阳花鼓戏在襄樊地区已近销声匿迹,濒临灭绝。当时襄樊地区有11个专业剧团,没有一个襄阳花鼓戏专业剧团;在襄樊市区的许多百姓中间,惟有60岁以上的人曾看过或唱过襄阳花鼓戏,大凡40岁以下的人且不说看过、唱过襄阳花鼓戏,就连何谓襄阳花鼓戏都不知晓。
2002年,宜城市剧团在襄樊市上演大型新编历史襄阳花鼓戏《宋玉传奇》,许多观众看过之后,在称赞该戏好看、好听之余,不禁发问:这是什么剧?这是襄阳花鼓戏的尴尬!
困境中,宜城传承襄阳花鼓戏
作为当年襄阳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区域,尽管宜城的花鼓专业剧团当时也被更名,但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民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星星之火”时隐时现,业余花鼓戏剧团仍“星罗棋布”于宜城县域,民间薪火传承大有人在。同时宜城的专业剧团,也没有忘记传承襄阳花鼓戏的责任,他们不仅经常在宜城的戏剧舞台上演出襄阳花鼓戏,同时还将襄阳花鼓戏演到襄樊市,演到了省城。
1953年,宜城的花鼓戏艺人刘家汉、雷马、谢思伦、彭开成代表宜城参加“襄阳地区民间艺术汇演”,演出剧目《梁山伯访友》受到襄阳地区文化局的表彰。
1954年,刘家汉、谢思伦又在“襄阳地区春节汇演大会”上演出了《放风筝》。
1955年,宜城县文化馆鉴于此前的花鼓戏在演唱上只有打击乐器伴奏这一弱点,首先将朱市业余花鼓戏剧团作为试点进行改革,用民族管弦乐伴奏,以高胡为主、二胡、低胡、笙、笛、阮、琵琶、扬琴等丝管器乐伴奏,收到很好音乐效果,随即普及全县,很受群众欢迎。
1956年,宜城花鼓戏老艺人刘东升被选为文艺界代表,出席湖北省第二届文艺代表大会。此举极大地鼓舞了花鼓戏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催生了花鼓戏在宜城的普及。当时,全县共有花鼓戏业余剧团40个,演员多达800余人,及至薅草时节,到处可以听到唱花鼓戏的歌声。
1959年,业余花鼓戏演员贾文秀主演的花鼓戏《六七八》参加湖北省地方戏调演,使襄阳花鼓戏第一次由乡间走进省城的艺术圣殿。
1964年,宜城十多名业余花鼓戏演员代表原襄阳地区到省里参加集训,集训期间移植了《补锅》、《借牛》两个小戏,在省城武汉演出多场。
1974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送肥》,一举获得成功,被原襄阳地区选送参加省里调演,武汉音乐学院还将其音乐录音,作为教学资料。
1975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卖鸡蛋》。该戏代表襄阳地区参加全省调演。该戏的中心唱段曾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1983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襄阳花鼓戏《一品香》。该戏参加湖北省调演,获一等奖,其后又参加全国调演获三等奖,并在湖北省电视台播放。
1986年,宜城曲剧团用襄阳花鼓戏移植曲剧《盘夫索夫》,参加襄樊市青年演员比赛,获二等奖。
1988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大型现代襄阳花鼓戏《白鹤飞处》。该戏被拍摄成电视舞台艺术片,多次在湖北电视台播放。
就这样,在宜城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宜城逐渐成为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重点地区,为襄阳花鼓戏的传播、保护、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世纪,襄阳花鼓戏焕发新的生机
进入新世纪以后,宜城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先后拨专款数十万元,用于襄阳花鼓戏的创作和排演。2002年8月,宜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群艺馆整理出版了《宜城民族民间音乐》,该书收录了襄阳花鼓戏的音乐、唱腔,是襄阳花鼓戏音乐的集大成者,为该剧种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10月,经襄樊市人民政府同意,宜城市艺术团更名为“襄樊市花鼓戏剧团”,消失了20多年的花鼓戏剧团得以复活。
在振兴襄阳花鼓戏的过程中,宜城聘请到原襄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作曲李大庆。李大庆对襄阳花鼓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使这一濒临灭绝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0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由李大庆整理创作的花鼓表演唱《楚地风情》(即《十八相送》),该戏参加襄樊市2001年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 2002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传奇》,参加襄樊市“三汇电气”杯第三届创作剧目调演,获得优秀剧目奖,导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该戏又于2003年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荣获“湖北省编钟舞台艺术演出奖”,并分别获得导演奖、编剧奖、作曲奖。2004年,更名后的襄樊市花鼓戏剧团在《宋玉传奇》的基础上,排演了经省艺研所宋西庭和襄樊市艺研所王瑞国共同修改编剧、李大庆作曲的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悲歌》。该戏入围当年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备选剧目。
襄樊市花鼓剧团还大胆创新,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时代风貌的作品。2005年,为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襄樊市花鼓剧团移植排演了大型现代花鼓戏《任长霞》。该剧在宜城和襄樊上演后,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现在,宜城正乘着党和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东风,以襄樊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全力开展抢救、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工作。襄阳花鼓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在宜城大地上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者:
王永强
时间:
2012-4-1 15:24
襄阳人在长大 路过
作者:
廖海文
时间:
2012-4-1 22:48
呵呵。好呀!值得表扬
作者:
在水一方
时间:
2012-4-5 21:50
很好,最好亲身感受下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4-10 17:43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